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134A
icon
搜索文档
产业交流会-制冷剂行业
2025-09-22 01:00
行业与公司 * 制冷剂行业 重点关注三代制冷剂 R32 R134A R125 和四代制冷剂 1234YF[1] * 涉及公司包括国内企业巨化 山东奥帆 中化蓝天 以及国际公司霍尼韦尔 杜邦[2][15][17] 核心观点与论据:政策与配额 * 中国制冷剂配额政策保持稳定 2026年配额总量与2025年持平 二氧化碳当量上限维持在18.4亿吨[1][18][19] * 2026年配额结构微调 增加了3000吨R25和50吨R41 以填补141B完全退出市场后的空缺[1][3] * 232类制冷剂配额比例可在10%-30%范围内灵活调整 企业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配[1][4] * 二代制冷剂R22配额缩减 141B配额已完全清零[5] 核心观点与论据:价格趋势 * 自2024年限额以来 制冷剂价格持续上涨 整体单价预计将持续上升[1][3] * 三代制冷剂总体呈现缓慢上升趋势 目前均价约为5万元/吨 长期保持平稳上升[1][6] * 短期需防范R32等产品价格突然暴涨 且涨价后基本没有回落[1][6] * 二代和三代制冷剂价格预计将缓慢上涨 当前均价约8万元/吨 10万元/吨被视为价格天花板[10][23][24] * 四代制冷剂1234YF价格已从最初的30多万元/吨下降至15万-18万元/吨[10] 核心观点与论据:供需与产能 * 尽管全球房地产市场不景气 但空调冰箱等下游领域对制冷剂需求仍在增长 空调新机市场每年增量预计在8%-15%之间[1][7][12] * 预计2026年中东和印度将投放近10万吨新产能 但成功实施率低于40% 2026-2028年供小于求状态或将持续[1][9] * 印度新建产能面临技术 工艺和环保挑战 高品位氢氟酸需从中国进口 产品质量不佳影响其国际声誉[11] * 全球制冷剂实际使用量约为2.3万吨 规划产能与实际需求不完全匹配[17] 核心观点与论据:技术应用与需求增长点 * 液冷技术对三代制冷剂需求增长显著 尤其在半导体行业 使用134A和125等复配制冷剂实现-100度以下的深冷效果 年需求量预计可达万吨级别[1][13][14] * 空调市场中约80%的新机仍使用三代制冷剂 四代制冷剂与三代混合使用[8] * 2025年四代制冷剂在家用空调中占比显著提升至20% 但大规模推广仍面临安全性(自燃性高)和压缩机适配性等挑战[20] 核心观点与论据:四代制冷剂发展 * 四代制冷剂国内尚无正式产能 主要由巨化 山东奥帆 中化蓝天等企业为国际公司代工[2][15] * 全球1234YF产能集中在霍尼韦尔等少数国际公司[2][16] * 国内大规模生产预计在2030年后 目前处于技术积累阶段[15] * 中国目前尚未考虑全面铺开四代制冷剂 更倾向于延长三代制冷剂的使用寿命[21] 其他重要内容 * 141B目前已完全退出发泡剂市场 主要用于生产VDF PVDF等下游产品 其生产成本约为1万多元/吨 未来价格可能稳定在1.4万-1.5万元/吨左右[3][5] * 目前没有联合减产的计划 价格上涨主要源于需求端支撑[13] * 232型号氧气机当前价格为6.2万元/吨 预计到2025年底可能上涨[22]
巨化股份20250915
2025-09-15 14:57
**巨化股份与制冷剂行业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制冷剂行业 属于氟化工领域[2] * 公司为巨化股份 是国内氟化工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 特别是在制冷剂方面具有领先优势[3] **制冷剂行业发展趋势与核心政策** * 制冷剂正经历代际更替 一代已淘汰 二代面临清退(2030年削减97.5%) 三代(2024年起配额生产)进入黄金期 四代将是未来主流[2][4][7] * 核心评价指标为ODP值(臭氧层破坏潜力)和GWP值(温室效应潜力) 政策旨在减少环境危害[2][5] * 全球配额制度依据基加利修正案 中国属于第一组发展中国家 配额总量发放少于国际规定 且按实际吨数而非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发放 以保护低GWP值产品(如R32)[10][11][12] * 政策与欧美趋同 抑制高GWP值产品(如2030年起新申报M1类汽车空调系统GWP值不能超过150) 鼓励低GWP值产品[15][16] **供给侧与配额关键动态** * 中国政府配额发放态度克制 2024年因空调需求旺盛增发3.5万吨配额 2025年初始配额比2024年增加1万吨 2026年征求意见稿显示总量基本持平(仅多3000吨) 调整比例从10%提高到30%[13][14] * 此举间接支持价格上涨 验证供给紧平衡[13][14][21] * 二代制冷剂2025年削减67.5% 需求减量小于供给减量 导致R22等价格持续上涨[9][26] **需求侧市场结构与变化** * 需求结构:空调占78% 冰箱占16% 汽车占6%[6] * 空调市场:新装空调中三代制冷剂占比超90% 售后维修市场仍以二代为主[6] * 汽车市场:国内99%使用三代134A 海外发达国家因法规要求更多使用四代1234YF[6] * 2024年需求旺盛是价格上涨主因之一 家用空调产量同比增速达20% 冰箱增速为12%[18] * 市场已转为卖方市场 供给端一致性高 企业共同提价提升利润[20] **价格走势与市场表现** * R32价格持续上涨至61,500元/吨 较之前1.5万元/吨上涨超三倍 即使在淡季也能涨价[18][25] * 定价权向上游转移 定价逻辑转向参考替代品四代制冷剂(目前售价20多万一吨)[18][22] * 长期看 三代价格上限可能达12-15万元/吨[23][25] * 出口:直接出口占比超50% 2025年外贸价格略高于内贸 内外贸价格基本持平[18][19] **三代与四代制冷剂关系及展望** * 三代通过混配形式(如454B)替代410A后 R32比例从50%提高到70% 需求增长来自自身需求及市占率提升[17] * 四代制冷剂目前主要由霍尼韦尔、科慕等外资企业掌握专利 中国企业以代工形式参与 预计2027年HFP路线专利到期后中国企业将合法生产并降本[17] * 拥有三代配额的企业将主导混配品种生产 提升稀缺性和价值[4][24] **巨化股份核心竞争力与前景** * 公司三代制冷剂配额处于国内第一位置[3] * 实控人为浙江省国资委 是行业内唯一国企 拥有完善的研发平台和资源支持[3][27] * 在氟化工领域布局完善 涵盖上游氢氟酸、氯化物至下游制冷剂、含氟高分子材料、冷却液等[27][28] * 液冷技术是股价上涨因素之一 公司有相关产品布局(如134A或1233ZD路线)及1000吨静默式液冷热却液产能 将受益于技术路线演进[28] * 公司年化利润接近70亿元 估值约12倍 在摆脱周期后有望获得15至20倍定价[29] * 作为龙头企业掌握行业定价权 在景气度持续上升背景下具有极强定价地位[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