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微米铜箔

搜索文档
至暗时刻已过,锂电铜箔走出独立行情,只赚加工费也能逆袭
华夏时报· 2025-06-20 00:07
行业概况 - 锂电铜箔行业经历两年整体亏损后迎来转机,2025年一季度头部企业净利润集体大增,行业前十中的6家上市公司全部实现正向增长,4家企业扭亏为盈 [3][7] - 2014-2023年锂电铜箔销量从不足5万吨激增至近50万吨,2020年启动的扩产潮在2022-2023年集中释放,行业总产能两年增长超120% [3] - 2023年锂电铜箔新增投产38.3万吨,累计产能达95万吨,电解铜箔总产能增至156.3万吨/年,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200-210万吨/年 [5][6] 供需与价格 - 2023年锂电铜箔出货量52.8万吨(同比+23.9%),远低于产能规模,2024年产能利用率不足50% [5][6] - 2022年4月6微米/8微米加工费达5.3万元/吨/4万元/吨,2024年初跌至1.7万元/吨/1.5万元/吨,2024年春节后加工费上涨3000元/吨 [5][8] - 2025年上半年铜箔价格稳定在9.2万-10万元/吨区间,4.5微米铜箔加工费2.4万-2.8万元/吨,较6微米高1万元 [7][11] 企业盈利动态 - 2024年行业龙头集体亏损:德福科技(-2.45亿)、嘉元科技(-2.39亿)、诺德股份(-3.52亿)、中一科技(-0.84亿)、铜冠铜箔(-1.56亿) [6] - 2025年一季度德福科技/嘉元科技/海亮股份/铜冠铜箔扭亏为盈,诺德股份净利润同比+60.09%,中一科技同比+93.58% [7] - 行业毛利率从2023年4.84%降至2024年0.14%,2025年Q1头部企业毛利率回升1.69-4.33个百分点 [6][10] 技术升级与产品结构 - 市场主流从6微米向5微米/4.5微米演进,4.5微米铜箔较6微米减少33%用铜量,2024年嘉元科技6微米及以下产品销量同比+17.54% [4][11] - 极薄铜箔(<6微米)市占率约15%,预计2025年底提升至30%-40%,但技术迭代带来的盈利面临收缩压力 [12] - 6微米铜箔加工费预计维持1.5万-2万元/吨低位,4.5微米加工费或下滑至2.2万-2.6万元/吨 [12] 成本控制与市场策略 - 企业通过优化工艺/控制采购成本降本,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驱动盈利改善 [4][7] - 2025年Q1嘉元科技营收同比翻倍至19.8亿元(2024年Q1<10亿元),海外市场加工费高于国内 [8][10] - 2024年原计划新增产能50万吨,实际仅建成15万吨,行业主动控制产能释放 [6][10]
极薄铜箔渗透率快速提升,诺德股份连获大单
搜狐网· 2025-04-22 01:47
订单情况 - 全资孙公司百嘉达与江苏天合储能签订4.5微米铜箔采购合同 2025年合同金额约2亿元人民币 [1] - 百嘉达与蜂巢能源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未来三年锂电铜箔采购量达5万吨 按近期10.1万元/吨计算交易金额约50.5亿元 [1] - 2025年向中创新航供应铜箔产品4.5万吨 其中约90%为4.5微米电解铜箔 [1] 技术优势 - 率先实现3到5微米极薄锂电铜箔量产 成为全球少数具备量产极薄锂电铜箔能力的供应商 [2] - 坚持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跟踪行业前沿技术 [2] - 自2024年一季度开始4.5微米订单持续放量 毛利率始终保持行业前列 [2] 产品结构 - 产品结构呈现高端化与多元化 形成以客户高端产品为核心覆盖多元化应用领域的布局 [2] - 高端电子铜箔国产化替代空间较大 高性能高密度超薄型铜箔成为发展重点 [1] - 高端产品加工费显著高于低端产品 高端标箔占比较高企业有望率先实现盈利改善 [2] 市场地位 - 同质化铜箔生产供给过剩 但高端电解铜箔市场仍呈现稀缺态势 [1] - 协议签订有助于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并提高市场影响力 [1] - 市场需求量持续提升且加工费逐步回暖 公司经营业绩有望显著改善 [2]
诺德股份:签订2亿元销售合同
快讯· 2025-04-21 12:37
合同签署 - 诺德股份全资孙公司深圳百嘉达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与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签订2025年度采购合同 涉及4.5微米铜箔产品 合同金额约2亿元人民币 [1] - 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预计对公司2025年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1] 产品与技术 - 合同采购标的为4.5微米极薄铜箔产品 属于高端锂电铜箔技术范畴 [1] 客户关系 - 采购方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为知名储能系统集成商 本次合作体现头部客户对公司技术实力的认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