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米糠油
icon
搜索文档
大米产业:破局"稻强米弱"困境 强化区域品牌建设
长三角稻米产业发展现状 - 长三角地区特别是江苏的大米品质实现跨越式提升,已迈入"吃好米"时代,1400万亩水稻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升级 [1] - "宁香粳9号""南粳46"为代表的优质软米成为市场新宠,中粮集团、益海嘉里等企业年采购量超万吨,消费者回购率持续走高 [1] - "水韵苏米"等粳米品牌辐射西南、华南等地,打破传统籼稻市场格局 [1] 产业链升级与挑战 - 中粮集团、益海嘉里等企业尝试"品种专属化种植",发展订单农业,同时延伸产业链条,通过开发低糖米、富硒米等功能性大米提升附加值 [2] - 稻谷有托市价支撑而大米完全市场化竞争,存在品种外观稳定性不足、产业链协同弱、品牌同质化严重等问题 [2] - 推动稻米精深加工,发展米蛋白、米糠油等高附加值产品,强化区域品牌 [2] 育种创新与市场导向 - 江苏种业集团将整合资源,推动科研育种与米业需求深度融合 [3] - 大华种业提出"七围绕"育种策略,聚焦消费群体、栽培模式、抗性、高产稳产、节本、农民需求及"洁田稻"等痛点 [3] - 针对高收入人群培育极端优质食味品种,针对工薪阶层培育高档优质米,针对普通大众培育高产优质米,针对特殊人群培育功能性大米 [4] 技术协同与产业整合 - 推广"因种栽培",根据品种特点制定栽培技术,研发标准化生产技术降低高温、肥害风险 [2] - 水稻品种需适应集约化、机械化、轻简栽培和优质生产需求,强化品种稳定性攻关 [4] - 加强科技赋能与产业链整合,深化种业、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协同 [4]
2025年中国米糠油行业生产工艺流程、政策汇总、供需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7 01:51
概述 - 米糠油是以米糠为原料经浸提、精炼等工艺生产的植物油脂,行业内部分企业也称其为稻米油 [1] - 米糠油富含谷维素、天然维生素E、生育三烯酚、角鲨烯、植物甾醇等活性成分,具有较高营养价值 [1] - 按国家标准GB19112-2003分为四个等级,一级和二级米糠油颜色浅黄或深黄,清澈透明,无气味,口感良好 [3] - 米糠油生产需注意原料新鲜度,氧化变质的米糠会严重降低成品油品质 [3] 市场政策 - 2023-2025年国家密集出台政策支持稻谷深加工产业发展,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2024-2035年)》等 [5][7] - 政策明确鼓励粮油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应用,将米糠等列为重点支持对象 [7] - 多部门联合推进"合理膳食、健康生活"科普宣传,倡导科学用油、健康用油理念 [7] - 粮食安全政策持续强化,要求稳定17.5亿亩粮食播种面积,为米糠油原料供应提供保障 [7] 产业链 - 上游包括稻谷种植、加工及设备制造环节,米糠作为稻谷加工副产品是核心原料 [8] - 中游为米糠油生产加工,工艺水平直接影响产品品质和成本 [8] - 下游应用覆盖食品加工(烘焙、油炸)、家庭烹饪及工业领域(润滑油、生物柴油) [8] 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米糠油需求量达94.3万吨,市场规模59.7亿元,产品均价6330.9元/吨 [10] - 健康饮食趋势推动消费升级,年轻消费者更关注营养价值和口感体验 [10] - 产品保健功效(降胆固醇、抗氧化)成为主要卖点,驱动市场增长 [1][10] 竞争格局 - 行业集中度较低,主要企业包括益海嘉里、中粮、长寿花等13家代表性厂商 [13][15] - 江西省天玉油脂具备年精炼10万吨米糠油产能,拥有22项实用新型专利 [16] - 辽宁丰禾源建成300吨/日米糠预处理生产线和10吨/日食用油灌装线 [18] - 小品种油脂整体占比仍较低,但增速高于传统食用油品类 [13] 发展趋势 - 高端化趋势明显,有机/非转基因产品占比将提升 [23] - 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领域应用潜力巨大,企业加大活性成分研发投入 [23] - 国际市场拓展加速,部分企业产品已进入日本、北美市场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