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搜索文档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诊疗水平再上新台阶——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不断提质增效
新华社· 2025-08-13 04:56
记者了解到,目前13家县医院门急诊量达到68.24万人次,危重症抢救成功率高达94%,部分县医院已 能独立开展开颅、髋关节置换等高难度手术,诊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林芝市波密县松宗镇纳玉村村民阿旺曲珍,长期受膝关节病的困扰,生活不便。今年3月,在广州市第 一人民医院骨科专家团队的帮助下,波密县人民医院为包括阿旺曲珍在内的20名患者进行"膝关节置 换"手术。 "能在家门口做置换手术,省了不少时间和费用,感觉很幸运。"她说。 拉萨市人民医院院长、北京市第十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领队张宁说,建设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 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五大中心",是医疗援藏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 记者了解到,目前"1+7"医院创成"五个中心"36个,其中国家级19个、自治区级8个、地市级9个。 距离两年援藏之期只剩一周,来自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的徐海峰教授仍在忙着开展手术。援藏期间, 他带领团队多次开展各种高难度手术,包括高原首例腹腔镜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术、首例腹腔镜胰十二指 肠切除术等。 徐海峰的经历,是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不断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了解 到,从2024年8月至今,384名 ...
诊疗水平再上新台阶——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不断提质增效
新华网· 2025-08-13 00:17
新华社记者李键 新华社拉萨8月12日电 题:诊疗水平再上新台阶——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不断提质增效 距离两年援藏之期只剩一周,来自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的徐海峰教授仍在忙着开展手术。援藏期间,他带领团队多次开展各种高难度手术,包 括高原首例腹腔镜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术、首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医院援藏外科医生张聪林(左二)和安溪县医院援藏外科医生郑毓能(左一)在和西藏昌都市洛隆县医院医生巴桑扎西(右 二)和格桑多布杰(右一)商讨患者病情。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 摄 徐海峰的经历,是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不断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了解到,从2024年8月至今,384名"组团式"援 藏医疗人才及柔性支援团队,已帮带286个本地医疗团队、培养658名本地医务人员;推广和开展新业务新技术473项,"打包移植"先进经验242 个,实现了400多种大病不出自治区、2000多种中病不出地市、常见的小病不出县区就能得到有效救治,诊疗水平再上新台阶。 2023年7月,作为北京协和医院第九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徐海峰到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担任副院长、普通外科主任。一年期援藏结束后, ...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提质增效 诊疗水平再上新台阶
新华网· 2025-08-12 19:22
新华社拉萨8月12日电 题:诊疗水平再上新台阶——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不断提质增效 新华社记者李键 距离两年援藏之期只剩一周,来自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的徐海峰教授仍在忙着开展手术。援藏期间,他带领团队多次开展各种高难度手术,包 括高原首例腹腔镜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术、首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医院援藏外科医生张聪林(左二)和安溪县医院援藏外科医生郑毓能(左一)在和西藏昌都市洛隆县医院医生巴桑扎西(右 二)和格桑多布杰(右一)商讨患者病情。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徐海峰的经历,是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不断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了解到,从2024年8月至今,384名"组团式"援 藏医疗人才及柔性支援团队,已帮带286个本地医疗团队、培养658名本地医务人员;推广和开展新业务新技术473项,"打包移植"先进经验242 个,实现了400多种大病不出自治区、2000多种中病不出地市、常见的小病不出县区就能得到有效救治,诊疗水平再上新台阶。 2023年7月,作为北京协和医院第九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徐海峰到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担任副院长、普通外科主任。一年期援藏结束后, ...
多学科转化治疗+微创手术“双剑合璧” 为晚期肿瘤患者带来长期生存希望
每日商报· 2025-06-20 22:26
肿瘤诊疗革新方向 - 多学科转化联合微创技术使晚期肿瘤患者从"不可治"转化为"可根治",实现生存时间与生活质量双重突破 [2] - 转化治疗作为桥梁,结合多学科协作与微创技术双轮驱动,成为当前肿瘤诊疗的革新方向 [2] 转化化疗的临床效果 - 56岁胰头癌晚期患者通过6个周期转化化疗后,颈部淋巴结完全消失,胰头病灶明显缩小,从"不可切除"转为"可手术",术后5年无瘤生存 [3] - 转化化疗通过术前缩小原发肿瘤、消灭远处转移,显著提高晚期胰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 [4] - 67岁胆囊癌转移患者采用化疗联合PD-1抑制剂的转化治疗方案,4个周期后肝脏转移灶缩小超60%,术后2年未复发 [5] 微创技术的应用与优势 -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时间从8小时缩短至4.5小时,患者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10天出院 [3] - 机器人辅助微创胆囊癌根治术为晚期肿瘤患者争取根治性手术机会,同时最大程度保留器官功能 [5] - 科室年均开展复杂微创手术超300例,住院时间较传统术式缩短近5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国际领先 [6] 多学科协作与个性化治疗 - 肝胆胰外科每周固定开展多学科会诊(MDT),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6] - 技术创新从腹腔镜到机器人手术,从多孔到经脐单孔微创,围绕"减少创伤、提升疗效"展开 [6] 转化治疗的综合价值 - 转化治疗使20%以上原本无法手术的肝胆胰肿瘤患者获得根治可能 [5] - "转化治疗+微创手术+辅助治疗"的"三明治"疗法为肿瘤晚期患者带来手术根治机会和远期生存获益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