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金面具

搜索文档
东西问|杨雨霏:相隔万里,三星堆为何与爱琴海“金面撞脸”?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12:34
中新社四川广汉9月11日电 题:相隔万里,三星堆为何与爱琴海"金面撞脸"? ——专访三星堆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杨雨霏 作者 贺劭清 陶思阅 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是东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正在四川三星堆博物馆举办的"古希腊的旅程——希腊考古出土文物精品展"上,来自爱琴海的迈锡尼金面 具与三星堆金面具因"金面撞脸"而备受关注。 为何中国三星堆会与希腊爱琴海"金面撞脸"?跨越万里的两个文明何以出现一定的相似性?"古希腊的旅程——希腊考古出土文物精品展"执行策展人、三星 堆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杨雨霏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对此进行解读。 迈锡尼金面具(上)与三星堆金面具(下)。(拼版照片,均为三星堆博物馆供图) 哪怕是在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也会选择亮晶晶的石头、兽牙来进行装饰。如果附近有贵重金属,他们也会选择贵重金属来制作物品。所以除了 三星堆与迈锡尼,埃及图坦卡蒙墓、阿拉伯泰尔萨亚王室墓、印度北方邦马拉里墓等大量东西方考古遗址出土了金面具。 虽然三星堆与爱琴海"金面撞脸",但两个金面具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中新社记者:为什么"古希腊的旅程——希腊考古出土文物精品展"在中国的首展会选择在三星堆博物馆?本次展览有何 ...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古蜀文明与古希腊文明在雅典展开主题对话
四川日报· 2025-05-14 00:25
文明多元共通 - 人类早期文明存在多元性和共通性,不同区域文化各自繁衍但交流一直存在 [2] - 中华文明起源宏大进程可追溯至距今6000年左右,各地形成"古国"如满天星斗 [2] - 希腊基克拉迪群岛史前文化同期完成社会发展,宗教权力扮演重要角色,出现城市和防御设施 [2] 文明交流与碰撞 - 距今4000年前后中国与欧亚草原地带密切交流,家畜传入促进西北地区发展 [3] - 中国黍粟等农作物西传至中亚欧洲,对外学习取长补短令中华文明充满活力 [3] - 夏朝二里头文化与希腊克里特岛克诺索斯宫殿同期,青铜礼器制作相似但艺术特征不同 [3][4] 青铜文明对比 - 三星堆青铜器以大型容器雕像为主,吸收中原文化思想 [4] - 德尔斐遗址青铜器体现对外辐射性传播,两地风格迥异但同样璀璨 [4] - 青铜三足器与二里头鼎相似,青铜均用于制作重要礼器 [3] 黄金工艺与面具 - 三星堆金面具采用商代晚期锤揲技术,与古希腊迈锡尼面具工艺相同 [5] - 三星堆面具用于祭祀沟通神灵,迈锡尼面具用于葬礼模仿人脸特征 [6] - 黄金面具在两地成为秩序与社会运行原则的具象化存在 [6] 文明发展对比 - 中华文明演进存在中西交流,古希腊文明受益于环地中海文化互动 [6] - 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在希腊开展考古研究,推动中西文明互鉴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