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7

搜索文档
Boeing Price Target Reaffirmed At $250 By RBC After FAA Update
Financial Modeling Prep· 2025-09-29 19:55
RBC Capital Markets reiterated its Outperform rating and $250 price target on Boeing (NYSE: BA), citing progress on regulatory approvals for its key aircraft programs. The firm noted that the 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said last week it would permit Boeing to resume issuing airworthiness certificates for the 737 MAX and 787 models. While the regulator has not yet authorized production to ramp to 42 per month for the MAX, RBC viewed the update as a positive signal supporting investor confidence. RBC sai ...
Boeing (NYSE:BA) Stock Upgrade and Financial Overview
Financial Modeling Prep· 2025-09-29 19:00
股票评级与市场情绪 - RBC Capital将波音股票评级上调至"跑赢大盘" 主要基于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对737 MAX和787机型给予积极反馈 [1][5] - 华尔街分析师平均评级(ABR)为1.38(1-5分制 1代表强力买入) 显示强烈看涨情绪 [2][5] - 26家经纪公司中20家给予"强力买入"评级 2家给予"买入"评级 [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当前股价为216.84美元 较前下跌2%(4.42美元) 日内交易区间为216.50-222.80美元 [3] - 过去52周股价波动区间为128.88-242.69美元 显示较大价格波动性 [3] - 公司市值约为1639.7亿美元 当日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交量为4,254,675股 [3][4] 行业地位与业务构成 - 波音是航空航天行业主要参与者 业务涵盖商用喷气式客机、国防、太空和安全系统制造 [1] - 公司在行业中与空客等航空巨头直接竞争 [1]
FAA Gives Boeing ‘Limited Authority' To Certify 737 And 787 Planes
Forbes· 2025-09-27 09:15
FAA恢复波音部分自主认证权 -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重新授权波音公司为其737和787飞机颁发有限适航证书 此举恢复了波音的部分指定授权权 即代表FAA自行认证飞机适航性的能力 该权限因阿拉斯加航空1282航班中舱门塞爆裂事件暴露安全管理系统故障而被暂停[2] - FAA在事件后加强了对波音制造流程的直接监管 并强制要求将737月产量限制在不超过38架 公司一直致力于恢复监管机构对其质量体系的信任 并计划将737月产量提升至42架[3] - 此次授权标志着监管机构在放宽监管限制方面采取了谨慎措施 对波音而言是急需的积极进展[4] 监管授权体系与安全文化问题 - 指定授权是FAA认证体系的标准程序 通过组织指定授权(ODA)允许制造商的质量代表批准特定合规步骤 波音失去该特权反映了其安全管理系统的缺陷 这已得到FAA专家小组审查的确认[5] - FAA局长在六周审计后指出 波音工厂缺乏安全文化简报 过度关注生产而忽视安全 但确认没有不安全飞机离开工厂[6] - 尽管恢复部分自主认证权显示公司纠正措施正在生效 但FAA将继续密切监控制造商 波音必须展示持续的文化和运营变革才能完全恢复系统信心[6][12] 波音的文化改革与生产指标 - 公司首席执行官承认需要进行深层的文化和运营重置 重点让领导层更接近产品和设计人员 通过搬迁办公室等措施加强组织联系[7][8] - 波音商用飞机团队正在实施安全质量计划 该计划包含六个关键绩效指标(KPI)用于跟踪生产系统稳定性 FAA也将这些指标作为决定增产的因素 其中一个关于返工的KPI在绿色区间附近波动 但整体进展良好[10] - 公司计划通过Capstone评审流程全面评估供应链准备度和持续生产准备度 但文化变革需要多年时间完成 涉及17万员工的大规模转型[10] 生产恢复与认证效率挑战 - 恢复有限指定授权对波音恢复全球监管机构、航空公司和乘客的信誉至关重要 有助于缓解交付瓶颈 公司目标在年底将737 MAX月产量提至42架 明年将787梦幻客机月产量提至10架[11] - 首席执行官指出FAA的认证流程"过于缓慢" 需要与监管机构合作推动流程改进 周五恢复部分自主认证权的决定将有助于解决这些延迟[10][11] - 此次授权并非回归常态 公司强调"这是一个不同的波音" 需要减少傲慢增加谦逊 让技术人员主导工作 组织正围绕新价值观团结起来[12]
Embraer Wins Deal From LATAM Airlines to Supply Up to 74 E195-E2 Jets
ZACKS· 2025-09-23 16:36
Key Takeaways Embraer landed a deal with LATAM Airlines for up to 74 E195-E2 aircraft.The 24 firm orders, worth $2.1B, begin delivery in late 2026 with LATAM Brazil.Air travel demand and the need for modern aircraft are fueling opportunities for Embraer.Embraer S.A. (ERJ) recently landed an agreement with LATAM Airlines Group to supply up to 74 E195-E2 small, narrowbody aircraft, including 24 firm orders and 50 purchase options. Deliveries of the firm orders are scheduled to begin in the second half of 2026 ...
Boeing's Recovery Accelerates As Key Aircraft Deliveries Surge
Yahoo Finance· 2025-09-19 16:16
Boeing Co.’s (NYSE:BA) operational recovery is gaining momentum, fueled by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aircraft deliveries for its key 737 MAX and 787 programs. This progress on production lines is signaling a potential rebound in cash flow and overall financial performance for the aerospace giant. Bank of America Securities analyst Ronald J. Epstein reaffirmed a Buy rating on Boeing Co. with a $270 price forecast, pointing to stable deliveries and cash flow recovery as catalysts for stronger results. He sai ...
The Boeing Company (NYSE:BA)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9-11 19:32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波音公司 航空航天与国防行业 [1][10][35] 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文化与运营改进 * 公司领导层更贴近产品设计和制造团队 以解决此前存在的距离问题 [5] * 实施"一个波音"激励计划 取代各业务单元独立激励 促进内部协作 [5] * 推出新的绩效管理系统 不仅评估工作成果 还评估实现方式 确保符合公司价值观 [6] * 完成四年来首次员工调查 获得改进反馈 计划秋季进行跟进调查 [6] * 客户反馈显示公司形象改善 arrogance减少 humility增加 [6][7] * 文化变革是多年过程 涉及170,000人 公司认为转型已开始但未完成 [7] 商业飞机需求与定价环境 * 受益于美国政府的贸易协议和关税活动 航空公司更关注飞机采购以纠正贸易平衡 [11] * 卡塔尔航空 英国航空 大韩航空等有大型飞机订单意向 但尚未成为正式合同 [11] * 定价环境独立于贸易需求活动 处于供应紧张状态 [11] * 面临供应链通胀压力 在新产品定价中考虑此因素 [11] * 看到需求向上规格化趋势 如787和737 MAX转向更大机型变体 提供更高定价机会 [12] 737 MAX生产与认证进展 * 当前月产量为38架 受FAA限制 [13] * 实施安全质量计划 有六个关键绩效指标追踪生产系统稳定性 [13] * 一个KPI(返工)在绿色和略低于绿色间波动 但进展良好 [13] * 计划很快与FAA进行capstone审查 审查KPI 供应链准备度和持续生产准备度 [14] * 787项目已成功使用相同流程从每月5架增至7架 [15] * 仍计划年底前达到每月42架产量 [16] * 737 MAX 7和MAX 10认证关键路径是发动机NII 认证从今年底推迟到明年 [22] * 发动机NII设计取得良好进展 正与FAA合作确定认证测试要求 [22] * 仍计划明年完成认证并交付飞机 [22] 供应链与库存管理 * 有过多库存 特别是737 MAX 正在利用这些库存 [17] * 供应商生产速率不同 有些高于每月38架(许多已达42架) 有些较低以消耗库存 [17] * 从38架增至42架有大量库存缓冲 目前未见重大供应链挑战 [18] * 计划进一步增产 从42架再增5架 然后再增5架 [18] * 库存与供应链可能在每月47架生产率左右达到更平衡状态 [18] * 速率提升间隔不少于六个月 需演示稳定性并与FAA进行capstone审查 [19] * 强调正确行事的重要性 不推动未准备好的增产 稳定性至关重要 [20] 787项目生产计划 * 当前月产量7架 计划近期增至8架 明年增至10架 [24] * 需求强劲 可支持teens级别生产率 [24] * 投资查尔斯顿扩大产能 现有设施可支持约10架左右 更高需额外产能 [24] * 新设施投资目标2028年完成 [24] 777X认证进展 * 认证工作量大 Mountain of Work仍存在 [30][33] * 5架飞机进入测试计划 飞行架次多 飞机和发动机无新 technical issues 表现良好 [33] * 认证程序落后计划 需要完成计分测试 [33] * 尚未获得FAA对大部分认证程序的授权 正与FAA合作解决 [34] * 即使轻微日程延迟也会因reach-forward loss situation产生重大财务影响 [34] * 需求fantastic 将是great airplane [34] 国防业务进展 * Steve Harker全职永久领导BDS 专注于大型固定价格项目 加强风险管理 与客户重新审视合同基线 [35] * 目标使组合不再出现数十亿美元EAC问题 回到高个位数利润率表现 [36] * 确保新业务有正确合同结构 避免更多挑战性大项目 [36] * 许多项目仍处于开发阶段 如T7正在进行了高攻角测试 [37] * 与工会达成暂定协议 投票决定是否结束罢工 实施应急计划 对财务 performance 影响不大 [39][40] * 罢工影响战斗机生产(F-15 F-18 mods)和部分弹药工作 [39] 财务状况与现金管理 * 2025年自由现金流使用约30亿美元 主要由生产交付驱动 [42] * 第三季度可能有7亿美元DOJ settlement支付 取决于法官裁决时间 [42] * 对第四季度实现正现金流入感到非常乐观 [43] * 生成现金对投资者非常重要 关键在于交付量 [45] * 长期100亿美元自由现金 flow目标无结构障碍 但时间取决于生产 ramp-up 国防业务稳定性和开发项目完成 [50] * 关键优先事项是债务 reduction 因危机期间承担过多债务 需要恢复投资级评级 [53] 投资与产品组合策略 * 出售数字航空解决方案业务(Jeppesen divestiture)后 可能进行更多边际组合调整 但无重大结构变化 [52] * 未来投资优先考虑债务 reduction [53] 公司战略与未来展望 * 公司是国家资产 需要成功 对国家行业重要 [54][55] * 负面 rhetoric减少 目标回归建造世界最佳飞机 解决军方最复杂问题 [55] * 关键关注点从生产转向开发项目 认证过程太慢 需与FAA合作改进流程 [57] * 未来12-24个月最期待速率增加 交付量几乎与空客持平 [59] * 计划是多年的 正在按计划执行 预计 performance 将越来越好 [59]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CEO于去年8月8日就任 任职刚过一年 [3][4] * 就任后面临富士山停工 equity raise 关税环境等宏观动态挑战 [4] * 公司认为已取得良好进展 [4] * 客户反馈公司形象改善 更谦逊 让技术人员发言 [6][7] * 787是beautiful aircraft 非常舒适 [26][28] * CEO对工作充满热情 享受与团队合作 看到进展 认为公司是国家资产 [54] * 公司需要成功 对国家行业重要 [54][55]
Boeing demand supports 16/mo in early 2030s, says UBS
Yahoo Finance· 2025-09-10 12:50
波音787生产扩张计划 - 波音公司正在推进投资10亿美元以提高查尔斯顿工厂787机型产能的计划 [1] - 目标是在2028年前将月产能提升至16架 [1] - 需求状况支持在2030年代初期维持16架/月的生产水平 [1]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瑞银集团对波音股票给予买入评级 [1] - 设定目标股价为280美元 [1]
Boeing Wins On Airplane Delivery Cadence
Seeking Alpha· 2025-08-18 14:32
公司股价表现 - 波音股价自上次报告以来上涨4% 表现优于标普500指数涨幅 [1] 运营复苏迹象 - 公司在737 MAX和787项目上显示出切实的运营复苏迹象 [1] 研究服务信息 - 提供航空航天 国防和航空业投资机会研究服务 包含内部开发的数据分析平台evoX Data Analytics [1][2] - 研究分析由航空航天工程背景的专家进行 采用数据驱动的分析方法 [2]
Analysts Confident Boeing Is 'Gaining Altitude' Despite Q2 Loss
Benzinga· 2025-07-30 19:09
核心观点 - 波音公司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营收超预期但亏损扩大 主要受商用飞机交付量大幅增长和订单积压扩大的推动 同时因司法部和解费用等因素导致每股亏损高于预期 [1][4] - 华尔街分析师普遍保持看涨立场 主要基于强劲的交付势头 庞大的订单积压以及现金流改善 多家机构上调目标价至260美元附近 [2][3][12][13] - 公司计划提高737 MAX产量至每月42架 并强调将重点恢复信任 稳定运营和执行生产目标 [9][11]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227.5亿美元超预期 商用飞机收入同比飙升81%至108.7亿美元 [4][5] - 调整后每股亏损1.24美元 差于预期的0.94美元 包含4.45亿美元司法和解费用 [4] - 自由现金流流出2亿美元 较市场预期改善超10亿美元 [4][8] 运营数据 - 季度商用飞机交付量达150架 同比增长63% [4][5] - 订单积压增至6190亿美元 其中5220亿美元来自5900多架飞机订单 [5] - 737项目保持月产38架 787项目提升至月产7架 [5][6] 分析师观点 - 高盛认为业绩超预期源于商用飞机交付强劲 国防业务利润率稳定 服务业务表现稳固 将全年现金流指引上调 [6] - 美国银行指出尽管每股收益不及预期 但自由现金流显著改善反映运营执行提升 [8][9] - 多家机构目标价集中在250-280美元区间 基于1.2倍标普500倍数和2026年3%自由现金流收益率等估值方法 [10][12][13] 行业动态 - 商用航空需求持续复苏支撑产量提升 分析师预计737和787月产量仍有上调空间 [6][9] - 国防业务面临合同执行挑战 但F-47项目加速带来增量机会 [10] - 供应链约束和劳动力短缺仍是行业普遍挑战 [7][10]
波音复苏现曙光
北京商报· 2025-07-30 15:19
财务表现 - 二季度营收227.5亿美元 同比增长35% [3] - 二季度净亏损6.12亿美元 较上年同期14.39亿美元亏损大幅收窄 [3] - 商用飞机部门收入108.7亿美元 同比增长81% [3] - 国防和航天部门收入66亿美元 同比增长10% 服务业务收入53亿美元 同比增长8% [3] - 上半年累计亏损118.2亿美元 仅次于2020年的118.7亿美元 [5] - 自2019年以来连续亏损6年 累计亏损356.85亿美元 [8] 生产与交付 - 737 Max月产量提高至38架 为FAA设定上限 [4] - 上半年商用飞机交付量280架 同比增长63% 创2018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 [4] - 6月单月交付超60架商用飞机 为2023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 [4] - 积压未交付订单总额6190亿美元 包括价值5220亿美元的逾5900架商用飞机订单 [3] 订单情况 - 上半年新增订单625架 [3] - 二季度新增455份商用飞机订单 包括卡塔尔航空120架787和30架777-9订单 英国航空32架787-10订单 [3] 现金流与资产处置 - 二季度仅消耗2亿美元现金 远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8亿美元 [3] - 计划第四季度实现正向现金流 [7] - 以105.5亿美元向Thoma Bravo出售部分数字航空解决方案业务 包括Jeppesen、ForeFlight等资产 保留核心数字能力 [7] 战略调整 - CEO将2025年定为业务重组起点之年 [1] - 通过出售非核心业务削减成本和筹集资金 [8] - 计划裁员1.7万人以维持公司运转 [8] 市场挑战 - 中国市场份额显著下降 鼎盛时期四分之一新飞机交付中国客户 [5] - 因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曾中断向中国交付飞机 [5] - 80%商用飞机由外国航空公司购买 80%零部件依赖外国制造 [6] - 737 Max 7和Max 10型飞机认证可能推迟至2026年 [8] - 防务部门面临指控 部分部门员工可能罢工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