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型屋

搜索文档
打造海南自贸港多彩民俗文化名片
海南日报· 2025-09-24 01:11
民俗起源于人类群体的社会生活,在不同的民族、时代和特定地域中不断产生、传承发展。海南民 俗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具有群众基础广泛坚实等特征。加强民俗文化建设,是密切联 系群众,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 陈勇 2024年1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保护好运用好传承好 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资源,增强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 活,持续推进移风易俗。" 民俗文化具有区域文化标志性意义。海南民俗文化扎根于海南,成长于海南,具有鲜明的海南特 色,是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文化抓手,多措并举保护好运用好传承好海南 民俗文化,具有多重时代价值。 海南民俗文化内涵丰富 任何一种民俗文化的形成、发展都根植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海南民俗文化以海南岛为地理区域基 础,融合了中原地区优秀传统文化,以悠久的历史文化为主线,在独特的海岛环境、自然气候及历史变 迁、时代要求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传承、发展、传播,延绵不绝。 海南民俗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约三千年前,黎族先民以采集、渔猎为生,创造了船型屋 ...
山脚下,停着好多“船”(走进传统村落)
人民日报· 2025-09-05 22:22
船型屋文化遗产保护 - 白查村船型屋作为黎族传统居所被列入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4] - 船型屋采用格木麻竹骨架 红泥草根混合泥浆筑墙 茅草葵叶覆顶 需每8年大规模修缮[3][4] - 东方市通过文物普查登记实现每两年定期修缮 最大限度保留原始风貌[4] 非遗技艺传承发展 - 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传承人从5人扩至20余人 周边乡镇掌握技艺青年超200人[5] - 每年举办10余期培训班 每期3-5天 编写《船型屋营造技艺保护与传承》学习资料[5] - 搭建单间船型屋需约180片茅草 每人每日最多编织10片茅草顶[5] 旅游产业开发建设 - 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通车带动游客增长 建设白查驿站博物馆研学基地[7] - 引入黎锦藤编等手工艺品 开发民宿资源 举办山栏节三月三等传统节庆活动[7] - 2022年海南热带雨林和黎族传统聚落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单 2025年6月出台保护管理规划[7] 社会关注与影响力 - 白查村成为世界遗产申报提名地 与五指山初保村昌江洪水村纳入科学分区保护[7] - 吸引剧组取景拍摄 高校师生调研考察 游客专程自驾参观船型屋建筑群[6][7]
游客在海南非遗魅力中感受“心静自然凉”
海南日报· 2025-07-12 23:42
海南非遗旅游发展现状 - 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通过织黎锦、鼻箫演奏、黎族婚礼等非遗活动吸引全国游客 打造"活态"民族文化博物馆 [3] - 景区内80多岁黎族阿婆符金花是少数能织出人物、景观图案的黎锦手艺人 其技艺获得游客高度赞赏 [3] - 黎族打柴舞等互动体验项目让游客特别是儿童能亲手触摸、参与 加深对文化的理解 [3] 非遗传承与创新模式 - 游客主动与非遗艺人合影 对鼻箫、牛铃等竹木器乐表现出浓厚兴趣 形成非遗传承新途径 [4] - 保亭县推出6条研学路线 包含槟榔谷的黎锦、藤编、制陶等多项非遗技艺体验 结合苗家药浴等特色项目 [5] - 陵水疍家博物馆运用多媒体技术和互动体验 生动展示疍民历史与渔歌文化 [6] 特色文旅项目分布 - 东方市白查村完整保存黎族船型屋建筑 成为研究黎族传统文化和建筑艺术的重要基地 吸引学者与游客 [6] - 各地非遗项目形成"文化珍珠"集群 包括槟榔谷黎锦、船型屋漫步、疍家渔歌等差异化体验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