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

搜索文档
王信:以统一全面标准促进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绿色金融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13:30
绿色金融政策与标准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统一各类金融产品界定标准并覆盖绿色消费与贸易等新增领域实现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覆盖 [2] - 新版目录剔除煤炭清洁利用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相关内容并对具有碳减排效益的低碳经济活动进行标注为绿色贷款绿色债券及碳中和金融产品提供依据 [2] - 未来将加快转型金融标准制定与应用推动钢铁煤电建材农业等高碳行业低碳转型并研制《生物多样性金融目录》提升金融对生态保护支持力度 [2] 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与创新 - 中央财经大学论坛提出RCEP需纳入绿色贸易内容通过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激励绿色低碳产品服务生产出口 [3] - 绿色贸易政策可加速成员国减碳并提升各国GDP相关课题组将持续推进模型估算和非关税壁垒研究 [3] - 论坛发布绿色中标贷及航运业转型融资大湾区自然风险评估绿色保险和气候压力测试等研究成果 [3] 企业ESG与可持续发展 - 中诚信绿金发布《企业可持续发展/ESG工作实用手册》系统梳理ESG战略制定信息披露绩效评价及投融资对接操作指南 [5] - 手册涵盖ESG起源与发展政策与准则评级与投资报告编制报告指标信息披露与管理六大板块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 [5] - 手册为企业提供全景学习地图和管理路径助力完成信息披露并实现管理提升服务于企业内部从业者和金融投资者等多类受众 [5] 碳市场交易数据 - 上周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最高价62.09元/吨最低价59.12元/吨收盘价较前一周下跌3.85% [6] - 上周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2,117,238吨成交额120,955,258.76元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3,402,454吨成交额217,814,255.62元 [7] - 上周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5,519,692吨总成交额338,769,514.38元 [7] - 2025年1月1日至9月1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84,626,287吨成交额6,006,990,489.78元 [7] - 截至2025年9月1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714,894,951吨累计成交额49,039,717,593.29元 [7] 保险业绿色金融实践 - 平安产险发布《保险助力绿色交通发展蓝皮书》分析新能源汽车智慧交通绿色出行等领域发展机遇和风险点 [8] - 保险可通过财产险责任险等传统保障服务降低绿色交通项目运营风险并通过资金运用端引导保险资金流向绿色交通产业链 [8] - 平安产险将推动建立多层次绿色交通保险体系围绕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公共交通低碳转型等场景研发新型保险产品 [8] 生物多样性金融支持 - 农业银行云浮分行发放广东省首笔生物多样性保护支持贷款用于森林保护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修复相关项目 [9] - 贷款通过定制化金融产品设计将贷款利率优惠与项目生态绩效挂钩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并解决生态保护类项目融资渠道单一和抵押物不足问题 [9] 绿色金融数字化平台 - 山东省上线美丽山东建设金融项目库管理平台推动绿色项目与金融资源精准对接集项目申报审核入库和融资对接于一体 [10] - 平台通过设立绿色项目标准和对接银行绿色信贷产品提升项目融资透明度和匹配度首批入库项目涵盖新能源绿色建筑污染治理等领域 [10] 创新绿色金融产品 - 兴业银行厦门分行落地福建省首笔融资租赁ESG挂钩贷款以企业ESG表现为核心挂钩指标动态调整融资租赁条款引导企业提升ESG管理水平 [11] - 该模式形成ESG价值发现与银租生态共建良性循环帮助金融机构建立风险可控和收益与社会价值并重的融资机制 [11]
《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出炉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7
目录修订背景与目标 - 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总局 中国证监会联合修订形成《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 以《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和《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为基础 [2] - 目录修订旨在满足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持续发力 重点行业绿色低碳技术进步和规范标准更新的需求 构建符合国际趋势且贴合国情的绿色金融支持项目体系 [2] - 解决长期存在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与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执行不同识别标准的难题 降低金融机构及监管部门业务管理成本 [3] 目录适用范围与结构优化 - 目录适用于除绿色股票外的各类绿色金融产品 统一原有绿色债券支持标准 中国人民银行绿色贷款统计口径和金融监管总局绿色贷款统计口径 [4] - 在结构上增加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要素 提升目录实用性和绿色项目识别效率 并对具有碳减排效益的低碳经济活动进行标注 [4] - 保持与国际接轨 同时兼顾目录使用者使用习惯 [3] 新增领域与扩展内容 - 新增绿色贸易和绿色消费两大领域 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中推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的要求 [5] - 绿色贸易扩展基于我国绿色贸易进出口规模扩大 绿色技术产品国际需求上升和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抬升的背景 [5] - 基础设施绿色升级领域覆盖内容进一步丰富 新增绿色交通 绿色物流和信息基础设施 其中绿色交通细化包含绿色公路建设 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改造 环境友好型铁路建设运营 铁路绿色化改造 绿色民航 绿色港口和航道 [6] - 绿色物流从《绿债目录》的物流绿色仓储子类扩充至四个子类 信息基础设施新增二级分类 [6] 支持高碳行业转型 - 目录不仅支持可再生能源 节能环保 清洁生产 绿色交通 绿色建筑等传统绿色行业 更为钢铁 石化 化工 有色金属 建材等高碳行业提供转型路径 [8] - 高碳行业可通过清洁生产改造 工艺流程优化 污染治理技术升级获得绿色金融支持 与中国人民银行2024年在试点地区推出的四大领域转型金融标准理念一致 [8] - 将绿色和转型经济活动分开处理 保障识别和统计层面归类清晰 突出不同政策聚焦重点 [8] 目录实施与影响 - 目录通过统一标准可有效加强绿色金融市场流动性 提升绿色金融资产管理效率 降低识别成本 [4] - 系统性细化项目分类 评价方法和操作指引 突出碳减排和低碳赋能双重标准 提升市场可识别性 推动绿色金融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 [8] - 未来需通过深度解读 广泛培训 政策协同 创新产品 国际交流等方式开展目录推广 确保用好用活用实目录 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绿色产业领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