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JAKA EVO工业具身智能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AI+制造”浪潮已来 工博会展现新型工业化新图景
上海证券报· 2025-09-26 18:27
◎记者 宋薇萍 当前,以AI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正深度融入产业智能化升级,成为推动工业变革的核心动能。 从亚微米级测量精度的"工业尺规",到全自动化的智能机床;从灵活抓取的仿人灵巧手,到高效切割的 激光设备……步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工博会")展馆,全球工业智慧在此交汇,硬核装 备与智能技术在此深度耦合,共同勾勒出新型工业化的新图景。 以"工业新质,智造无界"为主题,近日在上海开幕的第25届工博会紧紧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 化"主线,为制造业描绘出一条向极致跃迁的清晰路线。受访专家普遍认为,AI+制造,浪潮已来,势 不可挡。 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小型模块化场反位形FRC-SMR、量子加密OTN行业专网……本次工博会上,超 导、可控核聚变、原子级制造、脑机接口、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的突破性探索成果集聚,未来工业的发 展图景以极大、极小、极轻、极精、极智等极致维度获得了全景展示。 作为产业风口,机器人展区热闹非凡,上海机器人"四小龙"——新时达、柴孚、新松、节卡,与国际机 器人"四大家族"—— ABB、发那科、安川、库卡,同台秀"肌肉"。其中,节卡机器人面向全球首发 JAKA EVO工业具身智能平台 ...
未来智造局|2025工博会观察:AI驶向工业深处 小微工厂站上世界舞台
新华财经· 2025-09-26 14:13
新华财经上海9月26日电(记者杜康)作为全球工业发展的"风向标",2025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CIIF)汇聚了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家中外展商,以及数千项新产品、新技术。逛展2025 工博会,记者看到,人工智能在工业的落地,已经不再局限于局部的智能化改造,而是产业模式的全面 改变。 为冷冰冰的金属大块头装上"大脑",AI让工业设备从机械化听从指令,到具备了自主规划能力;全链条 赋能,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再到运维服务,AI能够在每个节点创造价值;打造工业界的"淘宝",让 诸多小微工厂能够跨界成为未来产业供应商……众多案例,都是AI与工业领域双向奔赴的生动注脚。 AI重构供需逻辑小微工厂站上世界舞台 一家做保温杯内胆的小微企业,跨领域为一家美国企业做航空领域的储水设备内胆,还能为生物医药企 业做胰岛素便携真空泵?在海智在线展区,公司合伙人兼副总裁刘海涛讲述了AI如何赋能中小企业, 助力其从"平平无奇"的小厂商,进军到高附加值的尖端科技领域。 机床装上智能体"大脑" AI融入工业生产全链条 用户只需明确任务需求,机床就可以自主规划生产工艺与技术路径?上海交大智邦科技与上海交通大学 联合研发的机床 ...
制造业外资加码“中国中心”战略:在中国才能练得更“强壮”
第一财经· 2025-09-25 13:50
在外资圈有个流行的说法,中国市场就像是"健身房",在激烈的竞争中,要把自身锻炼得更强大,不仅 要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更好地管控成本,还要在可持续的发展中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在中国 练得强壮了之后,那些创新实践与经验对全球而言都具有示范作用。 施耐德电气集团董事、高级副总裁、工业自动化业务中国区负责人丁晓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施耐德 今年的工业自动化业务发展极大受益于"中国中心"战略,他们在本届工博会上发布的新一代机器运动控 制"黄金四件套"整体解决方案,强调了可控成本和高性能这两个关键点,能够满足国内广大OEM(代 加工)客户的业务需求。 全球机床和激光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通快中国区总裁杨刚则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外资企业数十年前刚 进入中国时,本土研发团队主要做一些简单的匹配和调试,如今中国的研发团队需要基于当地乃至全球 的需求进行从零到一的开发,这给团队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满足感,"能跟中国市场共同发展,站在 细分领域技术的最前端,中国的团队觉得非常兴奋"。 百年跨国企业的"反思" 在华制造业外资把中国市场当成了修炼提升的"健身房"。 中国各个产业在开展"反内卷"的同时,在华制造业外资却再次把中国市场当 ...
全球首发AI+工业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工博焦点JAKA EVO,重构工业具身智能新范式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5 10:07
导语: 传统工业机器人创新已经成为2025年的热门话题,当智能化转型愈演愈烈,2025年工博会,节卡机器人 带着JAKA EVO工业具身智能平台登场,再次宣告其创新力。这套"智能大脑+操作中枢"的组合拳,或许能 直接打破传统机器人技术天花板:多模态感知能"看懂"场景,分层控制能"精准"执行,连人形机器人都能自 主协作组装,从任务派发到成品装配全程无需人工插手。它不止是填补传统机器人的产线适配鸿沟,更是 要把工业生产从"自动化"直接拽进"智能化"的新赛道。 制造业毫无疑问正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上升以及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要求不断提高的多重挑战。传 统工业机器人虽然在重复性任务中表现出色,但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生产环境时,其局限性也日益凸显。它们缺 乏自主感知、理解任务和灵活决策的能力,难以适应现代工业智能化、柔性化生产的需求。例如在汽车零部件 装配中,传统机器人无法自主识别零件表面微小瑕疵,也无法根据装配阻力动态调整力度;在 3C产品分拣 中,面对不同尺寸、材质的零件,需人工反复调试程序,无法实现即见即分。 在当今工业领域,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生产对于机器人的智能化、自主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不少机器 人企 ...
工博会近300项全球首发 “五极”展品藏着哪些智造力
第一财经· 2025-09-24 14:02
会"思考"的智能体机床、能演奏编钟的机器人、可以举起轿车的"大力士"2025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CIIF,下称"工博会")23日开幕,多项新技术、新产品首发亮相。 作为中国制造业创新成果展示和交流平台,举办了25届的工博会,正连接国内外工业企业及产业链上下 游,将"展场变市场",展览面积已连续三年位居全球工业类综合展会第一。 国际机器人"四大家族"(发那科、ABB、安川、库卡),以及上海机器人"四小龙"(新时达、柴孚、新 松、节卡),都拿出了看家本领。 来自瑞士的企业ABB在本届工博会上,全球首发了OmniCoreTM EyeMotion视觉系统与在线自动路径规 划技术,并在中国首发了IRB 6750S架式机器人。 ABB集团高级副总裁、机器人业务中国区总裁韩晨告诉第一财经记者,AI应用场景在中国是最丰富 的,因为中国是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了每一 万名员工配有470台机器人,在全球仅次于新加坡和韩国,预计2025年会超过500台,这使得AI的入场 有了很好的基础,国内对于AI的推广接受度都很高,都在尝试用AI解决问题,很多新的应用场景给我 们提供了训练场,在 ...
工博会近300项全球首发,“五极”展品藏着哪些智造力
第一财经· 2025-09-24 13:58
举办了25届的工博会,正连接产业链上下游,将"展场变市场"。 会"思考"的智能体机床、能演奏编钟的机器人、可以举起轿车的"大力士"⋯⋯2025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下称"工博会")23日开幕,多项新技术、新 产品首发亮相。 能演奏编钟的机器人。(任玉明摄) 作为中国制造业创新成果展示和交流平台,举办了25届的工博会,正连接国内外工业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将"展场变市场",展览面积已连续三年位居全球 工业类综合展会第一。 本届展会吸引了来自德国、日本、美国、法国等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参展企业,近300项全球首发、近200项中国首秀展品亮相。并首次以极大、极 小、极轻、极精、极智等维度,梳理出392项"五极"展品,展示创新应用成果及标杆产品。 对于下一步发展,工信部部长李乐成在工博会开幕式上表示,"十五五"期间,工信部将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筑牢中国式现 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其中,将大力提升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国家制造业创 新中心建设布局,建立健全中试平台梯次培育体系,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打造世界领先的科 ...
工博会观察:上海智能工厂赋能制造业跃迁
新浪财经· 2025-09-24 05:12
在全球工业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智能工厂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正以颠覆性速 度重塑全球生产力格局与生产组织形态。 中国如何通过智能工厂建设,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跃迁?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正成 为这一命题的重要注脚。这场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线的工业盛会,已成为观察中国制造业 转型升级的前沿窗口。 作为中国智能工厂建设的领跑者,上海的实践颇具样本价值。目前,上海已累计培育3家国家级标杆、 19家国家级示范智能工厂、29家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111个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254家上海市先 进级智能工厂,国家级智能工厂数量蝉联国内城市榜首。尤为亮眼的是,去年上海更是一举拿下国家级 智能工厂和系统解决方案"双料"冠军,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的实践范本。 工博盛宴:近300项全球首发彰显智造实力 在上海电气展位,观众们饶有兴致地围在一个沙盘模型边,上面演示的是全球首个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 项目,这将开启中国零碳燃料的全球应用征程;柴孚展位上身躯庞大的机器人吸引了众多目光,据市场 主管曹家昊介绍,这是全球首款腕部额定载荷≥5000kg的重载工业机器人,打破了全球工业机器人 ...
探营2025工博会 | 机器人与能源数智方案抢先看
国际金融报· 2025-09-12 13:01
节卡机器人 - 公司将在2025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面向全球首发JAKA EVO工业具身智能平台 该平台已入围第25届工博会大奖候选名单[1][3] - JAKA EVO是业内首个一站式工业具身智能平台 攻克多项行业痛点 作为"下一代工业智能核心能力"技术底座 能赋能工业现场从任务开发到实机运行全流程提效[5] - 平台核心优势包括提供覆盖数据采集 增强 合成及模型训练 部署全环节的标准化工具链 支持简单场景零样本泛化 核心技术自主可控[5] - 平台已在汽车 3C两大关键行业深度应用 汽车零部件装配环节可提升精密操作精度 降低不良率 3C产品质检与物流分拣场景能实现动态环境下自主识别与高效作业[5] - 公司构建多维度"具身智能特工队" 包括双臂JAKA K1 轮式人形JAKA K1W 具身平台JAKA Lumi 腿足人行JAKA K1L 分别适配不同工业场景[5] - 通过"智能中枢"JAKA OTA平台融合AIoT技术 可实现多机器人协同管理 远程运维及批量部署 实测降低60%停机时间与50%维护成本[6] - 工博会将展示汽车制造领域智能装配检测机器人实现99.7%良率的变速箱齿轮压装 轨道交通领域多模态巡检机器人将传统人工10000+项点检测压缩至60分钟[6] - 公司未来将依托上海科创资源持续推动JAKA EVO平台技术迭代与场景拓展[7] 中广核数字科技 - 公司将参加工博会"智慧能源展" 携多款核心产品与解决方案亮相 包括我国首个自主核级数字化仪控平台"和睦系统" 非核级数字化仪控平台SH_N 风机控制器"和睦长风"等和睦系列产品 Ue系列数字化成果[8] - "和睦系统"是我国首个自主核电站核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 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9] - 系统已应用于"华龙一号""VVER机组""高温气冷堆"等33台在运在建核电机组 实现二代至四代核电技术和堆型全覆盖 保障核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80堆年 未发生任何安全偏差[9] - "和睦长风"是国内唯一同时取得海上 陆上大功率机组双应用的风机控制器产品 具备高性能 高可靠 智能化 易维护优势 已实现产业应用[10] - 新一代工业互联网平台"Ue云网"以统一架构 统一平台支撑集团"6+1"产业数字化转型 提供全链条数字化解决方案[10] - 公司正通过整合提升新质生产力要素 在核电控制系统优势赛道基础上开辟新一代核电DCS 汽轮机控制系统 新能源自动化等新领域[10] - 未来将深度融合"长三角"战略 与上海大型央企及各类企业形成产业联盟 打造多维竞争优势[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