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宽汽车板
icon
搜索文档
这家“一五”老厂,一炉铁能变出“千种钢”
人民日报· 2025-08-13 02:13
公司概况 - 中国宝武旗下武钢有限累计产钢超4.4亿吨,产品种类达1300多种,其中独有产品200多种 [9][20] - 公司产品应用于港珠澳大桥(24.8万吨钢板)、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管道效率提升30%)、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等重大工程和高端制造领域 [9] - "十四五"期间研发出全球首发产品8个,独有领先品种牌号占比提升至48% [20] 核心技术突破 - 新能源无取向硅钢实现0.1毫米极薄规格量产,电机效率提升超20%,助力电机小型化、轻量化 [15][16] - 研发750兆帕级高强度高精度磁轭钢,不平度误差小于1毫米/米(国际标准为3毫米/米),应用于乌东德水电站转子 [18] - 超宽汽车板市占率75%以上,钢轨产品铺设里程1.8万公里,光伏支架用钢韧性提升150%以上 [20] 生产与经营改革 - 2016年宝武重组后引入市场化机制,炼铁厂、炼钢厂等模拟经营,热轧厂连续两个月毛利超1亿元 [24] - 研发"5G+铁钢界面"智慧管控平台,铁水运输效率提升10%,年直接经济效益超4000万元 [27] 绿色转型 - 厂区光伏年发电4500万千瓦时,覆盖非生产用电,年减碳3.54万吨,目标2030年外购绿电比例达40% [26] - 开发全流程减碳50%以上的汽车板、建筑用钢等绿色产品,废钢添加比例超40% [27][28] 历史与精神传承 - 1958年武钢一号高炉14个月13天建成投产,打破外国预言 [22] - 上世纪70年代"一米七"工程消化200多项专利并开发新产品,磁轭钢研发历时10年 [22][23]
一炉铁能变出“千种钢”(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探访“一五”老厂)
人民日报· 2025-08-12 22:29
公司历史与规模 - 公司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现代钢铁联合企业 累计产钢超4.4亿吨 产品种类达1300多种 其中独有产品200多种 [1] - 公司产品应用于港珠澳大桥 提供24.8万吨钢板助大桥抵御16级台风 [1] - 公司产品应用于西气东输二线工程 管道让天然气输送效率提升30% [1] - 公司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 [1] 技术创新与产品突破 - 公司实现0.1毫米级高强度极薄规格无取向硅钢量产 该产品能将新能源汽车电机效率提升超20% [5] - 极薄硅钢助力电机小型化轻量化升级 相同体积下输出更大功率 [5] - 公司研发750兆帕级高强度高精度磁轭钢应用于乌东德水电站 磁轭钢片不平度小于1毫米/米 优于全球3毫米/米标准 [6] - 乌东德水电站机组转子由4.3万张磁轭钢片叠装而成 总重2100吨 高近4米 转速达每分钟93圈 [6] - "十四五"期间公司研发出全球首发产品8个 独有领先品种牌号占比提升至48% [7] - 超宽汽车板市占率达75%以上 钢轨产品铺设里程达1.8万公里 光伏支架用钢将材料韧性提升150%以上 [7] 生产制造与效率提升 - 公司通过智能系统精密控制温度精度压力等参数 攻克20多个技术难题实现硅钢技术突破 [5] - 研发"5G+铁钢界面"智慧管控平台 铁水运输效率提升10% 铁水温降降低10摄氏度 运输环节年直接经济效益超4000万元 [13] - 热轧厂连续两个月毛利超过1亿元 [11] 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 厂区光伏板年贡献4500万千瓦时绿电 覆盖非生产用电 年减少3.54万吨碳排放 [12] - 力争2030年外购绿电比例达40% 厂内光伏装机规模达100兆瓦以上 [12] - 低碳汽车板废钢添加比例超40% 大幅降低长流程钢铁生产碳排放 [13] - 研发全流程减碳50%以上的汽车板建筑用钢等绿色产品 [14] 体制改革与经营优化 - 2016年宝钢武钢联合重组成立中国宝武 2017年武钢有限成立 [11] - 2023年在制造体系引入市场机制 上下工序以市场价格进行模拟经营 [11] - 改革促使职工形成经营思维 主动学算账跑市场抢订单 [11] - 冷轧厂前4月综合毛利超去年全年 [16] - 激励机制从考核生产指标调整为评价各厂部模拟利润 [16] - 改革落地半年 条材厂型材产线成功扭亏为盈 [16] 研发历程与团队成就 - 磁轭钢研发历经10个春秋 团队成功开发出性能领先世界的高强度高精度磁轭钢 [10] - 上世纪70年代消化吸收200多项专利 创造性开发一系列新产品 [8] - 1958年武钢一号高炉仅用14个月13天完成建设 突破外国预言 [8]
累计产钢超4.4亿吨 研发独有产品200多种 中国宝武旗下武钢有限公司——一炉铁能变出“千种钢”(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探访“一五”老厂)
人民日报· 2025-08-12 21:52
公司核心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产品应用于港珠澳大桥,提供24.8万吨钢板助其抵御16级台风 [1] - 公司产品用于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管道提升天然气输送效率30% [1] - 公司产品装配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助力性能提升 [1] - 公司累计产钢超4.4亿吨,产品种类达1300多种,其中独有产品200多种 [1] - 公司实现0.1毫米级高强度无取向硅钢量产,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和低空飞行器 [3][4] - 0.1毫米硅钢将电机效率提升超20%,助力电机小型化和轻量化 [5] - 公司研发750兆帕级磁轭钢用于乌东德水电站,不平度小于1毫米/米,领先全球标准 [6][7] - 公司超宽汽车板市占率达75%以上,钢轨产品铺设里程达1.8万公里 [8] - 公司光伏支架用钢将材料韧性提升150%以上 [8] - "十四五"期间公司研发出全球首发产品8个,独有领先品种牌号占比提升至48% [8] 公司历史与改革成效 - 公司成立于1957年,一号高炉建设仅用14个月13天完成 [9] - 上世纪70年代引进"一米七"工程,消化吸收200多项专利并开发新产品 [9] - 2016年宝钢与武钢重组,公司成立后经营绩效发生质的改变 [11] - 2023年制造体系引入市场机制,各工序以市场价格模拟经营 [11] - 热轧厂改革后连续两个月毛利超1亿元 [11] - 磁轭钢研发历经10年,性能领先世界 [10] 绿色转型与智能制造 - 厂区光伏年发电4500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3.54万吨/年 [13] - 目标2030年外购绿电比例达40%,厂内光伏装机超100兆瓦 [13] - 低碳汽车板生产废钢添加比例超40%,大幅降低碳排放 [14] - 研发"5G+铁钢界面"智慧平台,铁水运输效率提升10%,年直接经济效益超4000万元 [14] - 全流程减碳50%以上的绿色产品成为市场热门产品 [15] 行业地位与战略方向 - 公司产品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如乌东德水电站,累计输送清洁电能超1800亿千瓦时 [6] - 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15] - 企业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活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