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煤科卫士人工智能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更安全、更绿色、更智能——从煤博会看煤炭行业新图景
中国经济网· 2025-09-15 12:26
行业技术发展新趋势 - 智能矿灯具备人员定位和可视化互动功能 人工智能大模型助力矿山智能化管理 工业无人车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加AI算法 虹膜识别智能储物柜为矿工带来便利[1] - 全国建有1806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 建成智能化工作面的煤矿达907处 煤矿智能开采产能占比超50% 超1.6万个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6] 安全生产技术升级 - 三伸缩立柱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护高度覆盖2.5米至7.0米 立柱千斤顶采用内外壁激光熔覆技术提升安全性能[2] - 工业无人车通过雷达和摄像头识别障碍物 实现自动避障或停车 用于高危环境样品配送[2] - 应用39种329台机器人替代85项重体力作业 实现采煤/掘进/安控/救援等5类机器人全覆盖[3] 绿色低碳转型进展 - 煤层气开发利用技术将煤矿瓦斯转化为可利用资源 建立完善瓦斯抽采利用工艺技术体系[3] - 煤矸石充填技术将固体废物制成泥浆充填岩层裂隙 正在筹建煤矸石充填项目[3][4] - 2024年氢能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 煤制氢产能约2800万吨/年 产量约2070万吨[5] - 榆林零碳产业园氢能示范项目投产后年产绿氢10万吨 年减排二氧化碳约200万吨[5] 智能化系统建设 - 虹膜识别智能储物柜识别时间不到1秒 错误率仅为万分之一 增加通风除菌功能并在多个大型煤矿推广[5][6] - 人工智能大模型可处理采煤/掘进/运输等专业问题 集成财务结算/产量跟踪等系统数据 提升设备利用效率[6]
财经聚焦|更安全、更绿色、更智能——从煤博会看煤炭行业新图景
新华社· 2025-09-15 11:49
安全技术升级 - 林州重机集团推出三伸缩立柱掩护式液压支架 支护高度覆盖2.5米至7.0米 采用内外壁激光熔覆技术提升安全性能 [2] - 英杰达技术工业无人车集成北斗导航与AI算法 通过雷达和摄像头实现复杂环境自主避障 应用于高危环境样品配送 [3][5] - 国能神东煤炭累计部署39种329台机器人 替代85项重体力作业 实现采煤/掘进/安控/救援五类机器人全覆盖 [5] 绿色转型实践 - 陕西省煤层气公司建立瓦斯抽采利用技术体系 将煤矿瓦斯转化为可回收利用的煤层气资源 [5] - 延长石油集团开发煤矸石充填技术 将固体废物制成泥浆填充岩层裂隙 正在筹建示范项目推动应用 [5] - 陕西氢能公司榆林零碳产业园制氢项目投产后年产绿氢10万吨 年减排二氧化碳200万吨 绿氢将用于煤化工领域 [7] 智能化应用突破 - 林州重机集团推出虹膜识别智能储物柜 识别时间低于1秒且错误率仅万分之一 配备通风除菌功能并已在大型煤矿推广 [7] -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推出"煤科卫士"人工智能大模型 可处理采煤/掘进/运输等专业问题并集成财务与产量数据系统 [8][10] - 全国煤矿智能化采掘工作面达1806个 覆盖907处煤矿 智能开采产能占比超50% 超1.6万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 [10] 行业技术展示规模 - 第十九届榆林国际煤博会汇聚900余家能源企业与制造厂商 展示智能矿灯/工业无人车/虹膜识别柜等智能化装备 [1]
财经聚焦丨更安全、更绿色、更智能——从煤博会看煤炭行业新图景
新华网· 2025-09-15 11:45
新华社西安9月15日电 题:更安全、更绿色、更智能——从煤博会看煤炭行业新图景 新华社记者张京品、张申博、赵英博 拥有人员定位和可视化互动功能的智能矿灯,助力矿山智能化管理的人工智能大模型,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加AI算法的工业无人车,为矿工带 来便利的虹膜识别智能储物柜……13日至15日,第十九届榆林国际煤炭暨高端能源化工产业博览会、第三届西部氢能博览会在陕西榆林举办,来 自全国各地的900多家能源企业和制造厂家展示各自的技术和装备,共同勾勒出一幅更安全、更绿色、更智能的煤炭行业新图景。 更安全:新技术提高煤矿生产安全系数 参展企业在展示新型装备。新华社记者 张申博 摄 电子合成音响起,提示周围人注意车辆。记者在煤博会现场了解到,英杰达技术有限公司展示的工业无人车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加AI算 法,能够在复杂环境中自主运行。 "这款无人车通过雷达和摄像头识别障碍物,可以实现自动避障或停车,用于解决高危环境下的样品配送问题,更好保障行驶安全和人身安 全。"深圳英杰达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张斌伟介绍。 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把机器人应用作为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举措,坚持"机械换人"的理念,梳理重体力作业126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