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艺术作品

搜索文档
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添彩人民美好生活——“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成就斐然
新华社· 2025-09-29 15:02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9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 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介绍,"十四五"以来,文化和旅游系统在党中央坚强领导 下,统筹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高效完成"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力促进了经济 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出了积极贡献。 文艺精品创作繁荣活跃 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音乐舞蹈史诗剧《正义必胜》等重大演出精彩呈现,广大文艺工作者"深 入生活、扎根人民"蔚然成风,《只此青绿》《瞿秋白》《在远方》等精品力作"叫好又叫座"……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说,"十四五"时期,我国文艺创作生态不断优化,优秀文艺作品的供给持续 丰富,精品佳作不断涌现,给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旅游产品供给也更加丰富。"十四五"时期,全国新推出58家5A级旅游景区,新增A级景区约2600家,总 数已经达到1.65万家,县域覆盖率提升至97%,旅游景区在产品业态、服务品质等方面正在加快焕新升 级。 非遗也更加见人见物见生活、可知可感可体验。 数据显示,各地建设非遗工坊1.29万家,带动相关产业120万余人就业增 ...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闭幕 “科技+文化”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势
中国新闻网· 2025-05-26 16:12
展会规模与参与情况 - 现场展出文化产品超12万件 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展示交易 [1] - 共有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参展 其中3300家线下参展 2980家线上参展 较上届增加41家 [1] - 吸引海内外头部品牌企业超300家 [1] 科技与文化融合趋势 - 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 展示AI弹奏钢琴、人机棋艺对决、机器人挥毫泼墨、数字算法刺绣等应用 [1] - "科技+文化"成为文化产业新发展趋势 [1] 国际化程度提升 - 65个参展国家和地区中超50个来自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1] -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数量、全球合作机构参展数量、参展产品品类数量均创历史之最 [1] 重点展区升级与创新 - "文创中国"展区面积从上届1300余平方米扩大至3000平方米 [1] - 吸引100余家机构、企业和知名IP携重量级文创产品参展 [1] - 首次打造"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深圳)演艺出海推介舞台" 组织10余个舞台艺术类型50余个精品演艺项目展演 [2] 多元化领域覆盖 - 特色专题展区全面覆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游戏电竞、潮玩文化等多元领域 [2] - 全方位推动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消费潜力释放 [2]
广西组团参加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全方位展示文化科技最新发展成果
广西日报· 2025-05-22 02:27
展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于5月22日至26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1] - 广西展馆以"文链东盟 智启未来——AI时代的广西文化产业"为主题 参展面积600平方米 [1] - 展馆设置文化科技 文化艺术视听产业 旅游康养 非遗文创四大主题展区 [1] 文化科技展区 - 以"文化传承·科技赋能"为主题 展示人工智能产品 [1] - 通过数字技术重构文旅体验场景 推动"科技+文化+生态"立体化融合 [1] - 采用智能硬件 虚实交互等创新形式展示文化科技最新成果 [1] 文化艺术视听产业展区 - 围绕"文化根脉·视听无界"主题 展示文学 视听 舞台艺术 动漫产业作品 [1] - 以文化IP为原点 通过跨媒介叙事技术活化经典内容 [1] - 构建"创作—传播—体验"全链条生态 推动文化符号立体化输出 [1] 旅游康养展区 - 以"山水无界·场景新生·智康旅居"为主题 [2] - 通过视频 图文展板展示"四季可游 全龄可享 虚实共生"的旅居生态体系 [2] - 展示智慧文旅 精品旅游线路 特色民宿等内容 [2] 非遗文创展区 - 结合"古韵新生·技艺无界·生活美学"主题 展示文创 美食 珠宝等特色产品 [2] - 通过场景化叙事 跨领域融合 年轻化表达构建非遗生态体系 [2] - 推动非遗从静态保护转向动态共生 [2] 宣传推广 - 邀请网络大V担任"好物推荐官"进行探馆视频发布和直播 [2] - 安排文艺表演展示广西特色民族文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