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P2.0高端电池包

搜索文档
观车 · 论势 || “厂中厂”模式:重构产业链的破局者还是理想化实验?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15 04:13
核心观点 - 宁德时代与赛力斯合作采用"厂中厂"模式,将电池产线直接嵌入整车工厂,显著提升效率并缩短交付周期 [1] - 该模式通过消除运输距离实现"零库存周转",将响应时间压缩至20分钟以内,电池库存降至"小时级" [1] - 模式引入宁德时代第四代智能化数字制造系统,具备AI视觉检测等前沿能力,新技术落地周期缩短50% [2] - 深度绑定形成"轻资产+重技术"互补生态,推动重庆形成"电池-整车"一体化产业集群 [2] - 模式推广面临初期高投入、技术迭代风险、利益分配机制等挑战 [3] - 若行业渗透率达30%,产业链整体成本可下降8%~10%,交付周期缩短40% [4] - 模式代表产业链协同进化方向,推动从"链式"供应向"网状"生态转型 [4] 效率提升 - 响应时间压缩至20分钟以内,较传统模式显著提升 [1] - 电池库存被压缩至"小时级",传统运输需1~2天 [1] - 问界M9产能爬坡速度较传统模式快速提升 [1] - 新技术落地周期缩短50% [2] - 若行业渗透率达30%,交付周期可缩短40% [4] 成本优化 - 节省物流运输、仓储等成本,减少电量损耗与品质风险 [1] - 宁德时代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电池包单位成本 [1] - 赛力斯供应链体系大幅精简 [1] - 若行业渗透率达30%,产业链整体成本可下降8%~10% [4] - 单条产线年均固定成本40亿元 [3] 技术创新 - 引入第四代智能化数字制造系统,具备AI视觉检测、全流程追溯能力 [2] - CTP2.0电池能量密度达166Wh/kg,集成68项专利技术 [2] - 固态电解质、钠离子电池等前沿技术有望率先商业化 [2] - 采用"超级拉线"技术控制资本开支增速 [2] 产业影响 - 推动重庆形成"电池-整车"一体化产业集群 [2] - 使西南地区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后的第三大新能源产业极 [2] - 加速淘汰"大而全"重资产模式,推动车企向"轻资产、高协同"转型 [4] - 产业协同从"链条式"转向"网状化" [2][4] - 京津冀、长三角等汽车产业集群出现类似分工模式 [4] 挑战与风险 - 初期投入涉及土地、设备等高额固定成本,资本开支增速可能高于产能增速 [3] - 下一代技术商业化可能导致现有产线面临巨额改造或淘汰成本 [3] - 德国图林根基地为适配4680电池改造产线耗资12亿欧元 [3] - 赛力斯2025年1~5月销量同比下滑20.56% [3] - 利益分配机制设计复杂,可能引发合作方分歧 [3]
宁德时代携手问界“厂中厂”扩产“背后”
高工锂电· 2025-07-01 12:08
会议预告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由高工锂电、高工储能、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主办,英联复合集流体总冠名 [1] - 会议将于2025年7月8日-9日在成都邛崃羊安新城会议中心举行 [1] 宁德时代"厂中厂"模式 - 宁德时代在赛力斯超级工厂的两条CTP2.0高端电池包产线正式投产,这是公司在重庆布局的首个基地,首次采用"厂中厂"合作模式为问界系列车型本地化生产供应动力电池系统 [2] - "厂中厂"模式能够缩短交付周期,将供应链反应时间压到最短 [4] - 该模式可增强宁德时代与主机厂的绑定,实现电池技术与整车设计的深度协同,助力电池技术迭代 [4] - "厂中厂"模式可节省土地、基建等成本,是灵活低风险的扩产策略,避免独立建厂的长周期和高风险 [4] 宁德时代与赛力斯合作 - 问界全系列车型均搭载宁德时代电池,累计市场保有量已突破70万辆 [6] - 赛力斯超级工厂具备高效、智能、尖端、绿色四大特质,是全球最先进的标杆工厂之一 [6] - 双方联合建成并成功并网了赛力斯超级工厂一期50MW分布式光伏项目,为工厂提供核心绿色能源 [8] - 未来双方将深化在新产品研发、新技术与新材料应用等领域的战略协同,推进全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 [10] 行业影响 - "厂中厂"模式是电池更深度参与整车生态与交付闭环的体现 [2] - 宁德时代此次投产是其最先进的智能化、数字化产线,标志着与问界合作的新起点 [4] - 该模式将助力问界提高生产及交付速度,缩短用户提车周期 [7] - 宁德时代将基于自身价值链碳中和能力,协助赛力斯打造完整的"绿色汽车价值链",强化"零碳智造"品牌形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