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纤维代餐粉

搜索文档
瓜王争霸!广东种业驱动冬瓜产业迈向标准化、品牌化
南方农村报· 2025-09-17 10:00
行业规模与产值 - 全国冬瓜播种面积达650万亩 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近700亿元 [4] - 产业从业人数和加工产品数量持续增加 产业影响力不断提升 [5] 产业发展方向 - 产业版图从田间延伸到预制菜生产线 向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 [3] - 需打破育种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环节壁垒 开发高附加值产品 [7][8] - 从传统大众蔬菜转变为满足吃得好吃得健康等多样化需求的明星蔬菜 [9][10][11][12][13][14] 技术推广与科企合作 - 广东种业博览会展示推广十万余个优新品种和百余项先进适用技术 [16] - 遴选抗性强冬瓜品种 推广应用减量施肥及三护栽培等绿色高效技术 [17] - 省级农业科研院所与种业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涵盖选育技术秘密使用新品种技术转让和品种成果转化 [19][20] 品种创新与评选 - 第五届全国冬瓜大会征集205个品种 包括108个大冬瓜和97个小冬瓜节瓜品种 [22][23] - 通过盲评方式评选出十大冬瓜展示优秀品种和五大节瓜小冬瓜展示优秀品种 [23] - 铁优388杂交黑皮冬瓜和图量363获金奖 黑宝2号获银奖 黑将888等获铜奖 [28] 消费需求变化 - 鲜销冬瓜品种需更加多样化优质化 加工品种要求更高纤维含量和更强抗病性耐弱光性 [29][30] 产业平台建设 - 发布全国首张冬瓜产业地图 整合产业资源推动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31][32] - 为全国冬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平台支撑和科技赋能 [32]
清远西牛麻竹笋:百亿产业的进阶之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09:25
行业概况 - 清远西牛麻竹笋全产业链已成型,涵盖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等环节 [1] - 2023年上半年种植面积达100.53万亩,总产量43.32万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32.45亿元,同比增长29.8% [1] - 2022年产值41亿元,2023年突破百亿达109.65亿元,成为清远首批百亿农业产业 [1] 种植环节 - 2021-2024年种植面积从62万亩增至99.25万亩,增长60.1%,竹林面积居全省前列 [2] - 建成59个竹苗基地,年供应种苗300万株 [2] - 亩产从1000多斤跃升至3000多斤,增幅200% [2] - 成立麻竹笋研究中心,联合广东省农科院、华南理工大学等科研机构开展技术攻关 [2] 加工环节 - 2022-2024年加工企业从8家增至34家,精深加工产值从8亿元增至25.76亿元,增长222% [3] - 即食笋产值从4.6亿元增至10.79亿元,增长134.6% [3] -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年鲜笋加工能力25万吨,预计年产值突破20亿元 [3] 产品创新 - 开发即食笋、调味笋、预制菜等食品 [4] - 推出膳食纤维代餐粉、竹叶茶等功能性产品 [4] - 发展"以竹代塑""以竹代饲"等循环经济业态 [4] - 某企业创新"麻竹笋+"模式,2023年销量超1400万包,年产值3000万元 [4] 市场拓展 - 2024年首次出口东南亚市场,首批发货40吨,计划每季度发货500吨 [5] - 日本市场超五成竹笋来自清远,笋干产品占比95%以上 [5] - 国内线上线下融合营销,产品外销占比92% [5] 品牌建设 - "西牛麻竹笋"入选"粤字号"区域公用品牌百强 [6] - 打造33个市场知名品牌,形成区域公用品牌与企业品牌互促格局 [6] - 发布"媒体+"行动方案,推动品牌塑造与产业升级 [6]
产值近700亿元!全国冬节瓜产业聚力升级
南方农村报· 2025-06-21 12:31
全国冬瓜产业大会核心内容 - 第五届全国冬瓜产业大会于6月20日至21日在广东广州举行,聚焦全产业链升级,推动冬瓜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迈进 [5][6][17] - 大会由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等机构联合主办,汇聚全国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种植大户 [9][10][11] 产业规模与增长 - 全国冬瓜播种面积从2020年550万亩增至650万亩,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从550亿元跃升至近700亿元 [18][19][15] - 冬瓜作为全国第二大瓜类蔬菜,产业影响力持续提升,从业人数和加工产品数量显著增加 [16][20][21] 技术创新与标准制定 - 大会展示10万余个优新品种和百余项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抗性强冬瓜品种及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31][32] - 发布全国首张冬瓜产业地图,涵盖年种植面积18万亩以上主产区,并推出生产技术及高品质质量标准 [41][42][43] 产业链协同与科企合作 - 广东省农科院专家提出需打破育种、生产、加工等环节壁垒,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推动冬瓜从"大众蔬菜"向"明星蔬菜"转型 [22][23][28] - 多家科研机构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涉及冬瓜选育技术秘密使用、新品种技术转让及品种成果转化 [46][47][48] 品种展示与评选 - 大会征集全国205个冬节瓜品种(大冬瓜108个、小冬瓜和节瓜97个),通过"盲评"选出十大优秀冬瓜品种及五大优秀节瓜/小冬瓜品种 [56][57][60] - 冬瓜王擂台赛评选出3个大冬瓜和3个节瓜品种分获金银铜奖 [61][76] 产业多元化发展 - 现场展示冬瓜茶、脱水冬瓜干、膳食纤维代餐粉等加工品,凸显产业多元价值 [39][40] - 专家指出鲜销品种需多样化、优质化,加工品种需更高纤维含量及抗病性 [62][63] 大会背景与目标 - 全国冬瓜产业大会是首个聚焦冬瓜细分领域的专业会议,旨在整合资源、推动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64][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