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蓝碳碳汇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滨海论坛聚焦蓝碳治理,多场景实践引领"蓝色希望"
扬子晚报网· 2025-09-25 05:42
9月24日,2025全球滨海论坛"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协作与滨海实践"特色活动在盐城迎宾馆举行。作为地 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蓝碳",其相当于陆地碳库20倍、大气碳库50倍的巨大碳汇潜力,成为全球与 会者聚焦的核心议题,现场同步发布的中国首次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评估成果,更让"蓝色碳汇"从 科学概念走向实践落地。 何为"蓝碳"?相较于陆地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的"绿碳","蓝碳"特指利用海洋活动及海 洋生物吸收、固定并储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过程。其中,红树林、海草床和滨海盐沼构成了全球公认 的"三大滨海蓝碳生态系统",也是此次中国开展全国性碳储量调查的核心对象。 他特别强调,生态修复是提升蓝碳效应的关键路径:"受损红树林再造林的蓝碳效应显著高于滩涂造 林,滩涂本身具备高抗沉淀、高抗排产速率的特性。因此,'退塘还林'、修复受损红树林、保护滩涂生 态,应成为蓝碳保护的重要举措。" 活动中,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司长王磊、华阳海洋研究中心 理事长吴士存、河海大学校长等嘉宾也围绕蓝碳治理展开深入探讨。河海大学校长提出,海岸带保护需 针对沙质海岸、淤泥质海岸、牡蛎礁等不同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