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征九号
icon
搜索文档
10米级不锈钢贮箱,是中国对星舰式体系的正面回应
观察者网· 2025-05-01 01:37
航天技术突破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成功研制国内首个10米级直径不锈钢贮箱样机,标志着中国在重型火箭制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1] - 10米直径是航天工业的重要门槛,目前全球仅有少数国家能够达到这一技术水平 [1] - 该技术突破将为中国未来运载体系提供关键支持,可能应用于下一代重型火箭如长征九号的可重复使用构型 [6] 技术细节与优势 - 不锈钢贮箱相比传统铝合金材料具有更高强度、更好耐极端温度性能以及更低制造成本,适合可重复使用火箭系统 [5] - 10米直径贮箱能够显著提升火箭运载能力,超越中国现役长征五号(5米直径)和美国SLS火箭(8.4米直径)的承载极限 [3][5] - 样机采用模块化设计,未来可通过延长中段筒体实现完整箭体贮箱结构,当前"短胖"形态仅为工艺验证阶段 [9]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超重型火箭市场正面临重构,美国通过NASA的SLS系统和SpaceX的星舰(9米直径)形成双重技术路线 [12] - SpaceX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星舰高频次发射,可能垄断未来地月运输和深空探索市场 [16] - 中国此次技术突破是对SpaceX主导的新航天工业范式的直接回应,旨在建立自主的超重型火箭制造体系 [15] 战略意义 - 10米级贮箱技术不仅代表单件产品突破,更意味着中国已具备下一代火箭制造所需的完整工业基础(生产/检测/运输能力) [15] - 该技术将支持中国未来月球基地建设、火星载人任务等深空探索目标,弥补现有5米平台的能力不足 [3][6] - 航天工业正从"可靠稳妥"的传统模式转向"高频迭代"的工业化模式,10米贮箱标志着中国参与新竞赛的起点 [15][17]
“‌天问”“羲和”“嫦娥”……“九天揽星河”!中国航天多项任务稳步推进
央视网· 2025-04-24 03:31
天问系列深空探测任务 - 天问二号小行星探测任务将于2024年上半年择机发射 通过一次发射实施小行星伴飞 取样 返回和主带彗星伴飞探测[4][6] - 天问三号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和天问四号木星系探测任务将有序推进[6] - 行星探测工程在天问一号成功基础上继续实施 太阳探测工程也已纳入未来计划[4][8] 运载火箭技术发展 - 正在抓紧推动更大推力重型运载火箭工程实施 持续开展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关键技术攻关[12] - 长征九号重型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140吨 是载人登月和火星采样返回的关键运载工具[14] - 长征九号一级重复使用构型计划2030年首飞 两级完全重复使用构型计划2033至2035年首飞[16] 月球探测与空间站建设 - 加速实施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号 嫦娥八号任务 积极推进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10] - 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和嫦娥八号任务国际合作项目遴选结果[24] 商业航天发展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已建成并完成首发任务 具备双工位发射能力 2024年将执行多次商业航天发射任务[20] - 加速构建商业航天全链条安全监管体系 营造商业航天产业生态和发展环境[20]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已与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近200份航天合作协议 涵盖对地观测 月球与深空探测 卫星研制等领域[22] - 发布天问三号国际合作机遇公告 欢迎国际伙伴参与 推动国际月球科研站和"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24][26] - 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理念 在月球与深空探测 空间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广泛国际合作[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