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6G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第二个“5万亿城市”诞生,为什么是北京?
搜狐财经· 2025-10-10 01:16
北京GDP突破5万亿元 - 北京2025年GDP预计突破5万亿元大关,将成为继上海之后中国第二个“5万亿俱乐部”成员 [2] - 该目标比专家预测提前了2至3年实现,2024年北京GDP已达4.98万亿元,距离门槛仅一步之遥 [2] - 近五年(2020年GDP约3.8万亿元)北京GDP增量超过1.2万亿元,相当于整个海淀区的GDP总量 [2] 北京经济增长驱动因素 - 2024年北京GDP同比增长5.2%,近五年平均增速达5.2% [2][4] - 2025年上半年北京GDP总量超过2.5万亿元,同比增长5.5% [4] - 信息服务业、金融业和工业制造三大产业贡献了2025年上半年GDP增量的90% [4] 信息服务业与人工智能产业 - 信息服务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成为北京市第一大支柱产业,规模稳居全国首位 [4] - 全国50%的人工智能企业聚集在北京,全市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2400家,占全国一半,成为“人工智能第一城” [4][8] - 北京累计备案上线大模型158款,占全国总量超过三成 [9] - 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占GDP的比重由2020年的32.7%提升至2024年的38.8% [9] 金融业实力 - 金融业增加值超过8100亿元,实力不输上海 [4] - 金融业资产规模超220万亿元,约占全国的一半,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不断强化 [4] 工业制造与新兴产业发展 - 工业制造领域发展迅猛,新能源汽车产量暴涨1100%,智能车载设备、锂电池等配套产业同步发展 [5] - 2024年集成电路产量较2020年增长51.2%,汽车市场增量部分的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 [5] - 机器人产业规模已占全国15%,在人形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领域实现核心技术突破 [9] 创新研发投入 -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6%左右,位居全球创新城市前列(欧盟平均约2%,上海为2.68%) [9] - 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45家,占总量的近三成,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的成果数量占全国半数以上 [9] 城市经济对比与下一个5万亿城市展望 - 2024年上海GDP总量为5.39万亿元,比北京高出4100亿元,但北京人均GDP(22.82万元)反超上海(21.71万元) [3] - 深圳2024年GDP为3.68万亿元,增速5.8%,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占GDP比重超27% [12][15] - 重庆2024年GDP超越广州跻身全国第四,汽车产量达254.0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95.32万辆,增长90.5% [14] - 深圳依赖硬科技和创新能力,有望在2030年前后突破5万亿;重庆则依赖制造业和人口红利,但人均GDP(10.09万元)远低于深圳(20.57万元) [15] - 综合判断,深圳更可能率先成为第三座5万亿城市 [16]
解码北京经济的韧性和潜力
北京商报· 2025-09-15 16:14
经济总量与增长 - 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4万亿元和5万亿元两个台阶 五年经济增量约1.4万亿元 [3] - 2021-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2% 在减量发展背景下实现 [3] - 2024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2万美元 全员劳动生产率44.4万元/人 居各省区市首位 [3] 支柱产业发展 - 信息服务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 成为全市第一大支柱产业 规模稳居全国首位 [1][3] - 金融业资产规模超220万亿元 约占全国一半 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持续强化 [3] - 制造业向新优化 集成电路产量较2020年增长51.2% 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超50% [3] 科技创新生态 - 每天诞生300多家科技企业 密度超越硅谷 [5] - 拥有独角兽企业115家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35家 均居全国城市首位 [5] -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6%左右 位居全球创新城市前列 [6]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 - 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2400家 占全国约一半 [5] - 累计备案上线大模型158款 全国占比约三成 [6] - 信息服务业保持每年至少跨越一个千亿级台阶的增长速度 [3] 未来产业布局 - 商业航天产业拥有全国一半核心研发单位、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6] - 实现6G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夸父"量子计算云平台等技术突破 [6] - 机器人产业规模占全国15% 近200种产品在130多种场景应用落地 [6][7] 消费新业态 - 服务消费额前四年年均增长超过7.5% 成为拉动消费主引擎 [1][8] - 2024年举办大型活动近2000场 平均每天5场活动 [8] - 市场总消费预计2025年超3万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突破万亿元 [8] 投资与改革 - 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从2020年9.5%提升至2024年22.6% 创历史最高水平 [8] - 北交所总市值突破9000亿元 新设8只政府投资基金支持212个项目约190亿元 [4] - 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等多项改革试点推向全国 [4] 产业结构优化 - 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占GDP比重由2020年32.7%提升至2024年38.8% [7] -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碳排放等多项指标达全国最优水平 [3] - 乡村示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普遍提高20%以上 2024年乡村游总收入超35亿元 [9]
GDP迈上5万亿台阶 解码北京经济的韧性和潜力
北京商报· 2025-09-15 12:10
经济总量与增长 - 北京市经济总量预计超过5万亿元 连续跨越4万亿元和5万亿元两个台阶 五年经济增量约1.4万亿元 [1][5] - 2021-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2% 2024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2万美元 全员劳动生产率44.4万元/人 居各省区市首位 [5] -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水耗 碳排放等多项指标均为全国最优水平 [5] 信息服务业与数字经济 - 信息服务业增加值突破万亿 成为全市第一大支柱产业 规模稳居全国首位 [1][5] - 自启动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以来 信息服务业保持每年至少跨越一个千亿级台阶的速度 [5] - 信息服务业 科技服务业 先进制造业占GDP比重由2020年32.7%提升至2024年38.8% [8] 金融业发展 - 金融业资产规模超220万亿元 约占全国一半 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不断强化 [5] - 金融"五篇大文章"有力支撑实体经济发展 [5] - 北交所设立四周年 总市值突破9000亿元 新设8只政府投资基金 支持212个项目约190亿元 [6] 制造业升级与创新 - 制造业向新优化 向高攀升 集成电路 新能源汽车等165个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显效 [5] - 2024年集成电路产量较2020年增长51.2% 汽车市场增量部分的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 [5] - 机器人产业规模占全国15% 近200种机器人创新产品在130多种场景实现应用落地 [8] 科技创新与企业生态 - 每天诞生300多家科技企业 密度超越硅谷 截至2024年底拥有独角兽企业115家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35家 均居全国城市首位 [7] - 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2400家 占全国约一半 累计备案上线大模型158款 全国占比约三成 [7][8] -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6%左右 位居全球创新城市前列 全国重点实验室145家 占总量的近三成 [7] 消费市场与内需拉动 - 预计2025年市场总消费能够超过3万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能够突破万亿元 [10] - 前4年服务消费额年均增长超过7.5% 成为拉动消费主引擎 2024年全市举办大型活动近2000场 [1][10] - 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从2020年9.5%提升至2024年22.6% 创历史最高水平 [10] 未来产业与技术突破 - 商业航天产业拥有全国一半的核心研发单位 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顺利完成一级动力系统试车 [8] - 实现6G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夸父"量子计算云平台等技术突破 [8] - 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等多项改革试点推向全国 [6] 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 - 2024年北京乡村游总收入超35亿元 示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普遍提高20%以上 [11] - 超过70%的北京市民每年至少有一次短途度假 其中半数以上倾向于在京郊地区 [10] - 深入实施"百千工程"计划 一批乡村服务新业态火爆出圈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