Liquid milk

搜索文档
伊利:逐步走出下行周期 -液体奶销售额降幅收窄,2025 年下半年常温奶销售持续强劲;估值与收益率具吸引力
2025-09-29 03:06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中国乳制品行业 公司为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利 A 600887 SS)[2][5][26] * 行业正经历整体需求疲软(销售价格和消费量均下降低个位数)和激烈竞争(小品牌通过降价抢占市场份额)的挑战 但预计接近两年下行周期的尾声[2] **核心观点与论据** **财务表现与预测** * 公司对实现2025年全年销售额同比增长2 8%和9%的报告净利润率保持信心 对比蒙牛2025年销售额下降6 6%和5 8%的调整后净利润率[2]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2 3% 经常性收益同比下降4 7%[2] * 预计2025年销售额 报告收益 JPM调整后收益分别同比增长2 9% 30 6% 18 2% 2025-27年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4% 10% 9%[9][16] * 预计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扩张110个基点 但下半年将收缩20个基点[6] **业务细分表现** * 液态奶销售额降幅收窄 预计从2025年第一季度的-3 1%收窄至第二季度的-0 8%和第三季度的-0 5%[2][6] * 奶粉销售额保持快速增长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增长9% 上半年增长14 3% 驱动因素包括16亿元补贴计划和加速的B2B业务[2][6] * B2B业务(向茶饮/咖啡连锁和餐厅销售鲜奶 奶油 奶酪和蛋白质)在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0%以上 达到20亿元(占集团收入的3%)[6] **成本与利润率** * 原奶成本稳定在2025年第三季度(季节性奶牛产量较低)并在第四季度环比小幅下降 当前成本为3 02元/公斤 是2011年以来的新低[2][6][18] * 预计2026年中原奶成本上升的可能性增加 这将消除小乳企现有的非理性折扣活动 有利于公司的销售增长和利润率[9][26] **估值与股息** * 基于DCF的2026年12月目标价为35元 意味着18倍/17倍2026/27年预期市盈率和2 0倍2026年PEG[10][27] * 当前交易于15倍2025年共识收益 估值已反映行业逆风[2] * 股息支付率指引为70% 意味着5%的收益率[2] **风险因素** * 下行风险包括行业竞争加剧 投入成本波动 高级管理层变动 产品创新落后于同行以及任何食品安全问题[30] * 上行催化剂包括2025年下半年液态奶销售强于预期 行业原奶价格拐点早于预期 新的激励计划 成功的产品创新和品类扩张以及任何战略性并购[31]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四大高级管理团队成员合计持股8% 使其成为呼和浩特投资(8 9%)之后的第二大股东 使管理层利益与公众股东利益一致[9][26] * 公司在2025年第二季度成为婴幼儿配方奶粉(IMF)细分市场的第一名[2] * 16亿元补贴计划将从2025年4月开始持续12个月 每个家庭平均补贴1600元(或5罐IMF) 每季度平均分配 按出厂价记为“捐赠”项下的非运营费用[6]
MENGNIU DAIRY(2319.HK):SALES MISSED BUT CORE OPM EXPANSION STILL WELL ON TRACK IN 1H25;ANNOUNCED CFO CHANGE;CAUTIOUS ABOUT NT DEMAND RECOVERY
格隆汇· 2025-09-03 03:0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416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69% 净利润2046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164% 均低于预期[1][2] - 核心营业利润率提升15个百分点至85% 超出预期 主要受益于原奶成本下降和严格的费用控制[1][2] - 现金流显著改善 经营现金流达28亿元人民币(2024年上半年:19亿元人民币) 资本支出10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40%或环比下降19%[2] 业务细分 - 液态奶销售额同比下降11% 反映流动性环境中乳制品消费需求不足 但二季度同比下降幅度较一季度收窄[3] - 冰淇淋/奶粉/其他产品(如奶酪)表现韧性 上半年同比分别增长15%/2%/12%[3] 管理层与指引 - 公司下调2025年指引 预计收入同比中个位数或高个位数下降 核心营业利润率同比持平于8%以上[1][4] - 长期利润率扩张目标维持每年30-50个基点 基于产品结构升级和效率提升空间[4] - 计划续期股份回购计划 未来12个月回购价值高达10亿港元 维持稳定股息支付率大于45%(按调整后净利润计算)[4] 行业环境 - 乳制品需求短期复苏不明显 尽管存在个人消费贷款补贴和育儿补贴等政策催化剂[2] - 需等待行业周期拐点 这可能成为中国乳业巨头潜在重新评级的前提[2] 人事变动 - 张平先生退休 沈新文先生于2025年9月1日起任命为新任首席财务官 曾于2022年9月至2025年8月担任中国食品执行董事 并在中粮集团子公司任职约30年[3]
蒙牛乳业:H25 初步看法,核心自营运利润(OPM)因现金流改善超预期,尽管液态奶销售持续疲软
2025-08-28 02:12
公司:蒙牛乳业 (2319 HK) 财务业绩 * 公司公布1H25收入416亿人民币 同比下降6.9% 低于高盛预期428亿人民币[1] * 净利润20亿人民币 同比下降16.4% 低于高盛预期22亿人民币[1] * 核心经营利润(公司定义)同比增长13% 核心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超过150个基点至8.5% 高于高盛预期的7.6%[1] * 毛利率在1H25扩张1.5个百分点 比高盛预期高0.7个百分点 主要由于原奶成本下降[1] * 销售费用金额同比下降8.4% 得益于更严格的费用控制[1] * 经营现金流改善至28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46% 主要由于原奶采购下降及营运资金管理改善[1] * 资本支出大幅下降40%至10亿人民币[1] * 净债务为141亿人民币 较2024年底的173亿人民币下降19%[1] 分部门销售表现 * 整体液态奶销售额同比下降11%[1] * 冰淇淋销售额同比增长15%[1] * 婴儿配方奶粉销售额同比增长2.5%[1] * 其他乳制品(奶酪、原料等)销售额同比增长12% 其中妙可蓝多奶酪市场份额达到38%以上[7] * 鲜奶品牌每日鲜语实现双位数百分比增长 低温酸奶市场份额提升[7] 分部门利润率表现 * 液态奶EBIT利润率同比+1.1个百分点至8.2%[8] * 冰淇淋EBIT利润率同比+4.4个百分点至15.8%[8] * 婴儿配方奶粉EBIT利润率同比+4.5个百分点至5.9%[8] * 其他乳制品EBIT利润率同比-3.8个百分点至2.5%[8] 净利润下降原因 * 联营公司亏损大幅增加至5.45亿人民币(1H24为1.33亿人民币)主要由于现代牧业的原奶价格周期[1] * 利息收入下降至5.4亿人民币(1H24为9.14亿人民币)[1] * 1H25无处置收益(1H24有2.69亿人民币收益)[9] * 有效税率升至24%(1H24为18%)主要由于联营公司亏损增加[1] * 库存减值改善至2.22亿人民币(1H24约为3.46亿人民币)表明过量采购量减少[1] 管理层变动 * 公司任命沈新文为首席财务官 张平退休 自2025年9月1日起生效[2] * 沈新文此前于2022年9月至2025年8月担任中国食品(0506 HK)的执行董事 并于2022年8月至2025年8月担任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副首席财务官[2] 行业动态(源自现代牧业简报) * 行业奶牛存栏量在7月加速下降至598万头(5月/6月为605/603万头)现代牧业预计到2025年底/2026年将进一步下降至580/550-560万头[10] * 领先牧场也在积极控制牛群规模 例如现代牧业在1H25较2H24减少超过1.8万头[10] * 行业平均原奶价格近期基本见底 小牧场原奶价格也显著恢复至2.8人民币/公斤[10] * 零售需求温和复苏 主要来自鲜奶和低温奶 但三季度至今UHT液态奶需求仍在下降 同时去库存活动加速[10] 未来关注点 * 公司将于8月28日上午9:30(HKT)举行现场简报会[3] * 预计关键关注领域为:1)需求展望 尤其是液态奶 2)2H25各品类增长和核心经营利润率展望 3)迎合消费趋势的产品计划 4)对原奶周期的最新看法 5)股东回报计划[3] 行业:乳制品 原奶供需周期 * 原奶成本在8月中旬同比下降约6% 年初至今下降11%[8] * 原奶供过于求的失衡是液态奶销售疲软的原因之一[7] * 原奶价格通缩导致联营公司出现亏损[1] 其他重要内容 投资观点与风险(高盛) * 高盛对蒙牛给予买入评级 12个月目标价23.3港元[13] * 目标价基于2026年预期市盈率15.1倍[13] * 关键下行风险包括:1)高端需求复苏慢于预期 2)乳制品需求复苏慢于预期 3)乳制品行业竞争加剧 4)新品类亏损扩大[13]
Yili Reports FY2024 Revenue of 115.8 Billion Yuan, Reinforcing Its Position as Asia's Leading Dairy Company
Globenewswire· 2025-05-08 07:52
文章核心观点 - 伊利2024年业绩出色巩固亚洲乳业龙头地位,2025年Q1增长超预期,各业务表现优异且国际业务增长强劲,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获高ESG评级 [1][5][6][7][8]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营收1157.8亿元,2025年Q1营收和净利润双增 [1] - 2024年拟分红77.26亿元,派息率达91.4%,并启动最高20亿元股份回购计划,股东总回报达利润的100.4%,上市以来累计分红508亿元居中国乳业首位 [4] 业务情况 国内业务 - 2024年液态奶业务营收750.03亿元巩固领先地位,冰淇淋业务营收87.21亿元连续30年居营收和市场份额首位,奶粉及相关业务营收296.75亿元创新高,奶粉销售国内领先,羊奶粉销量和营收全球第一 [5] 国际业务 - 2024年海外冰淇淋营收增长13%,婴儿配方奶粉营收在国际市场飙升68%,旗舰品牌在东南亚表现强劲提升市场份额 [6] 社会责任与评级 - 作为亚洲乳业龙头积极推动绿色供应链、深化乡村振兴并参与社会责任项目,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平衡 [7] - 在MSCI 2024年ESG评级中获行业最高AA级,连续四年评级提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