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空冷器

搜索文档
龙江财讯丨哈空调半年报:业绩“换挡”,境外订单增长近5倍,国际市场奠定复苏基础
新浪财经· 2025-08-31 01:33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营收与利润出现下滑但新签订单创历史新高 尤其境外订单大幅增长 为未来业绩复苏提供支撑 [1][2][4]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5.49亿元 同比下降22.53% 主营业务收入5.47亿元 同比下降22.59% [1][2] - 利润总额-952.40万元 归母净利润-764.34万元 基本每股收益-0.0199元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92% [2] - 总资产27.08亿元 较上年度末减少4.1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27亿元 较上年度末下降0.88%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62.23万元 较上年同期-5204.13万元明显改善 [1][2] 业务结构 - 电站空冷产品收入下降65.55% 石化空冷产品收入下降9.61% [2] - 财务费用增长17.65% 主要因保函开立手续费及贴现手续费增加 [2] 订单情况 - 新签订单金额13.85亿元 同比增长213.31% 创历史同期新高 [1][4] - 电站空冷产品订货额1.76亿元 同比增长99.16% 石化空冷产品订货额3.01亿元 同比下降14.89% [4] - 境外订单金额9.08亿元 同比增长489.97% 占订单总额比重超过65% [1][4] 技术创新 - 六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 十七个内部科研项目通过立项评审 [5] - 购置管端热处理设备等专有设备 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5] 客户资源 - 与五大发电集团 国家电网 中石化 中石油 中海油及山东地炼等能源化工龙头企业保持长期稳定合作 [5] 发展前景 - 凭借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 在特定区域市场获得国内外客户认可 [4] - 在双碳目标推进背景下 依托技术积淀与市场拓展能力把握新发展机遇 [6]
哈空调涨2.29%,成交额3264.10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86.69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8-26 02:3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6日盘中股价上涨2.29%至6.26元/股,成交额3264.10万元,换手率1.38%,总市值24.0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86.69万元,大单买入占比17.81%(581.23万元),卖出占比9.02%(294.54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40.99%,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5.21%/10.02%/11.99% [1] - 年内6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4月1日)净买入4505.41万元,买入总额占比22.04%(9694.25万元)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9亿元,同比减少22.53%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764.31万元,同比下滑185.86%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石化空冷器73.07%、其他定制产品13.05%、电站空冷器12.25% [1] 股东结构与公司基本信息 - 股东户数2.83万户,较上期减少32.51% [2] - 人均流通股13526股,较上期增加48.17% [2] - 公司成立于1993年6月25日,1999年6月3日上市,主营高/中/低压空冷器设计制造销售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制冷空调设备,概念板块包括微盘股、小盘、黑龙江自贸区等 [2] 分红历史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58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766.68万元 [3]
哈尔滨空调披露半年报:营收同比减少22.53%,净利润由盈转亏
北京商报· 2025-08-20 03:47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5.49亿元 同比下降22.5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64.31万元 上年同期盈利890.20万元 [1] - 净利润同比由盈转亏 [1] 业务构成 - 主营石化空冷器、电站空冷器及核电站空气处理机组的设计、制造与销售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石化、电力、冶金等行业 [1] 业绩变动原因 - 销售收入减少 [1] - 其他收益减少 [1] - 期间费用增加 [1]
哈空调上半年净利润同比由盈转亏,营业收入同比减少22.53%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23:4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9亿元,同比下降22.53%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4.31万元,上年同期为890.2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51.1万元,亏损同比扩大 [1] - 主营业务收入5.47亿元,同比下降22.59%,其他业务收入228.59万元,同比下降1.61% [2] 主营业务分析 - 主营业务为高、中、低压空冷器的设计、制造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石化空冷器和电站空冷器 [1] - 电站空冷产品收入6724.45万元,同比下降65.55%,石化产品收入4.01亿元,同比下降9.61% [2] - 客户包括五大发电集团、国家管网集团、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大型企业 [1] 订单情况 - 2025年上半年订货合同金额13.85亿元,同比上升213.31% [2] - 电站空冷产品订货额1.76亿元,同比上升99.16%,石化空冷产品订货额3.01亿元,同比下降14.89% [2] - 境外订货额9.08亿元,同比上升489.97%,主要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和国际市场开拓 [2] 投资项目变动 - 控股子公司仪征永辉原计划投资新建年产120万台套新能源材料及配套项目(一期),后终止该投资计划 [3][4] - 终止原因包括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管理成本和提高运营效率,预计不会对现有业务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4] - 原计划项目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光伏、电力能源行业配套的铝型材产品 [3]
多重因素影响 哈空调叫停子公司新能源材料项目
证券日报网· 2025-07-23 06:43
项目终止公告 - 公司控股子公司仪征永辉终止新建年产120万台套新能源材料及配套项目(一期)投资计划 [1] - 终止原因包括设备进口成本大幅波动(受关税政策调整、运输及汇率波动影响)、市场竞争加剧、终端产品价格承压导致项目经济可行性无法保障 [1] - 项目原计划投资总额1.64亿元(自有资金0.48亿元+自筹资金1.16亿元) [1] - 项目原规划新建3条生产线,年产工业铝型材、建筑铝型材等120万台套 [1] 项目背景与影响 - 该项目2024年2月启动,旨在提升新能源材料市场拓展能力、促进技术提升和产能拓展 [2] - 终止决定基于优化资源配置及组织结构、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的考虑 [2] - 公司称终止不会对现有业务及经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 - 行业专家认为终止可能打乱公司"补链"节奏,错失产能与技术窗口期 [2]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中、低压空冷器设计制造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石化空冷器和电站空冷器 [2] - 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业收入约5.48亿元,同比下降23% [3] - 业绩亏损原因为市场宏观经济和行业竞争加剧导致销售收入下降 [3] 市场反应与专家观点 - 专家指出终止可能短期影响品牌形象和市场对公司战略执行能力的信心 [3] - 长期看及时止损可避免更大损失,维护财务稳健性 [3] - 终止后短期内技术提升与产能拓展受阻,但资金重新配置或可增强主业竞争力 [3]
哈尔滨空调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03:27
公司财务与分配 - 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355,536.14元,扣除法定盈余公积1,485,594.92元和半年度已派发现金红利3,833,406.72元后,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213,453,737.38元 [4][5]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0元(含税),共计派发3,833,406.72元,占净利润的52.12%,剩余未分配利润209,620,330.66元结转至2025年度 [5][75] - 2024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已实施完毕,按总股本38,334.0672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0元(含税),共计派发3,833,406.72元 [4] 公司业务与行业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中、低压空冷器的设计、制造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石化空冷器和电站空冷器,同时涉及核电站空气处理机组及其他工业空调产品 [7] - 全球经济扩张推动石油化工、电力能源等基础工业领域需求增长,新兴经济体工业化进程加速释放市场增量,行业向高效节能、环保智控方向迭代 [7] - 国家政策鼓励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公司重点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 [8] 公司治理与会议 - 九届二次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度财务决算报告》《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等12项提案,全部获得9票同意 [20][23][25][27][29][31][34][38][41][44][47][49] - 九届四次监事会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等8项提案,全部获得3票同意 [59][61][65][68][72][75][77][81] - 2024年度业绩暨现金分红说明会计划于2025年5月13日召开,将通过上证路演中心进行视频直播和网络互动 [11][12][13] 会计与资产 - 2024年计提母公司资产减值准备12,972,791.73元,包括应收账款坏账准备11,728,130.88元、预付账款坏账准备2,286,730.21元等 [16][17] - 会计政策变更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7号》《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执行,未对公司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85][86][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