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隙反光膜

搜索文档
“四轮”驱动 激智科技穿越行业周期
上海证券报· 2025-09-10 18:48
公司发展历程 - 2007年光学膜市场被日韩企业垄断 张彦博士放弃通用电气高管职位 带领团队创立宁波激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4] - 创业初期选择显示用光学膜切入 团队曾连续38小时研发100米样品 2009年3月国内首条自主设计光学薄膜生产线投产但产品存在瑕疵[4] - 2009年投产后两三个月内 研发团队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睡在生产车间 最终攻克技术难关实现光学扩散膜量产[5] - 2016年激智科技在创业板上市 2025年半年报显示营业收入10.74亿元 归母净利润1.17亿元[5] - 高端显示用光学膜产品(量子点膜、复合膜)销售额同比增长20.92%[5] 技术突破与市场策略 - 成功打破光学膜国外技术垄断 成为LCD面板核心材料"光线调节器"的国产替代者[3] - 选择国内市场作为突破口 通过产品性能打磨和成本控制为进入国际品牌体系做准备[5] - 采用"一轴一带一核心"战略:以光电行业为主轴 延伸至光伏/汽车/电池领域 核心是涂布技术[6] - 2018年切入光伏背板市场 基于与光学复合膜相似的工艺技术逻辑[6] 业务布局与产品结构 - 四大业务板块:光电薄膜保持全球最全产品线 光伏/汽车/电池领域采取差异化竞争[6] - 光伏领域开发间隙反光膜获龙头组件企业认可 汽车领域突破高技术含量车窗膜 电池行业开发阻燃薄膜[6] - 计划实现四轮驱动:各业务板块营收规模向当前光电业务看齐甚至超越[7] - 构建产业生态:投资宁波勤邦/卢米蓝等上下游企业 孵化见睿新材料/博旭光电等中小企业[7] 研发与创新体系 - 设立百万级研发大奖 对重大效益项目予以重奖 通过股权激励/销售分成等制度确保回报[8] - 采用AI技术实现"大脑AI化" 将科研经验通过AI实现以加速新品推出速度和提高产品迭代率[7][8] - 引进中国科学院黄维院士团队 培育光固化树脂项目/智能反光膜等多个光电新材料项目[7] - 新质生产力理念:先质后量 注重产品创新性和盈利能力 强调解决客户问题和提升客户价值[8] 行业地位与愿景 - 光学膜是LCD面板核心材料 影响屏幕亮度/显示清晰度和正常成像功能[3] - 公司致力于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功能膜公司" 愿景是"最专/最精/最强/最有爱"的企业[3] - 牵头成立宁波新型光电显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帮助孵化宁波创业生态[7] - 显示行业存在周期性波动 上半年业绩通常低于下半年 客户采购集中在下半年[6]
激智科技(300566):高端光学膜兑现高成长 光伏材料仍承压
新浪财经· 2025-04-25 06:4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1.8亿元,同比-6%,归母净利润1.90亿元,同比+32%,扣非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93%,毛利率24.1%,同比+4.4pct [1] - 2024Q4单季度营业收入5.4亿元,同比-19%,环比+3%,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63%,环比-54%,扣非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同比-27%,环比-70% [1] - 2025Q1营业收入4.8亿元,同比-11%,归母净利润0.59亿元,同比+20%,扣非归母净利润0.50亿元,同比+35%,毛利率26.0%,同比+4.5pct [2] 业务分项表现 - 光学薄膜2024年营收13.4亿元,同比+19%,占比提升13pct至61%,毛利率31.1%,同比+2.8pct,受益于家电及能耗补贴政策及小尺寸光学膜国产化替代 [2] - 窗膜业务2024年营收0.7亿元,同比-7%,毛利率45.9%,同比-0.4pct [3] - 太阳能背板膜2024年营收5.0亿元,同比-43%,占比降低15pct至23%,毛利率18.4%,同比+4.5pct,间隙反光膜组件出货超20GW [4] - 胶膜2024年营收1.9亿元,同比+3%,占比9%,毛利率-14.2% [4]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是国内少数实现量子点薄膜、COP、复合光学膜稳定量产供货的厂商,产品品质国际领先 [2] - 间隙反光膜适用于双玻组件,对比传统镀釉玻璃可提升功率2~3W [4]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8、22.2、23.3亿元,同比增长0%、2%、5%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2.9、3.4亿元,同比增长26%、21%、17%,3年复合增速2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