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车载终端
icon
搜索文档
高新兴9月17日获融资买入3835.82万元,融资余额5.96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9-18 01:19
股价与交易数据 - 9月17日公司股价下跌0.96% 成交额4.65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3835.82万元 融资偿还5333.22万元 融资净流出1497.40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5.97亿元 融资余额5.96亿元占流通市值5.55% 超过近一年50%分位水平 [1] - 融券余量6.01万股 融券余额37.20万元 超过近一年50%分位水平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 成立于1997年11月14日 2010年7月28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通信基站/机房运维综合管理服务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车载终端57.90%(其中汽车车载产品36.05%) 智慧政法及视频云27.08%(其中轨交终端产品21.85%) 其他7.36% 动力环境监控5.15% 电子车牌及车路云2.51% [2]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9.64万户 较上期减少5.64% 人均流通股15985股 较上期增加5.98% [2]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8.97亿元 同比增长36.24% 归母净利润2628.96万元 同比增长683.1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8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机构持仓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三大流通股东 持股1867.70万股 较上期增加601.57万股 [3]
河南:加快高端芯片研发 做强人工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大模型一体机等整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09:50
每经AI快讯,9月1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加快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2025 —2027年)。方案指出,突破人工智能终端。加快高端芯片研发,做强人工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大 模型一体机等整机。围绕智慧城市、智慧教育、智慧环保、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领域需求,发展智能 传感器、集成电路等高端元器件和人工智能视听终端、医养终端、车载终端、工业级人工智能终端,支 持终端产品与大模型融合创新,探索全新产品形态。 ...
高新兴:在公司车载终端业务上,公司是第一家获得巴龙5G RedCap平台授权的外部客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05:38
公司与华为合作 - 公司与华为在城市安全领域保持多年战略合作 是华为领先级ISV和生态合作伙伴 [2] - 公司车载终端业务获得巴龙5G RedCap平台授权 是首家获得该授权的外部客户 [2] 技术合作进展 - 公司未直接回应是否在鸿蒙车型上应用智能交通安全技术 [2] - 5G RedCap平台授权表明公司在车载通信领域具备技术合作基础 [2]
2025智博会将举行11场产业对接活动
中国新闻网· 2025-08-28 06:29
活动概况 - 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将于9月5日至8日在重庆举行 策划11场产业对接活动以推动跨领域跨区域产业协同与创新合作[1] - 活动目标为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拓展新机遇 聚焦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通[1] 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 - 9月5日至6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三场专场对接:人工智能终端产业链 智能产业股权融资 828 B2B数智赋能[1] - 联想长安赛力斯OPPO百度等链主企业将分享手机终端车载终端可穿戴终端等领域应用场景需求[2] - 兴业证券建信股权深创投渝富基金等多家金融机构深度对接金融需求 华为携20多家数字化服务商提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案[2] 区域产业协作 - 组织智博嘉宾产业对接活动以巩固成果推动合作落地 为跨区域跨行业协作提供高效交流平台[2] - 联合天津市举办两场专题对接:AI赋能生物医药产业对接聚焦智能解码生命医药重塑未来 邀请京津冀成渝地区专家企业科研院所探讨AI赋能生命健康进展[2] - 京津冀成渝地区智能制造装备供需对接会针对工业母机轨道交通等领域发布核心需求 推动供需双方明确需求精准响应[2]
高新兴(300098):1H25经营扭亏,车载终端显著放量
华泰证券· 2025-08-19 07:54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5.73元(基于26年72倍PE估值)[1][5][7] - 核心观点:1H25经营扭亏为盈,车载终端业务显著放量带动毛利率改善,C-V2X全栈布局优势有望持续受益车路云一体化建设[1][4] 财务表现 - 1H25营收8.97亿元(同比+36%),归母净利润0.26亿元(扭亏);2Q25营收5.20亿元(同比+47%),净利润0.28亿元[1] - 综合毛利率37.25%(同比+3.69pct),车载终端业务毛利率39.25%(同比+2.58pct)[3] - 三费比率显著优化: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11.26%/8.27%/12.78%(同比-4.55/-2.47/-4.93pct)[3] 业务分拆 - 车载终端收入5.19亿元(同比+47.3%),创历史新高,其中: - 汽车终端3.23亿元(同比+79.1%),新增18个项目定点,5G T-Box进入批量发货[2] - 轨交终端1.96亿元(同比+14%)[2] - 其他业务:电子车牌及车路云0.23亿元(+14.3%),智慧政法及视频云2.43亿元(+19.2%),动力环境监控0.46亿元(+57.6%)[2] - 海外收入1.52亿元(同比+52.6%),占比提升至17%[2] 行业机遇与布局 - 车路云试点政策落地:1Q24工信部启动应用试点,SAE预测2030年路侧基础设施市场规模达4174亿元(2025-30年CAGR 80%)[4] - 全栈V2X产品矩阵覆盖车端(OBU)、路端(RSU/MEC等)、云端(云控平台),已参与多省市智能网联示范区建设[4] - 研发投入聚焦车载通信领域,具备Autosar底层软件至通信协议栈的全栈自研能力[3] 盈利预测 - 维持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0.63/1.38/1.74亿元,对应EPS 0.04/0.08/0.10元[5][11] - 营收预测:25年17.52亿元(+23.7%),26年21.00亿元(+19.9%)[11]
是否计划进军具身机器人和脑机接口等新兴产业?高新兴:公司未有相关规划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08:38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明确表示未有进军具身机器人和脑机接口等新兴产业的规划 [2] - 公司当前持续聚焦车载终端及公安信息化的主营业务 [2] 主营业务方向 - 公司核心业务为车载终端领域 [2] - 公司核心业务同时涵盖公安信息化领域 [2]
利好来了!河南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8-10 06:11
政策支持 - 河南省设立总规模30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探索投补联动、投贷联动等支持机制 [3] - 对新创建(重组入列)的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平台给予一次性500万元奖励,并根据研发投入等情况统筹给予1000万元持续支持 [3] - 对人工智能领域省中试基地给予不超过200万元资金支持 [3] 模型研发与应用 - 对新通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备案的企业给予一次性100万元资金支持 [3] - 对自主研发、公开发布具有较好市场应用效果的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的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资金支持 [3] - 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人工智能行业赋能中心,一次性给予最高200万元资金支持 [3] 算力与数据支持 - 每年发放总规模不超过5000万元的算力券,对使用算力资源的企业、科研机构等按照使用费的20%予以奖励,每个单位每年可享受不超过100万元 [6] - 每年对用于大模型开发、训练和微调的高质量语料库每个给予最高100万元补助 [6] 企业培育 - 对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按照不超过设备、软件实际投资额的2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4] - 支持研发推广具身智能机器人、AI手机、AI电脑等人工智能终端产品 [7] 人才引进 - 对年薪100万元以上且具有5年以上研发经验的人工智能核心骨干人才可认定为省级领军人才 [6] - 对40岁以下年薪50万以上且具有3年以上研发经验的可认定为省级青年人才 [6] 应用场景 - 每年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标杆项目按照不超过项目投资额30%的标准,省级每个给予最高200万元资金支持 [6] - 鼓励各地政府和园区搭建产品试产、新品导入等服务平台,促进人工智能终端产品小批量、敏捷化验证和试产 [7]
利好来了!河南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8-10 05:31
河南省人工智能产业支持政策核心观点 - 河南省推出10条重磅措施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发展 设立总规模30亿元产业基金并配套多项资金支持政策[2][4] - 政策覆盖模型研发、算力供给、数据开发、应用场景、技术攻关、人才引育、企业培育、生态社区、交流合作、投融资服务等全产业链环节[7] 分项政策要点 资金支持体系 - 设立3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基金 探索投补联动、投贷联动机制[4] - 国家级创新平台可获500万元一次性奖励+1000万元持续支持 省中试基地最高支持200万元[4][7] - 通过国家备案的生成式AI模型企业获100万元奖励 自主研发行业大模型企业最高支持100万元[4][7] 技术创新支持 - 每年发放5000万元算力券 对使用超算中心/大规模算力资源单位给予20%费用补贴(单主体上限100万元/年)[7] - 实施"揭榜挂帅"机制推进关键技术攻关 支持建设AI语料库(单个最高补助100万元/年)[7] 企业培育措施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按设备/软件投资额20%补助(上限500万元)[5][7] - 鼓励研发具身智能机器人、AI终端产品 搭建试产服务平台[7] 应用场景建设 - 标杆应用场景项目按投资额30%补助(省级单项目最高200万元)[7] - 行业赋能中心根据建设成效一次性支持最高200万元[4][7] 人才与生态建设 - 年薪100万+5年经验AI人才可认定省级领军人才 年薪50万+3年经验40岁以下人才可认定青年人才[7] - 支持建设AI创新生态社区 提供数据开放、算力调度等全周期服务[7] 产业促进活动 - 对主办高端AI展会/论坛的主办方给予不超过总投入50%的资金奖励[7]
河南:大力引进培育人工智能领域专精特新企业
新浪财经· 2025-08-10 00:34
河南省人工智能产业支持政策 - 河南省政府印发《河南省支持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1] - 政策重点加强优质企业引育 大力引进培育人工智能领域专精特新企业 [1] 财政补助措施 - 对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在有效期内按不超过设备软件实际投资额20%给予补助 [1] - 单个企业最高补助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1] 终端产品研发支持 - 重点支持研发推广具身智能机器人 AI手机 AI电脑 视听终端 车载终端 工业终端 大模型一体机等人工智能终端产品 [1] - 鼓励地方政府和园区搭建产品试产 新品导入等服务平台 [1] - 促进人工智能终端产品小批量 敏捷化验证和试产 [1]
周末重磅!超级赛道,“真金白银”利好
证券时报· 2025-08-09 23:11
政策支持 - 河南省发布《河南省支持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从模型研发、算力供给、人才引育、企业培育等十大方面提供真金白银补贴[1] - 设立总规模30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探索投补联动、投贷联动等支持机制[5] - 2025年3月已印发《河南省2025年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工作要点》,在算法、算力、数据和应用层面提出发展目标[6] 数据与算力 - 每年对高质量语料库给予最高100万元补助[2] - 建立算力券机制,每年发放不超过5000万元,对使用超算中心等算力资源给予20%奖励,单个单位每年不超过100万元[3] - 目标到2025年底全省算力规模突破94EFlops,进入全国第一梯队[6] - 推动数据标注基地建设,2025年备案数据交易规模目标50亿元[6] 应用场景 - 对标杆项目按投资额30%给予最高200万元支持[2] - 对人工智能行业赋能中心一次性给予最高200万元支持[2] - 构建"8×7"工业大模型矩阵,覆盖8个重点行业和7个关键环节[7] - 推动AI在医疗、教育、农业、文旅等多领域应用[7] 研发与人才 - 对通过国家备案的生成式AI模型给予100万元支持[3] - 对自主研发的行业大模型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3] - 年薪100万以上且5年研发经验可认定为省级领军人才,年薪50万以上且3年经验可认定为青年人才[4] - 2025-2027年年均培训5万人,开发6万个岗位,促进4万人就业[7] 企业培育 - 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按设备软件投资20%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4] - 支持研发具身智能机器人、AI终端产品等[4] - 鼓励搭建产品试产、新品导入服务平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