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ude Sonnet 4

搜索文档
微软宣布接入Claude模型
环球网· 2025-09-28 08:55
另外,Microsoft 365 Copilot 将继续由 OpenAI 的最新模型 GPT-5 提供支持,现在用户也可以灵活地使 用 Anthropic 的 Claude Sonnet 4 和 Claude Opus 4.1 模型。(青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9月28日消息,微软官方宣布,Microsoft 365 Copilot 将接入 Anthropic 的 Claude 模型。 来源:环球网 ...
Copilot 用户狂欢!微软宣布引入 Claude 模型,OpenAI 不再被“独宠”
AI前线· 2025-09-26 12:07
整理 | 华卫 如今,微软正深化与 OpenAI 主要竞争对手 Anthropic 公司的新合作关系。从本周三起,这家软件巨 头将把 Anthropic 的 AI 模型整合到其 AI 助手 Copilot 中,而此前 Copilot 的核心技术支持主要来自 OpenAI。9 月 25 日,微软 CEO Satya Nadella 在 X 平台亲自宣布了这一消息。 这一合作协议标志着微软与昔日独家合作伙伴(指 OpenAI)之间"逐步解绑"的又一重要举措。此前 几周,微软刚签署另一项协议,宣布将 Anthropic 的 AI 技术应用于 Office 365 系列应用(如 Word、Excel 和 Outlook)。 此次整合后,Copilot 的商业用户在处理特定任务(如复杂调研、定制化 AI 工具开发、企业级智能体 构建等)时,可在两种技术方案间自主选择:一是 OpenAI 的深度推理模型,二是 Anthropic 的 Claude Opus 4.1 与 Claude Sonnet 4 模型。 其中,Claude Opus 4.1 主打复杂推理、代码编写及深度架构规划能力;而 Claude Sonnet 4 ...
创智&交大发现AI能动性新规律, 78样本胜GPT5实现软件+科研自动化
机器之心· 2025-09-26 08:26
如图展示了一个模型从头开发的完整可运行的五子棋游戏, 这种端到端的自主执行能力正是未来 AI 系统的核心价值所在 ,证明了其在实际工作场景中的巨大应 用潜力。 LIMI 的发现挑战了 "数据规模决定能力上限" 的传统认知,提出了 能动性效率原则 :模型能动性的发展更依赖于对能动性本质的理解和高质量数据的精准构造, 而非简单的数据堆叠。 这一发现为大规模部署具备真正工作能力的 AI 系统开辟了可行路径 ,表明理解能动性的核心机制比盲目扩大数据规模更为重要。 AI 能动性的时代要求系统不仅能思考,更要能干活:包括协同编程(人机协作开发)和自动化科学研究。LIMI 仅用 78 个样本就超越 GPT-5 达 14.1%,并发现了能动性效率原则: AI 能动性不仅来源于数据丰富性,更来自于战略性构建。 本文来自于上海创智学院和上海交大刘鹏飞老师团队,团队专注于构建最前沿 AI 系统。核心作者来自于香港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从 ChatGPT 到 Claude,从 Codex 到 Claude Code,全球科技公司正在 "能动性" 领域展开激烈竞争。这一趋势反映了产业界的关键认知: 能动 性能 ...
微软将使用Anthropic的AI模型来驱动人工智能助手
格隆汇APP· 2025-09-24 15:35
格隆汇9月24日|微软今天将把Anthropic的Claude Sonnet 4和Claude Opus 4.1人工智能模型带到微软365 Copilot上。这是一项重大举措,不仅扩大了Microsoft 365 Copilot中除OpenAI外的模型选择范围,而且 将允许微软的客户访问Researcher和Microsoft Copilot Studio中的Anthropic模型。微软商业和工业副驾驶 团队总裁查尔斯·拉曼纳解释说,"Copilot将继续由OpenAI的最新模型提供支持,现在我们的客户也可以 灵活地使用Anthropic模型——从Researcher开始,或者在微软Copilot Studio中构建代理。" ...
Microsoft adds Anthropic AI model to Copilot assistant, diversifying from OpenAI
CNBC· 2025-09-24 15:00
Microsoft is the lead investor in OpenAI and has long been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tartup's key cloud partner. But in the latest sign that AI relationships are getting complicated, Microsoft is beginning to use more technology from OpenAI rival Anthropic.The software giant said Wednesday that it's starting to draw on an AI model from Anthropic to answer some queries in the Microsoft 365 Copilot assistant for commercial clients.The effort represents another step toward diversification in generative AI f ...
Qwen3-Max重磅发布,阿里巴巴大涨超7%,领涨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持仓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03:42
市场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上行 恒生科技指数涨幅扩大至1.5%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涨超1.5% [1] - 阿里巴巴一度大涨超7% [1] 行业动态 - 半导体股集体走强 科网股多数上涨 [1] - 阿里巴巴推出Qwen3-Max模型 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能力最强的模型 [1] - Qwen3-Max-Instruct预览版在LMArena文本排行榜上位列第三 超越GPT-5-Chat [1] - 正式版本在代码能力和智能体能力方面进一步提升 在全面基准测试中均达到业界领先水平 [1] - 阿里、百度争相自研芯片 AI点燃看涨狂潮 [2] 技术突破 - Qwen3 Coder编程模型在编码基准测试中媲美Claude Sonnet 4 [1] - 在中文语义和垂直任务中保持优势 [1] - 国产大模型在性能、成本效率上突破显著 增强国际竞争力 [1] - 全球大模型竞争格局由OpenAI一家独大走向多极竞争格局 [1] 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有望持续流入 [2] - 内外资共振以及AI叙事回归共同催化恒生科技估值重构 [2] 投资布局 - 阿里巴巴为恒生科技指数第一大权重股 权重高达8.79% [2]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可一键布局中国AI核心资产 [2]
为 OpenAI 秘密提供模型测试, OpenRouter 给 LLMs 做了套“网关系统”
海外独角兽· 2025-09-23 07:52
编译: Xeriano 编辑:Haozhen 在 2025 Q2 的大模型季报 中,我们判断硅谷的各个模型公司已经开始分化到各个领域:Google Gemini 和 OpenAI 在做通用的模型;Anthropic 分化到了 Coding、Agentic;Mira 的 Thinking Machines Lab 分化到了多模态和下一代交互。 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细分,用户请求也需要被路由到最合适的基础模型上,模型路由逐渐演变为大模型市场重要的 infra。OpenRouter 就是这一领域的佼佼 者。 OpenRouter 成立于 2023 年初,为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 API Key,来调用各类模型,OpenAI 甚至在模型正式发布前,会先用其他名字在 OpenRouter 上秘密 上线,用来收集开发者使用反馈。 今年,OpenRouter 的周请求量从年初的 4050 亿 tokens,增长到 9 月的 4.9 万亿,增长超过 12 倍。 值得一提的是,OpenRouter 关于模型用量的报告在业内和社交媒体上都引发了广泛讨论,一度"出圈",成为开发者和投资人群体的必读内容。 为了更好了解 OpenRoute ...
马斯克刚关注了这份AI报告
量子位· 2025-09-19 04:11
时令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2030年的人工智能将会是什么样子? 受 谷 歌DeepM ind 委托,Epoch发布新报告,从算力、数据、收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剖析。 要点总结如下: 对此, 马斯克 也是十分关注,直接评论道:"很明显啊。" 与此同时,依托此类集群训练的AI模型,其算力消耗将达到GPT-4的数千倍,所需电力更将高达 吉瓦级别 。 尽管这些挑战令人望而生畏,但并非不可克服。 如果AI能通过提高生产力产生相应的经济回报,那就足以证明数千亿美元的规模化投资是合理的,这些投资就物有所值。 然而,这种趋势真的能持续下去吗?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从报告中可以看出,那些认为发展速度将会放缓的观点,实际上缺乏足够的依据。 规模化扩展与营收方面 下面详细来看。 耗资千亿美元 报告指出,人工智能若按照当前趋势持续扩张到2030年,前沿AI的算力集群成本将超过 1000亿美元 。 训练成本或将超过 1000亿美元 ; 需消耗数吉瓦(1吉瓦=1000兆瓦)电力; 公开文本数据将于2027年耗尽, 合成数据 将填补空白; 人工智能有望推动科学领域全面突破。 此类集群可支持约10^29次FLOP的训 ...
Gilat Becomes First to Market with AI-Powered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Globenewswire· 2025-09-11 11:01
公司AI技术升级 - 公司宣布其网络管理系统(NMS)完成AI转型 集成模型上下文协议(MCP) 新AI功能立即上线[1] - NMS-MCP作为NMS与AI代理之间的网关 支持认证、许可和安全通信 确保合规性和运营完整性[2] - 系统支持GPT系列4、5和5 mini以及o3、o4、o4 mini和Claude Sonnet 4等多种AI模型接口[2]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卫星宽带通信提供商 拥有超过35年行业经验[3] - 业务范围涵盖卫星、地面和新空间连接领域 为商业和国防应用提供关键连接解决方案[3] - 通过全资子公司提供多轨道星座、甚高通量卫星(VHTS)和软件定义卫星(SDS)的集成解决方案[4] 产品与技术组合 - 产品组合包括云平台、调制解调器、高性能卫星终端、先进卫星动中通(SOTM)天线和电子扫描阵列(ESA)[4] - 提供高效高功率固态功率放大器(SSPA)、上变频器(BUC)以及集成地面系统[4] - 服务涵盖网络管理软件、现场服务和网络安全服务[4] 应用市场领域 - 解决方案支持政府国防、机上连接(IFC)与移动、宽带接入、蜂窝回程、企业、航空航天、广播和关键基础设施等多个应用领域[5] - 所有产品和服务均满足最严格的服务级别要求[5] AI应用场景 - NOC AI代理可持续监控系统健康 检测异常并采取主动措施 在性能下降时自动触发纠正行动[6] - SDS AI代理能根据业务优先级、流量模式和服务级别协议动态调整网络配置 确保最优资源利用和服务质量[6] 战略发展导向 - 公司视AI为关键业务乘数 将帮助客户更快创新并以更简化的方式管理网络[2] - 此次转型展示了公司在深度卫星通信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 是AI转型计划的第一步[2]
GPT-5:前端开发者的“选择自己的冒险路线”
36氪· 2025-09-05 10:33
GPT-5前端编码能力表现 - OpenAI声称GPT-5在前端Web开发方面70%的时间击败OpenAI o3模型[2] - 开发体验负责人称GPT-5在前端开发"惊人地出色"[2] - 前端基础设施公司Vercel支持该模型并认为它是"最好的前端AI模型"[2] 开发者对GPT-5的负面评价 - YouTube影响力人物Theo Browne从积极评价转变为负面体验 称GPT-5在Cursor中表现远不如测试期[3] - GitHub Copilot Pro用户抱怨GPT-5在总结和解释方面非常弱 总体令人失望[3] - Claude Sonnet 4被用户认为比GPT-5好很多[3] - AI工程专家Shawn Wang的民意调查显示40%以上用户认为GPT-5"一般"或"糟糕"[4] - 具体投票结果:23.1%用户兴奋 30.6%认为与Claude相当 10.8%表示失望 35.5%无意见[5] 框架选择与开发模式变革 - OpenAI推荐使用Next.js(TypeScript) React和HTML等框架与GPT-5配合[7] - Moderna的AI产品负责人通过GPT-5从概念到可工作React原型完成全流程开发[7] - AI创业公司Raindrop联合创始人使用GPT-5创建无需React框架的网站 仅用HTML CSS和JavaScript[7] - GPT-5可能使开发者绕开React框架 直接使用底层Web平台开发基础应用[8] - 浏览器成熟度允许仅用基础技术构建复杂Web应用 框架必要性受质疑[8] 模型版本与编码特性差异 - GPT-5不同版本存在性能差异 预发布测试使用的高端版本gpt-5-high表现更佳[9][10] - 代码安全公司Sonar研究显示不同LLM有独特编码个性:GPT-4o为"高效的全才" Claude Sonnet 4为"资深架构师"[10] - Claude Sonnet 4功能通过率77.04% 高于GPT-4o的69.67%[11] - 所有模型的主要缺陷类型中代码异味占比均超过8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