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医疗保险

搜索文档
阳光人寿倾心一线办实事,扎根基层惠民生
齐鲁晚报· 2025-09-16 06:01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保险保障、教育支持、产业振兴等多维度举措服务国家战略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1][5] 保险保障举措 - 在内蒙古察右后旗贲红镇为6200余位居民提供人均10万元疾病补充医疗保障 累计完成165笔理赔 赔付金额198.12万元 [2] - 在云南楚雄州两村为357户1391人捐赠人均10万元住院补充医疗保险 累计赔付308人次 金额46.64万元 [2] - 向云南玉溪市峨山县甸中镇1611人捐赠人均10万元住院补充保险 已赔付60人次 金额27.62万元 [2] - 向云南砚山县干河村107户416人提供人均10万元补充医疗保险 累计赔付62人次 金额4.5万元 [2] 教育帮扶举措 - 通过"阳光之星爱心计划"在全国援建48所阳光之星博爱小学 惠及数万乡村学子 [3] - 项目由营销员荣誉组织会员月捐 公司提供配捐资金 持续改善欠发达地区学校设施和教学条件 [3] 产业振兴举措 - 在内蒙古贲红镇开展雪菊产业帮扶 累计采购产品价值119.15万元 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完整产业链 [4] - 在云南禹功村通过技术培训提升蜂蜜产业水平 定向采购农产品实现消费帮扶6.2万元 惠及227户1025人 [4] 基础设施与民生建设 - 在内蒙古贲红镇石门口村投入96.79万元用于党建堡垒、活动中心和养老院修缮 [5] - 在云南五拃甸村投资32万元建成光伏提水项目 解决村民饮水和农田灌溉问题 [5] - 通过最美庭院评选活动每年投入2万元奖励资金 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5]
医保竟有“二次报销”?多数人都不知道,白白“损失”一笔钱
搜狐财经· 2025-08-29 01:13
医保二次报销政策现状 - 二次报销作为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 但参保人知晓率低 实际申请率仅为27.3% [3] - 2025年国家医保局目标是将符合条件的二次报销申请率提高至50%以上 [11] 大病保险机制 - 城镇居民年度自付医疗费用超过当地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50%的部分可获得50-70%分段报销 且不设封顶线 [4] - 以北京为例 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5326元 自付医疗费超过42663元即可启动二次报销 [4] 医疗救助体系 - 2024年全国医疗救助资金支出达873亿元 惠及困难群众3967万人次 [4] - 低保户和特困人员可额外获得住院费用15-25%报销 非低保户家庭最高可获1-3万元临时医疗救助 [4] 补充医疗保险发展 - 27个省份已建立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补充保险 平均报销比例从基本医保的50%提高到70% [4] - 上海地区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年度自付医疗费超过2万元部分可申请60%额外报销 [4] 职工医保账户利用 - 全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累计结余超过1.2万亿元 但使用率不足60% [5] - 个人账户结余可用于家庭成员医疗费用支付 形成变相二次报销机制 [5] 企业补充医疗保险 - 国内500强企业中92%设有补充医疗保险 平均提供10-15万元额外保障 [5] - 但员工知晓并使用此福利的比例仅为43% [5] 政策宣传与认知 - 2024年抽样显示仅36%参保人对二次报销政策有基本了解 仅22%知晓具体申请流程 [6] - 报销程序复杂需提供完整住院资料 基本医保报销凭证等多重材料 [6] 一站式结算改革 - 截至2025年6月全国已有219个城市实现医保一站式结算 [7] - 系统自动计算并结算各类医保待遇 大幅简化报销程序 [7] 特殊群体保障 - 25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和在校学生二次报销比例普遍高于成人10-15个百分点 [9] - 65岁以上老人在27个省份可享受更高封顶线的老年人医疗补助 [9] 异地就医优化 - 2025年新规定简化异地就医二次报销流程 参保人可在就医地直接申请 [9] 商保与医保协同 - 商业医疗保险与医保二次报销可叠加使用 进一步减轻医疗负担 [9] 医保基金使用 - 2024年全国医保基金总规模达3.2万亿元 其中6.3%用于二次报销 [11] - 医保智能监管系统提高了基金使用效率 [11]
中华保险:发挥金融保险力量,助力辽宁全面振兴
新华网· 2025-08-12 06:14
核心观点 - 中华保险在辽宁全面振兴战略中发挥关键作用 通过多样化保险服务和创新模式支持地方经济、农业和民生发展 累计提供超数千亿元风险保障并投入大量资金推动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 [1][2][8][13] 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为沈阳地铁、宝马集团、鞍钢集团等数千家企业及重大项目提供综合保险服务 累计风险保障达4000亿元 [2] - 开办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 累计提供近5亿元风险保障 [2] - 为200余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定制化风险保障方案 [2] 绿色低碳与生态建设 -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推广至电力、油田等行业 累计提供2188万元风险保障 [3] - 投入300万元参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固定资产建设 创新保险与无害化处理联动模式 [3] - 开展商业性林业碳汇量遥感指数保险 为11.72万亩公益林提供280万元风险保障 [3][6] 安全与民生保障 - 食品安全责任险覆盖200余家食品企业 累计提供近6亿元风险保障 [7] - 电梯责任险承保份额占辽宁省行业协会项目40% 累计风险保障超1500亿元 [7] - 投入665万元防灾防损费用 用于抗旱井维修、河道疏浚及疫苗采购等工作 [7] 农业保险与乡村振兴 - 创新推出生猪价格保险、黑土地保护耕作保险等行业首创产品 建立"保险保障+科技防灾"一体化模式 [8][11] - "保险+期货"模式储备10个产品 累计为农产品提供价格类风险保障超20亿元 参与40余个交易所项目 [9] - 通过活体抵押及林权抵押模式为农户提供近7亿元贷款额度 [12] 健康与社会治理 - 在辽宁省八地市承办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业务 累计服务970.68万人 提供近700亿元风险保障 [13] - 为3.5万户重点人群提供95亿元防贫风险保障 并向305名孤寡老人捐赠3355万元风险保障 [13] - 2022年起累计支付辽宁省内赔款超24亿元 履行大灾赔付责任 [13][15] 特殊群体与新兴领域 - 开办农民工工资支付履约保证保险 累计提供近1亿元风险保障 [14] - 推出非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 累计为非机动车车主提供超75亿元风险保障 [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