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大立人

搜索文档
东西问|杨雨霏:相隔万里,三星堆为何与爱琴海“金面撞脸”?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12:34
中新社四川广汉9月11日电 题:相隔万里,三星堆为何与爱琴海"金面撞脸"? ——专访三星堆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杨雨霏 作者 贺劭清 陶思阅 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是东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正在四川三星堆博物馆举办的"古希腊的旅程——希腊考古出土文物精品展"上,来自爱琴海的迈锡尼金面 具与三星堆金面具因"金面撞脸"而备受关注。 为何中国三星堆会与希腊爱琴海"金面撞脸"?跨越万里的两个文明何以出现一定的相似性?"古希腊的旅程——希腊考古出土文物精品展"执行策展人、三星 堆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杨雨霏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对此进行解读。 迈锡尼金面具(上)与三星堆金面具(下)。(拼版照片,均为三星堆博物馆供图) 哪怕是在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也会选择亮晶晶的石头、兽牙来进行装饰。如果附近有贵重金属,他们也会选择贵重金属来制作物品。所以除了 三星堆与迈锡尼,埃及图坦卡蒙墓、阿拉伯泰尔萨亚王室墓、印度北方邦马拉里墓等大量东西方考古遗址出土了金面具。 虽然三星堆与爱琴海"金面撞脸",但两个金面具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中新社记者:为什么"古希腊的旅程——希腊考古出土文物精品展"在中国的首展会选择在三星堆博物馆?本次展览有何 ...
文明的力量 | 残片堆里拼出古蜀华章 他在三星堆修文物
央视网· 2025-06-03 08:46
核心观点 - 郭汉中作为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高级技术工 41年修复6000余件文物 通过技术创新和传承培养推动文物修复行业发展 [1][6][10] 文物修复成就 - 参与三星堆祭祀坑出土文物修复工作37年 主导修复镇馆之宝一号青铜神树 该文物出土时碎成200多块残片 通过传统锡焊法结合创新铆接灌注工艺耗时6年完成修复 [3] - 累计修复包括青铜大立人 青铜鸟足神像 青铜神坛在内的6000多件珍贵文物 [6] - 针对出土文物变形缺失问题 发明制作上百种专用工具 研发蜡模固型技术 在2019年新发现祭祀坑中成功提取数百根糟朽象牙 [8] 技术创新与传承 - 要求徒弟掌握传统手工技艺与三维扫描等新技术 推行左手握焊枪右手敲代码的复合能力培养模式 [10] - 成立文物修复技能大师工作室 采用零误差跨学科培养模式 以新祭祀坑发掘为实战课堂 培养多地文博骨干 [10] - 通过经验传授使更多文物展现于观众面前 弘扬中华文明历史价值和精神价值 [10]
“五一”假期“文博热”持续升温 新场景、新业态带火文化消费
央视网· 2025-05-02 02:49
三星堆博物馆 - “五一”假期成为文化旅游市场“顶流”,吸引各地游客感受古蜀文化魅力 [1] - 展厅内青铜大立人、金面具、金杖等文物让游客惊叹 [1] - 有游客称参观后感受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 [3] - 众多科技互动项目让游客流连忘返,“寻觅三星堆”VR项目热度最高 [5] - 文创店文创产品丰富,涵盖生活用品等多领域 [7] 青海海西州民族博物馆 - 千年王冠修复后与观众见面,占据展厅C位吸引游客拍照 [8] - 王冠主体装饰华丽精美,冠体采用银胎鎏金工艺,材质考究 [10] - 王冠融合多种文化元素,对研究丝绸之路民族融合有高价值 [12] - 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建立三维图像,游客可线上360度欣赏并听讲解 [14] - 展陈复刻墓葬原状,带给游客沉浸式“考古”体验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