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茂八鲜
icon
搜索文档
评论|茂名博贺开渔嘉年华,重构海洋经济文化坐标
南方农村报· 2025-08-22 00:35
活动概况 - 2025年南海(茂名博贺)开渔嘉年华以文化为内核、体验为主线、传播为引擎,系统性构建"海洋经济+文旅融合+媒体赋能"三维框架 [2][3][4] - 活动通过设计全天候多场景参与动线(祭海巡游、开渔市集、渔获拍卖、沙滩派对等),将地方性仪式转化为可持续、可沉浸的文化消费场域 [12][13] - 传统节庆实现从民俗仪式到体验经济的范式转型,游客从观看者转变为渔港生活的亲历者和共创者 [10][11][13] 产业融合与IP构建 - 系统构建"渔文旅"融合IP生态,衍生浪漫海岸沙滩派对、西葛驿站啤酒音乐节、西葛夜市夜经济等全新农文旅融合业态 [17][18][19] - 节庆成为经济抓手和城乡发展接口,体现"以文塑旅、以旅兴产"的现代区域发展思维 [19][20] - 通过"茂八鲜"产品品牌发布、博贺渔港招商引资推介、滨海新区精品旅游路线发布等活动,延伸渔业产业价值 [23][24] 可持续发展实践 - 开渔前夕举办"有喜事 来种树"活动,在产业布局中嵌入可持续发展理念 [25][31] - 推动博贺港从传统渔港向"港产城乡融合示范区"升级,倡导开发与保护、生产与生态兼顾的发展路径 [27][28] - 海洋经济价值观从"捕捞"转向"共生",标志沿海地区发展理念向系统协同、互利共生转变 [27][29] 媒体赋能与传播创新 - 媒体通过前期内容设计、游玩攻略、打卡攻略,活动期11场沉浸式体验直播,后期长尾宣传形成完整传播生态 [32][33][36] - 构建"内容种草-场景体验-长效消费"闭环,将三天热度转化为长期流量,重塑传统节庆营销范式 [33][34][38] - 传播成为节庆内容组成部分,有效将短期事件转化为持续性地域品牌资产 [37][38] 文化现代化转型 - 开渔活动通过年轻表达欲和互动体验(如孩童宣言、游客手机分享),实现传统文化从"被保护遗产"向"活态发展"跨越 [7][8][9][14] - 传统文化现代化是以文化自信为根基、产业思维为框架、传播重构为放大器的系统性创新工程 [39][40] - 成功关键在于构建可延续的内容模式、消费场景与品牌认同,而非短暂热闹 [40][41]
“媒体+”助力茂名博贺开渔领“鲜”
南方农村报· 2025-08-18 03:04
媒体传播策略 - 通过无人机航拍记录第一艘渔船离岸 通过短视频平台传播开渔叫卖声 形成全国性传播效应 [10][11] - 各大媒体全程直播"云赶海"活动 网友通过直播间沉浸式参与祭海大典等非遗文化体验 [9][18][21] - 南方农村报团队完成11场"三天两晚开渔游"直播 媒体矩阵实现开渔仪式 渔市交易 文化活动的多维度覆盖 [77] 文化旅游融合 - 开渔嘉年华推出"三天两晚开渔游" 通过旅游手册和游玩路线预热 带动酒店订单爆满和景点客流激增 [47][48] - 西葛夜市成为网红美食街 村民通过疍家特色烧烤摊实现月收入8000多元 体现文旅对居民收入的提升作用 [56][57] - 2025年上半年滨海旅游发展带接待游客超80万人次 周边营收超2000万元 旅游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65][66] 渔业转型升级 - 95公斤蓝鳍金枪鱼以26.8万元成交 媒体传播推动海产品线上销售和"代购"空运模式 [40][49] - 西葛驿站通过直播间向数十万观众介绍"茂八鲜"特产 实现传统渔业向品牌化数字化转型 [42][43][46] - 构建智能化养殖工船 深水网箱和冷链物流体系 现代化海洋牧场夯实粤海粮仓根基 [62][63][64] 区域发展规划 - 茂名滨海新区依托97.67公里国际A级海岸线 以广东滨海旅游公路为轴线串联西葛驿站 博贺渔港等地标 [60][61] - 从渔港向渔港经济区跨越 建设"千年渔港 黄金海岸"特色生态渔港小镇 成为海洋强省镇域实践典范 [12][67][74] - 海洋文化基因通过新老对话传承 孩童宣言和祭海仪式通过全国媒体传播 强化文化根脉守护 [24][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