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滑翔伞
icon
搜索文档
解锁低空经济密码 | 低空旅游添翼: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
新华网· 2025-09-25 08:53
低空经济为文旅产业注入新活力 空中观光、无人机表演等创新场景 为游客提供前所未有的体验 8月19日,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航空飞行营地,动力伞正在起飞。新华社发(汪澄 摄) 作为旅游资源富集地 安徽省黄山市深挖地域特色 打造一条条精心设计的低空旅游线路 以"上天入画"的独特姿态 为每一位游客开启崭新的旅行视角 留下了难忘的云端记忆 在黄山市黟县 游客御风而行 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宏村尽收眼底 传统徽派建筑与现代旅游业交融出别样浪漫 5月17日,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航空飞行营地,游客在体验滑翔伞。新华社发(樊成柱 摄) 5月17日,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航空飞行营地,游客准备体验三角翼飞行。新华社发(樊成柱 摄) 来到歙县新安江山水画廊 游客乘坐热气球缓缓升空 微风拂过脸颊 带着江水的湿润与草木的清香 仿佛踏入流动的梦境 新安江如一条碧绿丝带铺展眼底 两岸错落的村落炊烟袅袅 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 "人在画中游"有了新的注脚 这是3月24日拍摄的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深渡镇的热气球体验项目(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近年来 8月19日,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航空飞行营地,游客在体验滑翔伞。新华社发(汪澄 摄) ...
事关提振消费!绍兴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巨大
搜狐财经· 2025-09-02 16:30
政策框架与资金规模 - 绍兴市制定《2025年绍兴市提振消费政策》包含15项具体措施 新增政策资金1.78亿元 旨在激活传统和新型消费场景并打造"名城绍兴 乐享之旅"城市消费品牌 [4] 文商旅融合促消费 - 发展演艺经济 对举办演唱会按累计售票人数分档奖励最高200万元 音乐节最高150万元奖励 [5][15] - 吸引研学游、大团游和入境游 优化离境退税商店布局并鼓励"即买即退"服务 [5] - 推行中小学春秋假 鼓励市内外开展疗休养活动并向企业一线职工倾斜 [5][6] - 支持书场、小剧场及景区内演出活动 根据演出情况分档补助 [5][16] - 今年已举办大型营业性演出18场 同比增长50% 引流20余万人并拉动消费2.2亿元 [15] 新场景拓展促消费 - 支持餐饮消费 对酒店宴席消费满1万元以上消费者分档补贴 最高5000元 [6][9] - 繁荣夜间经济 对延迟营业店铺达规模的运营主体奖励20万元 新开24小时便利店企业奖励2万元 [6][9] - 举办乡村共富市集和农趣乐玩 对村庄消费场景打造给予奖补 [6] - 培育低空消费新业态 对空中观光、载人航线和滑翔伞按每人次票价50%补贴 [6][13] - 低空经济覆盖六大领域 包括空中观光、载人航线、低空体育运动、消费级无人机、无人机培训和低空研学游 [13] 消费券发放促消费 - 统筹发放总额近1亿元9大类消费券 包括健康服务、居家护理、托育服务、养老服务和结婚有礼等专项券 [6][9] - 对高校大学生发放消费券 每人最高500元补贴 用于抵扣餐饮、住宿和商超消费 专项资金760万元 [6][10][11] - 鼓励汽车消费 发放4000万元汽车消费补贴 对不享受以旧换新政策的消费者按新车发票金额分档补贴最高6000元 [6][9] - 大学生群体规模显著 全市有近14万名在校大学生 每年约15万名新增就业大学生来绍 [10] 低空经济成果与补贴 - 全市开通通航航线30条、无人机航线302条 引进全国首批AS700载人飞艇并开通长三角首条城际低空公交航线 [13] - 低空消费补贴措施具体 购买千元以上消费级无人机按10%-15%比例补贴每台不超过450元 无人机培训按500元/人次补贴 [14] - 低空研学游累计超200人按每人次50元补贴 每家企业最高不超过6万元 [14] 政策实施特点 - 政策普惠普及 覆盖全体市民和全年龄段人群 构建"全民、全龄、全域、全时"生态消费圈 [7] - 时间集中 所有政策今年12月底前全面实施 9大类消费券9月底前发放完毕 [7] - 创新消费场景 推动文商旅融合并鼓励低空消费等新业态 满足品质服务消费需求 [7]
“网红坝”带火富阳52个村社农文旅产业
新华网· 2025-08-26 02:26
壶源溪流域旅游发展模式 - 依托党建联建机制形成壶源溪流域片区组团 通过一条溪联动农文旅产业发展 实现资源整合与增量创造[1] - 采用错位竞争模式统筹分工:湖源乡主打"乐水"品牌发展嬉水漂流 常安镇开发亲水与滑翔伞热气球等运动休闲 场口镇发挥住宿交通优势打造旅游集散地[2] - 三级联动建设基础设施 包括人行地下通道等14个建设项目 解决高峰期过万客流引发的"进村难"问题[2][3] 客流与经济效益 - 蚌潭坝单日最高客流突破1.5万人次 流域今夏日均吸引游客近8000人次 同比增长15%以上[1] - 沿岸商户经营效益显著提升 如"田园小馆"每日翻台率超80% 生意额相当于过去半个月水平[1] - 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0.8天延长至1.2天 带动农特产品集中展销与村民增收[2][3] 资源整合与品牌建设 - 摸清流域内存量空间与山水资源家底 实现资源统筹共享[2] - 设立统一标识标牌形成区域文旅品牌 引入AI智能喊话相机热成像相机等科技设备保障安全[3] - 通过共富市集集中展销十多款流域农特产品 促进全域协同发展[3]
“生态资源+低空体验”新模式催热秋游 多元业态持续点燃消费活力
央视网· 2025-08-23 03:41
景区运营表现 - 江布拉克国家5A级景区暑期日均接待游客超1万人次[3] - 景区通过低空游览项目(滑翔伞/直升机/热气球)实现人气爆棚[1][3] - 夜间演艺与多元业态持续点燃消费活力[1] 业务模式创新 - 采用"生态资源+低空体验"创新模式实现观景式向体验式转变[3][7] - 构建乡村游/研学游/工业游/低空游多业态融合产品体系[7] - 实现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深度融合[3] 区域经济影响 - 业态升级直接带动当地经济转型[5] - 为农牧民拓宽增收渠道[5] - 万亩旱田麦浪与雪山松林形成核心生态旅游资源[1][3]
贵州:丰富体育赛事 升级“村超”“村马”等运营模式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07:20
体育赛事发展 - 发展五色体育并树立赛动黔景体旅品牌 打造夏赛夏训之都[1] - 举办山地越野 马拉松 自行车 足球等赛事 升级村超村马等运营模式[1] - 支持利用山体高桥开发低空跳伞 滑翔伞 索降等极限运动项目[1] 水上运动建设 - 推动万峰湖 千岛湖 红枫湖等水上运动中心建设[1] - 因地制宜开发漂流 水滑道 桨板 皮划艇等水上休闲运动项目[1] - 打造贵阳观山湖 阅山湖 百花湖等城市水上运动公园[1]
避暑项目花样多 夏日旅游消费热
央视网· 2025-07-25 09:42
长三角暑期旅游消费 - 上海主题乐园推出极地馆体验 包括北极狐 北极熊 北极狼等动物展示 以及10米虎鲸泼水表演 [3] - 浙江海宁水上基地提供摩托艇 动力冲浪板 滑翔伞等亲水运动项目 [5] - 江苏淮安设置80米冲关赛道 吸引游客参与水上闯关游戏 [6] - 浙江嘉兴古镇改造百米街道为水街 每天分6时段放水 提供戏水与水上下午茶体验 [8] - 浙江舟山岱山岛通过马戏表演 音乐节 夜市档口等打造海岛夜经济 每周更新特色演出 [11] - 江苏盱眙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推出5.3公里峡谷漂流项目 周末接待2000-3000人 并联动"苏超"推出套票优惠 [13] - 上海海昌公园开设浦东首个离境免税店 推出长三角联票服务 暑期外籍游客酒店订单量增长80% [15] 暑期活动创新 - 浙江慈溪明月湖畔打造人造沙滩夜景 浙江嘉善巧克力小镇推出夜花园灯光秀 浙江柯桥冰雪世界周末客流超千人/天 [15] - 上海各区策划近4000项未成年人暑期活动 涵盖艺术美育 科技创新等领域 [16] - 上海闵行区明强小学组织气候探秘 自然创意等六类暑期活动 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开设214门兴趣班 [18] - 上海市向明中学开展智能机器人课程 学生可动手拼装调试机器人 [18] - 上海通过"随申办"小程序提供全市16区未成年人暑期活动的分级导航与报名服务 [18]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迎“上新”潮 商业化落地进程加速推进
证券日报· 2025-07-15 17:33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发展现状 - 深圳已开通无人机物流航线累计301条,覆盖商圈、公园、医院、高校等场景,空中运送物品种类丰富 [1] - 东莞发布《2025年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机会清单》,明确37个具体场景,涵盖安全保障、货运物流、公共服务等12个维度 [1] - 沈阳沈北新区蒲河廊道低空观光旅游场景试飞成功,为低空旅游奠定技术基础 [1]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分类与成熟度 -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分为生产作业、交通运输、文旅体验、安防安保四大领域 [1] - 生产作业和文旅体验领域应用更成熟,其中"农林植保"、工业巡检等细分场景商业闭环图景明晰 [2] - 文旅体验领域因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增加,市场潜能加速释放,东部沿海地区引入直升机、热气球等吸引游客 [2] 低空经济商业化与生态建设 - 应用场景"上新"推动低空经济从"小众试点"向"大众消费"跨越,加速商业化落地和产业转型升级 [1] - 航空器制造企业、旅游公司、技术服务商等多类型供应商加速布局低空文旅,重塑市场版图 [2] - 拓展应用场景是形成完整商业闭环的有效途径,需通过示范效应促进低空飞行大规模推广 [2] 低空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 关键技术瓶颈、盈利模式不清晰、配套基础设施不足制约应用场景发展 [3] - 健康安全发展需政策指引、空域管理、产业谋划、企业创新等多方协同 [3] - 需细化空域分类管理和适航认证标准政策,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完善监管体系 [3]
滑翔伞怎样安全飞行?(秒懂体育)
人民日报· 2025-06-11 08:18
滑翔伞运动发展现状 - 2025年滑翔伞世界杯(中国站)于6月7日至14日在河南安阳林州市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举行,吸引运动员以高山为背景进行竞技 [1] - 滑翔伞运动爱好者群体持续扩大,但操作安全性问题引发关注,例如甘肃张掖一名55岁爱好者被意外抬升后安全降落的案例 [1] 滑翔伞技术特性 - 滑翔伞属于便携式飞行器,无刚性主体结构,依赖飞行员双脚起降,通过重心移动和气动翼面操控实现飞行 [1] 滑翔伞安全飞行要点 - **专业培训**:飞行员需接受系统技能培训以掌握技术基础 [1] - **空域审批**:飞行前必须向空中管制部门申报计划并获得批准 [2] - **计划执行**:飞行活动需由专业组织按计划实施,禁止擅自变更 [3] - **场地合规**:飞行场地需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以确保环境安全 [4] - **气象监测**:飞行员需掌握气象知识,避免在云、雾、降雨等不利条件下飞行 [5]
玩滑翔伞高空生还数据珍贵?专家:不具太多参照意义
新京报· 2025-05-29 12:06
航空运动行业管理 - 航空运动包括滑翔伞、动力伞、热气球等活动,拥有众多爱好者,具有悠久历史 [2] - 发展航空运动首要前提是严格管理,管控不严或运动者不遵守规章可能导致重大事故,不利于行业发展 [2] - 我国对空域管理与国外有区别,留给体育运动的空域空间有限,且存在规章普及不到位的问题 [2] 航空运动参与者要求 - 参与者需不断积累经验和提升技术,滑翔伞正常飞行高度在5000米以下,超出可能影响商业航班 [2] - 在航空体育发达的国家,参与者需经过严格航空院校培训,通过理论考试并获得执照,执照明确权利边界如飞行高度、速度等 [3] - 参与者应充分了解天气对不同航空器的影响,如热气球、滑翔伞等对天气敏感度不同 [3] 航空运动风险与事件分析 - "云吸"现象实为强对流云上升气流,滑翔伞资深运动员可能凭借经验从3000-5000米摆脱气流,但升至8000米会威胁自身及商业航班安全 [3] - 航空医学对人体极限条件(高寒、缺氧等)研究已深入,此次事件对航空医学无新参考意义,但对爱好者有借鉴价值 [4] - 航空运动和极限飞行具有风险性,参与者需具备丰富经验、技术及极端环境处置能力 [4]
被云吸至8000米高空成“冰人”后奇迹生还 当事人讲述从遇险到脱险过程
央广网· 2025-05-28 04:32
滑翔伞事件经过 - 滑翔伞爱好者彭先生在甘肃祁连山地区海拔3000米训练场测试新装备时被突然增大的气流抬升[2] - 彭先生试图降落未果后被气流带到山脊高度并吸入积云中[2] - 云中上升气流极强导致彭先生被抬升至海拔8500米高度[6][7] - 云内温度低至零下40摄氏度导致水汽在彭先生身上结冰[5][6] - 彭先生依靠指南针保持东北方向飞行最终成功脱险降落在祁丰藏族乡[6] 滑翔伞行业规范 - 国家体育总局《滑翔伞运动管理办法》规定飞行需提前申报计划并获得批准[10] - 法规明确禁止在云、雾、降雨等不利气象条件下飞行[10] - 滑翔伞B级证书要求至少20个飞行日和40次飞行经验[10] - 地面斗伞训练在不离地情况下无需报备[11] 当事人背景 - 55岁的彭先生持有滑翔伞B级证书[10] - 彭先生已有4年半滑翔伞学习经验[10] - 事发时彭先生正在进行地面斗伞训练[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