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关节双足人形机器人

搜索文档
朱啸虎看空机器人时,一家行业明星公司刚被送入ICU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4-02 13:15
公司现状 - 达闼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目前面临资金短缺问题,表现为广州分公司卖楼、上海总部转租、降薪裁员、拖欠货款、被执行金额持续走高[3] - 公司创始人黄晓庆回应称仍在正常运营,已通过人员缩减(从800多人精简到150人左右)、战略调整和积极融资应对挑战[3][16] - 2024年1月起出现薪资发放困难,3-4月工资停发,5月全员每人发放1万元,公积金和社保停缴[15] - 累计被执行案件金额达8683.76万元(北京公司5148.63万元,股份公司3535.13万元),2025年案件占比最高[16] 融资与估值 - 公司累计获得超54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软银、华登国际、富士康、经纬创投等知名机构[9] - 2023年7月完成超10亿元C轮融资,估值达30.77亿美元(约223亿元),位居国内机器人独角兽榜首[5][10] - 股东结构复杂,穿透后67个股东中57个为企业股东,可能影响后续融资意愿[10][12] 上市尝试 - 2019年拟赴美IPO募资5亿美元,招股书显示2017-2019H1累计亏损3.03亿美元(1.48亿美元营收),计划搁浅[13] - 2023年改道赴港IPO同样计划募资5亿美元,因技术商业化进度不达标和南京产业基金暂缓审批未能实现[13] 业务与技术 - 专注于云端机器人技术,提出"云脑+安全网+机器人"架构,产品应用于医疗、农业、教育等九大领域[9] - 推出全球首款58关节人形机器人Ginger2.0获数千万元订单,68关节双足人形机器人预计2025年底试商用[18] - "海睿云端大脑"完成DeepSeek深度融合,实现全场景智能化升级[18] 行业对比 - 2024年国内人形机器人赛道融资达102起(去年同期75起),其中人形机器人相关超20起(去年同期不足10起)[7] - 行业存在倒闭案例(蚕丛机器人、领贝机器人等),预测2025-2026年可能出现倒闭潮[19] 自救措施 - 与天津津南、松霖科技、国华集团签订合作协议,涉及产业投资、研发和合资公司设立[18] - 计划通过合资公司融资、地方产业共建落地融资等多元渠道解决资金问题[13][18]
机器人独角兽达闼广州卖楼、上海办公区转租 公司称“在行业寒冬中稳步前行”
中国经营报· 2025-04-01 02:44
公司现状 - 达闼机器人广州分公司大门紧闭,水电费停缴,大楼可能被回收拍卖 [1] - 上海人工智能创新产业基地已退租,目前处于空置招租状态 [2] - 公司自2024年初出现欠薪、裁员现象,部分员工被迫签署分期支付协议却未获款项 [4] - 2024年7月起公司股权被多地法院冻结,2025年新增六起执行案,被执行总金额达3530.09万元 [6] 公司背景与技术 - 公司成立于2015年,以"云端大脑+5G网络+终端身体"为技术路线,获科技部批复建设"云端机器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3] - 已完成5轮融资,累计融资超54亿元,专利申请量超2000项,已授权专利超1000项 [3] - 2023年估值30.77亿美元(约223亿元人民币),位居国内人形机器人独角兽榜首 [3] - 推出全球首款58关节人形机器人Ginger2.0,已获数千万元订单,68关节双足人形机器人预计2025年底试商用 [2] 上市与资金问题 - 2019年计划赴美上市融资5亿美元,因技术限制令和盈利能力不足搁浅 [4] - 2023年计划港股上市募资5亿美元,因技术商业化进度不达标未能实现 [4] - 公司资金链紧张,2025年连续新增六起执行案,被执行总金额3530.09万元 [6] 行业动态与挑战 - 人形机器人赛道持续升温,但技术拐点不明朗,距离真正"上岗"仍有距离 [6] - 金沙江创投朱啸虎表示因商业化不清晰、技术成本高、落地场景模糊,正批量退出对人形机器人的投资 [7] - 高盛调研报告指出人形机器人硬件表现稳健,但技术拐点仍不明朗 [6]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启动战略调整,聚焦人形机器人研发,深耕智能制造、银发经济、商务服务三大场景 [8] - 2024年实现营收约6亿元,2025年待签约及新签订单金额达2亿—3亿元 [8] - 公司称面临全球科创融资环境趋紧及美元资本撤离的压力,但业务基本面保持稳健 [8]
达闼机器人:短期内遭遇资金流动性挑战,2025年新单金额2亿-3亿元
第一财经· 2025-04-01 00:48
公司业绩与战略调整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约6亿元,2025年待签约及新签订单金额达2亿-3亿元 [1] - 公司优化运营效能,通过组织架构调整与资源整合提升研发与交付效率,确保核心项目持续推进 [1] - 公司集中资源聚焦人形机器人研发,深耕智能制造、银发经济、商务服务三大场景,加速规模化商用落地 [1]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全球首款58关节人形机器人Ginger2.0已获得千万元订单 [1] - 68关节双足人形机器人研发进展顺利,预计2025年底进入试商用阶段 [1] - 自主研发的"海睿云端大脑"完成与DeepSeek的深度融合,实现机器人全场景智能化升级 [1] - 公司形成包含4.5亿行代码的开源生态,拥有2000余项专利,完成"云-网-端"全栈技术布局 [2] - 攻克人形机器人云端大脑操作系统、智能柔性关节、灵巧手等核心技术 [2] 合作与市场拓展 - 公司与国华(00370.HK)在香港成立合资公司,合作开发人形机器人操作系统民用产品 [2] - 天津市津南区与公司签署投资落地协议 [2] 行业环境与公司应对 - 公司面临全球科创融资环境趋紧及美元资本撤离压力,启动战略调整 [1][3] - 公司在机场服务、医疗辅助等领域完成商用交付,为大规模应用积累经验 [1] - 公司称在"行业寒冬中稳步前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