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ETF(562820)

搜索文档
集成电路ETF(562820)开盘跌1.51%,重仓股中芯国际涨0.70%,海光信息涨1.71%
新浪财经· 2025-09-19 03:27
基金表现 - 集成电路ETF(562820)9月19日开盘下跌1.51%至2.289元 [1] - 该基金自2024年4月12日成立以来累计回报达128.02% [1] - 近一个月回报率为21.95% [1] 成分股表现 - 中芯国际开盘上涨0.70% 海光信息上涨1.71% 寒武纪下跌2.04% [1] - 澜起科技上涨2.66% 兆易创新上涨1.80% 长电科技上涨0.77% [1] - 豪威集团及紫光国微持平 芯原股份上涨0.57% 瑞芯微下跌0.26% [1] 基金基本信息 - 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全指集成电路指数收益率 [1] - 基金管理人为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 - 基金经理为田光远 [1]
集成电路ETF(562820)开盘涨0.38%,重仓股中芯国际涨1.26%,海光信息涨1.49%
新浪财经· 2025-08-27 05:18
ETF表现 - 8月27日集成电路ETF开盘价2.110元,涨幅0.38% [1] - 成立以来回报率达110.35%,近一个月回报率为24.77% [1] - 业绩基准为中证全指集成电路指数收益率,管理人为嘉实基金,基金经理田光远 [1] 成分股表现 - 寒武纪涨幅3.75%,瑞芯微涨幅2.30%,豪威集团涨幅2.38% [1] - 海光信息涨幅1.49%,中芯国际涨幅1.26%,兆易创新涨幅0.95% [1] - 长电科技微涨0.03%,澜起科技下跌0.39%,紫光国微下跌0.01%,芯原股份下跌1.11% [1]
集成电路ETF(562820)开盘跌0.43%,重仓股中芯国际跌0.69%,海光信息跌0.33%
新浪财经· 2025-08-19 01:37
集成电路ETF表现 - 8月19日开盘跌0.43%报1.860元 [1] - 成立以来回报86.98% [1] - 近一个月回报15.77% [1] 重仓股表现 - 中芯国际开盘跌0.69% [1] - 海光信息跌0.33% [1] - 寒武纪跌1.16% [1] - 豪威集团涨0.07% [1] - 澜起科技涨0.65% [1] - 兆易创新跌0.18% [1] - 长电科技涨0.00% [1] - 紫光国微涨2.67% [1] - 芯原股份跌1.74% [1] - 瑞芯微涨1.60% [1] 基金基本信息 - 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全指集成电路指数收益率 [1] - 管理人为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 - 基金经理为田光远 [1] - 成立日期2024-04-12 [1]
集成电路ETF(562820)开盘涨0.98%,重仓股中芯国际涨1.81%,海光信息涨0.74%
新浪财经· 2025-08-18 01:39
基金表现 - 集成电路ETF(562820)8月18日开盘价1.846元 单日涨幅0.98% [1] - 基金成立以来(2024年4月12日)累计回报率达83.07% 近一个月回报率为14.53% [1] - 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全指集成电路指数收益率 管理人为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经理为田光远 [1] 成分股表现 - 中芯国际开盘涨幅1.81% 寒武纪涨幅2.88% 芯原股份涨幅2.69% [1] - 长电科技涨幅2.34% 海光信息涨幅0.74% 紫光国微涨幅0.75% [1] - 豪威集团涨幅0.36% 兆易创新涨幅0.35% 澜起科技涨幅0.02% 瑞芯微涨幅0.00% [1]
嘉实基金:洞察智能时代脉搏构筑数字AI投资新生态
第一财经· 2025-08-05 09:56
国家战略与行业趋势 -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意见》 标志着人工智能+行动成为国家战略级政策 [1] - 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 展示数字AI赋能机器人产业的最新成果 [1] - 数字AI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核心驱动力 既是应对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选择 也是推动新质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1]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 国产AI产品在千亿级参数规模和多模态能力实现突破 与办公协同、教育普惠、工业设计、内容创作等场景深度融合 [2] 公司战略布局与研究方法 - 公司十年前开始关注AI从实验室走向产业链的潜力 2016年起通过AI产业链专题研究课题持续跟踪 [3] - 2016-2022年间在产业"六化"趋势中新增"全面AI化" 并搭建专门产业研究框架和高频数据库 [3] - 科技投资方法论提炼出"三个需求+五大方向" 三个需求聚焦信息、能源和生命本质 五大方向包括数字化、半导体、新能源、互联网平台和创新药 [3] - 2022年11月OpenAI推出ChatGPT后 公司多位基金经理明确判断AI是真产业趋势 堪比互联网+的划时代意义 [4] - 2023年春天起增加计算机行业仓位配置 A股电子、通信、计算机、传媒等AI相关板块涨幅突出 [4] 产品矩阵与投资工具 - 围绕AI产业链构建覆盖上游基础层、中游模型层、下游应用层的完整产品矩阵 [6] - 基础层产品包括科创芯片ETF(588200)、集成电路ETF(562820)、中证芯片产业指数基金及通信ETF(159695)实现AI基础设施投资全覆盖 [7] - 应用层软件方向布局软件ETF(159852)、信息安全ETF(159613)、互联网ETF(517200)和中概互联网ETF(159607) [8] - 应用层端侧方向布局机器人ETF(159526)、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基金和科创机械ETF(588850) [8] - 跨界融合领域推出科创医药ETF(588700)和恒生医疗ETF(159557)等AI+医药主题产品 [9] - 科技宽基类产品包括科技ETF(515860)和恒生科技ETF(159741) [10] - 高弹性产品线推出"科创全嘉桶"系列 包括科创综指ETF(589300)及多个科创细分赛道ETF [11] 市场表现与产品规模 - 软件ETF(159852)截至8月4日流通规模达51亿元创历史新高 居同标的产品第一 [9] - 科创芯片ETF(588200)是目前市场规模最大的科创芯片类ETF [9] - 机器人ETF(159526)近半年份额大幅增长 成为市场吸金方向之一 [9] - 2025年推出《"人工智能+"ETF投资全攻略》地图手册 包含产业科普、投资逻辑和ETF工具介绍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