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机电控零部件
icon
搜索文档
巨一科技20250826
2025-08-26 15:02
**巨一科技 2025 年上半年业绩及业务分析** **公司及行业** * 公司为巨一科技 主营智能装备和电机电控零部件业务 服务于汽车行业[1] * 客户包括比亚迪 吉利 广汽大众 特斯拉 理想 越南VF 长安 大众 奇瑞 五菱等国内外头部车企[2][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8.99亿元 同比增长25.9% 其中二季度单季营收同比增长42.45%[2][6] * 净利润同比增长69.48% 单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330.75万元 实现扭亏为盈[2][3][6] * 综合毛利率15.52% 持续改善 其中智能装备业务毛利率17.43% 电机电控业务毛利率12.79%[2][8] * 经营现金流同比增长15.83%至1.37亿元 现金及等价物净额同比增长42%至10.97亿元[2][3] * 三项费用率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2][3] * 应收账款减少1.94亿元 信用减值冲回1004万元[2][3][8] **业务运营亮点** * 智能装备业务新增订单超18亿元 其中海外订单超5亿元 在手订单超66亿元[2][5] * 与头部整车客户合作密切 占比超80% 并获得小鹏飞行汽车 沃尔沃海外电驱等新项目[2][5] * 电机电控零部件业务收入增幅超100% 海外收入增长超150%[2][5] * 与理想 越南VF 长安等客户的定点项目排产订单显著增加 新获得大众 奇瑞 五菱等客户的新定点项目[2][5][15][19] * 装备业务成功从焊装线和动力总成线拓展至总装线[30][31][32]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1.36亿元 同比增长22.47% 占比营收7.14%[4][9] * 研发集中在智能装备和电机电控领域 重点开发车身智能连接 智能装测 总装自动化技术及AI技术融合应用[4][9][10] * 在AI研发方面取得三层次进展 AI提效 AI+智能装备赋能 以及巨神智能新技术和产品发展[37] * 具备二次开发能力 正突破工业场景应用问题[28] **未来展望与战略** * 预计全年电机电控业务有望实现盈亏平衡 明年可能进入盈利阶段[4][15] * 装备业务海外订单占比接近1/3 预计随着项目交付 收入将加快增长并改善盈利水平[4][15] * 下半年业务规模和经营效益预计将优于上半年[4][17] * 战略规划包括持续推进核心技术研发 聚焦国际化战略 构建高质量敏捷运营体系 升级组织和人才结构[11] * 国际化全面展开 高层领导在日美推进业务 模式转向平台化建设 并可能通过投资并购寻求增长[38] * 计划将股权激励作为常态化手段 以吸引和留住人才[21][22]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高度重视运营管理 通过加强合同付款条件管理促进回款[8] * 国家出台保障中小企业回款政策 有助于行业整体回款向好[18] * 机器人业务(巨升/聚声智能)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正积极推动应用示范项目 已与乐聚等本体企业合作[12][13][14][23][24][25] * 海外订单盈利水平相对较高[26] * 预计电机电控业务未来毛利率将通过优化达到行业平均的15%左右[27] * 公司正通过组织优化 引入本土资源和高层人员多样化调整来支持未来发展[39] * 积极推进内部管理优化 通过数字化平台及AI应用提升管理颗粒度[40]
巨一科技(688162):盈利拐点已现,看好具身智能场景应用落地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13 02: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报与2025一季报,业绩符合预期,经营质量向好,业绩拐点已现,盈利能力显著改善,主业拐点向上趋势明确,同时探索具身智能机器人等AI应用延伸打造新成长极,虽下调盈利预测但仍维持“增持”评级 [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与基础数据 - 2025年5月12日收盘价26.79元,一年内最高/最低30.90/15.29元,市净率1.6,股息率0.82%,流通A股市值36.73亿元,上证指数3369.24,深证成指10301.16 [2] - 2025年3月31日每股净资产17.19元,资产负债率69.17%,总股本/流通A股1.37亿股 [2] 投资要点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5.23亿元,同比-4.5%;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扭亏;24Q4营收11.88亿元,同比-11.8%,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扭亏;25Q1营收9.6亿元,同比+13.2%,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3.3% [5]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项目|2024|2025Q1|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3523|960|4452|5865|6754| |同比增长率(%)|-4.5|13.2|26.4|31.7|15.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1|26|151|209|267| |同比增长率(%)|-|3.3|606.1|39.1|27.4| |每股收益(元/股)|0.16|0.19|1.10|1.53|1.94| |毛利率(%)|14.5|15.2|15.8|15.9|16.3| |ROE(%)|0.9|1.1|6.1|7.9|9.3| |市盈率|172|-|24|18|14| [6] 公司点评 - 经营质量向好,业绩拐点已现,2024年智能装备业务营收23.43亿元,同比-20.22%,电机电控零部件营收11.35亿元,同比+64.13%;25Q1营收9.6亿元,同比+13.2%,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3.3%,扣非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环比+54.5% [7] - 盈利能力显著改善,2024年毛利率14.5%,同比+2.5pct,25Q1毛利率15.2%,同比+1.0pct;2024年四费合计12.7%,同比-2.1pct,25Q1四费合计12.5%,同比-1.2pct [7] - 主业拐点向上,智能装备业务加快国际化拓展,电机电控零部件产品继续上量;同时探索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场景,2025年积极推动新兴业务布局 [7] - 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51/2.09亿元(前值1.93/2.51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2.67亿元,同比606%/39.1%/27.4%,对应当前PE为24/18/14倍,维持“增持”评级 [7] 财务摘要 |项目(百万元,百万股)|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3691|3523|4452|5865|6754| |营业成本|3272|3011|3750|4932|5655| |税金及附加|20|14|18|24|27| |主营业务利润|399|498|684|909|1072| |销售费用|61|52|67|88|101| |管理费用|160|181|200|252|284| |研发费用|310|220|267|346|392| |财务费用|-9|-7|-3|-3|-2| |经营性利润|-123|52|153|226|297| |信用减值损失|-23|-34|-18|-20|-23| |资产减值损失|-213|-93|-50|-50|-50| |投资收益及其他|116|118|85|85|85| |营业利润|-242|43|170|239|308| |营业外净收入|0|3|0|0|0| |利润总额|-242|46|170|239|308| |所得税|-38|24|19|29|39| |净利润|-204|22|151|210|268| |少数股东损益|0|0|0|1|2|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04|21|151|209|267|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