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建设

搜索文档
中国交建(601800):首次覆盖报告:交通基建龙头,充分受益大基建开工+国际化发展
西部证券· 2025-09-19 05:50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11.78元/股 基于2025年8倍PE估值 [1][20] 核心观点 - 交通基建领域龙头地位稳固 为世界最大港口/公路桥梁设计与建设公司 世界最大疏浚公司 [1][3] - 充分受益国内大基建开工带动的整体基建景气度提升 全过程参与平陆运河等重大项目 [1][3] - 中国最大国际工程承包公司 国际化优势突出 境外业务增速高于境内 [3][20] - 发布2025-2027年分红规划 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20% 每年度实施不少于两次分红 [3] 行业分析 - 建筑行业整体需求承压 2024年建筑业总产值同比+3.9% 增速下降1.9pct 新签合同额同比-5.21% [2] - 细分领域分化明显 运河工程景气度高 中央地方政策高频支持 五大运河工程总投资6900亿元 [2][17] - 西部地区基建景气度高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总投资1.2万亿元 新藏铁路总投资估算3884亿元 [2][17] - 海外工程景气度持续 2025年1-7月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495.8亿美元 同比+11.7% 一带一路占比88.3% [2][17] 公司业务 - 基建建设业务为绝对主业 2024年收入占比88.28% 毛利占比79.70% [32] - 2024年新签订单结构:基建建设90.40% 疏浚6.17% 基建设计2.80% 其他0.63% [36] - 境外业务表现亮眼 2024年境外收入1352.61亿元 同比+16.39% 占比提升至17.52% [91] - 2024年境外新签3597.26亿元 同比+12.50% 占比19.12% [93] 财务表现 - 营收稳健增长 2024年营收7719.44亿元 同比+1.7% 2025-2027年预计增速2.6%/3.5%/3.5% [4][20] - 归母净利润2024年233.84亿元 同比-1.8% 2025-2027年预计增速2.5%/5.3%/5.2% [4][20] - 经营现金流改善 2025-2027年分红比例规划不低于20%并逐年提升 [3] - 2024年综合毛利率12.29% 同比下滑0.31pct 期间费用率6.01% 同比下滑0.26pct [103][106] 业绩预测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7918.23/8195.08/8484.45亿元 [20]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239.73/252.32/265.46亿元 [20] - 2025年EPS 1.47元 PE 6.00倍 [4] - 基建建设业务:2025-2027年预计营收增速2%/3%/3% 毛利率11.10%/11.15%/11.20% [12] - 疏浚业务:2025-2027年预计营收增速10%/10%/10% 毛利率13.00%/13.10%/13.10% [13] - 基建设计业务:2025年预计营收下滑2% 2026-2027年增长2% 毛利率20.20%/20.40%/20.60% [14] - 其他业务:2025-2027年预计营收增速15%/10%/10% 毛利率14.50%/14.60%/14.80% [16] 差异化观点 - 认为建筑行业细分领域和地区仍有发展空间 运河工程和西部基建景气度高 [17] - 海外工程增长趋势较好 一带一路新签占比保持80%以上 [17] - PPP新政出台有望改善建筑企业财务报表质量 [17] - 建筑行业反内卷势在必行 行业竞争格局有望改善 [18] 股价催化剂 - 大基建项目持续开工落地 包括雅下水电工程、新藏铁路、大型运河项目等 [22] - 国际局势缓和 一带一路战略持续推进 [22] - PPP新政推动项目资金落地 [22] - 建筑行业反内卷实质性执行 [22]
稳健经营显韧性 中国交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70.55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11:45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3370.55亿元 净利润95.68亿元 每股收益0.56元 [1] - 新签合同额9910.54亿元 同比增长3.14% 其中新兴业务占比32%达3202.55亿元 [1][2] - 在执行未完成合同金额34289.88亿元 [1][2] 主营业务发展 - 港口建设新签合同额531.91亿元 同比增长15.9% 疏浚业务新签630.77亿元 同比增长5.69% [2] - 聚焦"全交通 全城市 全水域"主责主业 加快向"全绿色 全数字"转型 [2] - 境外新签合同额2003.79亿元 同比增长2.2% 其中"一带一路"国家占比31%达86.7亿美元 [3] 海外市场拓展 - 中东地区新签合同额36.9亿美元 累计共建"一带一路"新签合同额2818.88亿美元 [3] - 实施"一国一策""一业一策"战略 推进马东铁路隧道贯通 柬埔寨水利项目落地 [3] - 通过国际化业务增量实现国内国外双轮驱动 [2] 科技创新投入 - 研发开支88.91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2.64% [4] - 承担"1025专项"国家攻关任务 获国资委"A+"评级 [4] - 建成河口海岸全国重点实验室 国家级创新平台数量居建筑央企前列 [4] 技术突破成果 - 研制世界首台高寒高海拔超大直径硬岩竖向掘进机"首创号" 创竖井深度707m等三项世界纪录 [4] - 完成国内首个新型管片智能拼装技术厂内测试 [4] - 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新质生产力发展 [4] 新兴产业布局 - 明确8个重点领域和20个细分赛道 重点发力海上风电 北斗技术应用 铺管等领域 [5] - 形成重大投资 产业并购 技术研发 标准制定等支持政策 [5] - 新兴业务领域新签合同额3203亿元 [5]
中国交建2025年半年报:稳健经营凸显韧性,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 2025-08-29 11:25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370.55亿元,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95.68亿元,每股收益0.56元 [1] - 新签合同额9,910.54亿元,同比增长3.14%,其中新兴业务领域新签合同额3,202.55亿元,占比32% [1][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执行未完成合同金额34,289.88亿元 [1][2] 股东回报与分红政策 - 累计向股东分红约556亿元,制定《现金分红规划(2025-2027年度)》,明确分红比例不低于20% [1] - 将结合经营性现金流和行业分位水平动态调整分红率,适当提升分红比例,并推动中期分红或报告期预分红常态化 [1] 业务发展策略 - 聚焦"全交通、全城市、全水域"主责主业,加快向"全绿色、全数字"转型,以"优海外"为目标完善国际化布局 [2] - 新签合同额增长主要来自港口建设、城市建设、境外工程、能源工程等需求增加 [2] 细分业务表现 - 境内港口建设新签合同额531.91亿元,同比增长15.90%;疏浚业务新签合同额630.77亿元,同比增长5.69% [3] - 境外地区新签合同额2,003.79亿元,同比增长2.20%,其中"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新签合同额86.7亿美元,占比31% [3] - 中东地区新签合同额36.9亿美元,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累计新签合同额2,818.88亿美元 [3] 科技创新与研发 - 研发开支88.9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64% [4] - 参与共建"河口海岸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创新平台数量居建筑央企前列 [5] - 完成"1025专项"二期攻关任务获国资委"A+"评级,自主研制世界首台高寒高海拔超大直径全断面硬岩竖向掘进机"首创号" [5] 技术成果与产业布局 - 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5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5项、鲁班奖130项、国家优质工程奖400项、詹天佑奖100余项 [6] - 累计参与颁布国家标准196项、行业标准572项,拥有授权专利37,175项 [6] - 明确战新产业发展8个重点领域和20个细分赛道,重点发力海上风电、北斗技术应用、铺管等细分领域 [5] 行业背景与战略定位 - 建筑行业从增量扩张迈向存量提质、高质量发展阶段 [2] - 公司以"创新、绿色、数智、融合、可持续"为核心理念,通过数字化赋能绿色发展,绿色化牵引数字转型 [2]
中国交建2025年半年报:稳健经营凸显韧性,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0:5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370.55亿元,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68亿元,每股收益0.56元 [1] - 新签合同额9,910.54亿元,同比增长3.14%,其中新兴业务领域新签合同额3,202.55亿元,占比32% [1][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执行未完成合同金额34,289.88亿元 [1][2] 股东回报与分红政策 - 累计向股东分红约556亿元 [1] - 制定《现金分红规划(2025-2027年度)》,明确分红比例不低于20%,并将结合现金流和行业水平动态调整分红率 [1] - 将中期分红或报告期预分红作为常态化举措,下半年评估实施年度预分红可行性 [1] 业务板块表现 - 境内港口建设新签合同额531.91亿元,同比增长15.90%;疏浚业务新签合同额630.77亿元,同比增长5.69% [3] - 境外地区新签合同额2,003.79亿元,同比增长2.20%,其中"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新签合同额86.7亿美元(占比31%),中东地区新签合同额36.9亿美元 [3] -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累计新签合同额2,818.88亿美元 [3] 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 - 研发开支88.9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64% [4] - 参与共建"河口海岸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创新平台数量居建筑央企前列 [5] - 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5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5项、鲁班奖130项、国家优质工程奖400项、詹天佑奖100余项 [6] 战略转型与产业布局 - 聚焦"全交通、全城市、全水域"主业,加快向"全绿色、全数字"转型 [2] - 明确战新产业发展8个重点领域和20个细分赛道,重点发力海上风电、北斗技术应用、铺管等细分领域 [5] - 天山胜利隧道超深竖井贯通落底,自主研制"首创号"竖向掘进机创下竖井深度、直径、海拔三项世界纪录 [2][5] 行业发展趋势 - 建筑行业从增量扩张迈向存量提质、高质量发展阶段 [2] - 以数字化赋能绿色发展,绿色化牵引数字转型 [2] - 通过"一国一策""一业一策"战略深化国际化布局,实现国内国外双轮驱动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