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JS203
icon
搜索文档
君实生物:有希望的候选药物等待临床数据以降低风险
2025-09-29 03:06
**公司概况** - 上海君实生物 一家处于商业化阶段的生物科技公司 专注于肿瘤学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 拥有超过15种临床阶段资产[11][55] - 核心商业化产品包括PD-1抑制剂特瑞普利单抗(拓益)、阿达木单抗(自免疾病)、民得维(抗新冠)和昂戈瑞西单抗(降血脂)[11][55] **核心产品与收入驱动** - 特瑞普利单抗(PD-1)是未来三年主要收入驱动力 2024年中国销售额达15亿元(同比增长66%) 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达9.54亿元(同比增长42.3%)[4][29] - 2024年新增四大适应症纳入国家医保目录(NRDL):围手术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肾细胞癌(RCC)、一线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和一线PD-L1阳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 其中围手术期NSCLC贡献显著增量销售[9] - 2025年将参与一线肝细胞癌(HCC)和一线黑色素瘤的NRDL谈判 预计未来两年中国获批适应症将扩至16-17个(当前12个)[9] - 预计2025-27年销售额复合年增长率(CAGR)达20% 2027年实现盈亏平衡[4][34] **研发管线与关键候选药物** - JS207(PD-1/VEGF双抗)是核心关注点 已启动8项II期临床试验 覆盖鳞状/非鳞状NSCLC、TNBC、结直肠癌(CRC)和肝细胞癌(HCC)[3][12] - 预计2025年底/2026年初公布早期数据(如客观缓解率ORR) 临床数据读出是验证其潜力和对外授权(BD)的关键[3][15] - 其他重要临床阶段资产包括: - 全球首创BTLA抗体tifcemalimab(JS004) 正在进行全球III期小细胞肺癌(LS-SCLC)研究 预计2026年中期完成患者入组[16][17] - DKK1抗体JS015 是肿瘤治疗领域唯一积极进展的DKK1药物 早期数据显潜力(一线CRC ORR 75% 一线胃癌ORR 60%)[19][20] - CD20/CD3双抗JS203 早期数据显示80% ORR和40%完全缓解率(CR) grade 3+ TEAE为21.7%[22][24] - PD-1/IL-2(JS213)和EGFR/HER3 ADC(JS212)等早期候选药物等待临床数据去风险[27] **财务预测与估值** - 收入预测:2025年25.51亿元(+31%) 2026年31.97亿元(+25%) 2027年38.56亿元(+21%)[6][39] - 盈利预测:2025年净亏损9.02亿元 2026年净亏损3.46亿元 2027年实现净利润0.92亿元[6][39] - 目标价34.70港元 基于风险调整后DCF模型(WACC 12.3% 永续增长率4%) 对应2.4倍风险调整后市销率(P/S) 与生物科技同行中位数(2.3倍)一致[2][5][38] - 估值敏感性分析: - 上行情景(45.20港元):JS207中国/海外风险调整峰值销售额达33/170亿元[47][49] - 下行情景(17.60港元):JS207中国/海外风险调整峰值销售额仅10/51亿元[47][51] **风险与催化剂** - 主要风险:关键临床试验失败、商业化药物价格竞争加剧、特瑞普利单抗销售不及预期、对外授权进度或付款低于预期[57] - 潜在催化剂:JS207的早期临床数据读出、PD-1/IL-2和EGFR/HER3 ADC的首次人体数据、DKK1和CD3/CD20的III期试验启动、BTLA III期入组完成[3][60] **市场表现与同业对比** - 年初至今股价上涨167%(同期HSBIO指数上涨100%) 自5月20日3SBio与辉瑞达成PD-1/VEGF合作后上涨约100% 市场已部分反映JS207对外授权预期[2][9] - 当前市值317亿港元(40.8亿美元) 2025年预测市销率10.9倍 2027年预测市盈率302.3倍 估值高于部分同行(如恒瑞医药、信达生物)但低于康方生物(Akeso)[7][45] **其他重要信息** - 2025年股权激励计划解锁条件:2025-27年累计收入达到24/54/90亿元 或2025/26年净亏损较2024年收窄29%/76% 2027年实现盈亏平衡[34][35] - 现金状况:2024年底现金25亿元 预计2025年底降至24亿元 2026年进一步降至17亿元[6][52]
君实生物拟变更募投子项目 9年连亏2020上市2募资86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5-30 07:52
募投项目调整 - 公司调整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中的"创新药研发项目"部分临床试验子项目及金额 募集资金投资总金额保持不变 [1] - 新增JS207 JS107 JS125 JT002 JS203 JS015境内外研发子项目 所需资金来源于调减JS001 JS004 JS007 JS014 JS110-JS113 JS013 JS018 JS120-JS123等14个子项目的募集资金投入 [2] - 调整基于公司发展战略和产品研发进展 旨在提高募集资金利用效率 优化资源配置 支持产品研发 符合长期发展规划 [3] 募集资金情况 - 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7000万股A股 发行价53 95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37 765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37 448亿元 实际到账37 593亿元 [4] - 2020年科创板上市发行8713万股 发行价55 50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48 36亿元 净额44 97亿元 超募17 97亿元 [5][6] - 两次募集资金合计86 13亿元 [7] 财务表现 - 2016-2024年归母净利润持续亏损 分别为-1 35亿 -3 17亿 -7 23亿 -7 47亿 -16 69亿 -7 21亿 -23 88亿 -22 83亿 -12 81亿元 [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 01亿元 同比增长31 46% 归母净利润-2 35亿元 同比减亏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433万元 同比改善 [7][8] 股价表现 - 上市首日股价最高达220 40元 此后震荡下滑 目前处于破发状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