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云计算基础设施

搜索文档
【申万宏源策略】周度研究成果(9.8-9.14)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9-15 01:07
文章核心观点 - A股处于"牛市不怕等"阶段 基本面与资金流入处于双底部区域 后续只有继续磨底或改善两种可能 且改善条件越来越好[7] - 当前应聚焦结构牛行情 AI算力产业链催化延续 固态电池、储能、特斯拉机器人是产业纵深大且赔率高的方向 反内卷是结构牛向全面牛转化的关键结构[7] - 全球资金大幅流出美国股市 恒生科技领涨全球资产 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推动风险偏好提升[13][14][19] 一周回顾 大势研判 - 短期是性价比消化期、预期锚定切换期及新主线等待期 但科技产业趋势催化维持市场热度 产业趋势突破静态性价比约束是结构性行情走向极端的必要条件[7] - 港股在有新增产业催化阶段受益于龙头代表性高 美联储宽货币弱美元政策及"特朗普降息看涨期权"构成港股中期支撑因素[7] 行业比较 - 中证全指(剔除ST)PE为21.5倍处历史81%分位 上证50PE为11.9倍处64%分位 创业板指PE为42.3倍处39%分位 科创50PE达184.3倍处100%分位[10] - PE估值历史分位超85%的行业包括房地产、钢铁、建筑材料、电力设备(光伏设备)、国防军工、自动化设备、轻工制造、化学制药、计算机(IT服务、软件开发)[11] - PB估值历史分位超85%的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消费电子) 无行业同时处于PE/PB历史15%分位以下[11] - 申万制造PB为4.9倍处历史95%分位 国证2000PB为2.7倍处65%分位 北证50PB为5.5倍处99%分位[12] 资产配置 - 全球资金大幅流出美国股市 恒生科技与恒生指数涨幅靠前 美国CPI符合预期而PPI走弱强化降息预期[13][14] - 8月中国创业板及沪深300领涨全球股市 港股回购金额达114.6亿港币环比上涨14%[19][20] 专题研究 中美海洋战略 - 海洋装备升级催生深海资源开发与海洋经济增值 涉及装备制造、涉海材料、海底传感器、海洋矿业、油气及化工业 重点关注国防军工、机械设备、基础化工、有色金属、石油化工行业[14] - 通过海外港口经营实现战略资源绑定 如吉大港、瓜达尔港、汉班托塔港加入一带一路 构建自主物流网络并延伸高端航运与海洋旅游产业 关注航运、港口、物流、旅游行业[15] - 海洋新能源开发与碳汇保护协同发展 海上风电装机加速 潮流能、波浪能、蓝碳核算持续发展 重点关注新能源光伏、电力设备、环保行业[16] 民企出海 - 中国成为第五次产业转移转出力量 民营企业为出海主力军 2024年私营企业出口额占全国64% 2023年非国企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占比提升至48%[18] - 产业转移路线:纺织业由中国转向越南、孟加拉国 机械转向印度、越南、泰国 电子元器件转向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19] 要素市场化改革 - 国务院批复10个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合肥都市圈等 试点期2年[22] - 技术要素改革居首位 推进技术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及知识产权保护 涵盖科研成果产权制度、转化服务体系与市场化机制[22] 电话会议 - 聚焦"牛市不怕等"阶段研判、三朵小花主题及金价突破新高的驱动逻辑与资金动向[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