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金融贷

搜索文档
看浙江三“变”(活力中国调研行)
人民日报· 2025-08-25 22:27
能源转型项目 - 舟山LHD海洋潮流能发电站利用海底涡轮机组将海水涨落转化为绿色电力 [1] - 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全面投运 包含6.25兆瓦级风机 2024年累计发电超4000万千瓦时 相当于减少碳排放约2.4万吨 [2] - 港区大型设备电气化覆盖率达100% 集卡电动化率预计年内超80% 实现源端清洁化、终端电气化、调控智慧化 [2] 氢能产业应用 - 嘉兴港区投运100辆氢能集卡 每年较传统燃油车节约成本约300万元 减少碳排放约5000吨 [3] - 氢能集卡特别适合港口作业 因不会因反复制动耗能 附近化工产业提供工业副产氢可管道直输加氢站 [3] - 64标准箱氢燃料动力集装箱船舶即将下水运营 形成"制储运加用"氢能全产业链 [3] 制造业转型升级 - 湖州"转型金融贷"助力鸿昌铝业改造生产线 实现节能提效 [1] - 绍兴上虞区通过腾笼换鸟策略 关停高能耗企业 整合土地建设特色产业园 2024年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4] - 湖州长兴县经过两轮整治 铅蓄电池产业跃升为新能源电池产业 企业数量从175家减少至16家 产值增加14倍 [6] 零碳园区建设 - 杭州茧SPACE产业园通过光伏发电、设备改造、资源回收和购买碳汇 实现从年排放1771吨碳到"零碳"转型 [1] - 丽水经开区整宗回购或处置43家低效工业企业 盘活716亩工业用地 推动绿色制造发展 [6]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 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开展"秸秆变航油"研究 秸秆还可转化为农用地膜和特种纸 已搭建中试放大装置 [7] - 台州大陈岛"蓝色循环"模式回收海洋塑料废弃物 塑料瓶每个0.2元 破旧渔网每公斤5元 居民每月靠捡拾垃圾增收1000多元 [7] - 浙江累计回收海洋塑料废弃物5.8万吨 减少碳排放5.22万吨 废弃物被制成服装、文具等产品 [7] 绿色经济成效 - 浙江形成一批产值百亿元再生资源产业 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风尚 [8] - 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2024年前7月集装箱吞吐量达747.82万标准箱 同比增长14.66% [2] - 绿色发展被视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8]
金融忙“碳”路 山水换新颜
金融时报· 2025-08-19 02:39
竹林碳汇与绿色金融 - 浙江安吉县拥有87万亩毛竹林 每公顷碳汇量达6.6吨[1] - 县级竹林碳汇交易平台为竹农带来年收储收益2800万元[1] - 商业银行创新绿色金融产品 聚焦清洁能源与生态保护领域[1] 核电项目金融支持 - 建设银行为三门核电三期工程累计投放贷款超100亿元[2] - 建行向三门核电供应链投放近7亿元贷款支持上下游企业[2] - 金七门核电项目年发电量预计达550亿千瓦时 建行提供3亿元信贷支持[3] 沙漠治理与新能源融合 - 农发行内蒙古分行累计投放24.15亿元贷款支持库布其沙漠新能源基地[4] - 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模式锁定156万亩流沙[4] - 2024年新审批9亿元贷款用于防沙治沙与光伏一体化工程[4] 工业绿色转型 - 美欣达纺织印染技改后预计降低能耗30% 减少废水排放50%[5] - 建行湖州分行为企业提供2亿元转型金融贷授信[6] - 贷款利率与碳强度绩效挂钩 年内转型金融新增信贷超14亿元[6]
农行浙江省分行:金融活水润“浙”里 绿色发展谱新篇
人民日报· 2025-08-14 21:49
绿色金融发展成果 - 农行浙江省分行绿色贷款余额达6500亿元,较年初增长11.8% [1] - 县域绿色贷款余额超2677亿元,重点支持乡村生态保护、人居环境整治和绿色农业全产业链 [2] - 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绿色制造领域贷款分别较年初净增277亿元、31亿元和184亿元 [3] 特色金融产品创新 - 推出"取水贷"实现全省首笔生态农业用水权质押贷款发放 [2] - 创新"气候助企贷""气候助农贷"等气象指数贷款产品,支持气候投融资试点 [3] - 发放全国首笔基于SGS认证的"应对欧盟碳关税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 [4] - 开发"转型金融贷"结合ESG评价模型,支持企业低碳转型 [4] 重点领域支持案例 - 近5年为洞头区全域旅游、海上风电等项目提供超百亿元授信 [1] - 支持景宁畲族自治县5000亩高山冷水茭白产业升级 [2] - 配套信贷规模支持山区县抽水蓄能项目 [3] - 通过1.3亿元贷款助力铝业公司实现碳排放强度下降15%以上 [4] 战略体系构建 - 构建"1+2+10+N"绿色金融专营体系 [4] - 发布全国同业首个海洋ESG行动方案 [4] - 推动绿色金融与数字金融、转型金融、海洋金融深度融合 [4]
一池“农情绿意” 染出湖州满园绿色
金融时报· 2025-06-26 03:34
湖州绿色金融发展成果 - 每万元GDP能耗从2017年0.52吨标煤降至2024年0.40吨标煤 [1] - 全市绿色信贷余额从2017年369.5亿元跃升至2024年4098亿元 [1] - 绿色贷款占全部贷款比重达33.9%,高于全国平均近20个百分点 [1] 农业银行湖州分行绿色金融表现 - 截至2025年5月末绿色贷款余额659.6亿元,占全部贷款比重47.17% [1] - 绿色贷款总量、占比、资产质量持续保持可比同业领先 [1] - 连续五年获评绿色银行监管评价最高等级BBB级 [1] - 连续八年获评湖州市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优秀金融机构 [1] 绿色金融发展历程 - 2016年开始谋划绿色发展之路 [2] - 2017年获批成为农总行"绿色金融改革试点行" [2] - 2018年成为农总行"绿色信贷先行先试联系行" [2] - 2022年12月升格为全国农行首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行 [2] - 2025年1月成为农总行级转型金融试点行 [2] 绿色识别体系 - 建立"四进一出"绿色定量评价模型 [3] - ESG评价占比85%,"四进一出"评价占比15% [3] - 开发国有银行首个绿色金融大数据平台 [4] - 系统功能涵盖绿色判定、ESG评价、环境效益测算等 [4]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 建立六大系列50余项绿色金融产品 [6] - 推出"绿色企业(项目)系列贷""工业碳效贷"等创新产品 [6] - 2025年推出"白茶贷+气象险"等农业领域创新产品 [6] 绿色信贷支持政策 - 实行限时办结和绿色审批通道 [7] - 对绿色专营支行单列信贷规模 [7] - 实施差异化定价策略 [7] - 每年列出专项经济资本奖励额度 [7] 绿色金融生态建设 - 创设"农情绿意"绿色金融专属品牌 [10] - 创新"绿色+扶贫"模式,带动消费扶贫超500万元 [10] - 成立"农情绿意"慈善基金,累计资助147.5万元 [11] - 组建"农情绿意"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公益活动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