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低碳氢

搜索文档
氢能政策雨!李强总理审议通过,推动氢能规模化应用!
DT新材料· 2025-06-09 15:33
政策动态与行业转向 - 5月12日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调研"三峡氢舟1"号绿色船舶项目,16日七部委联合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明确推动绿氢等新能源船舶应用,未提及纯电动船舶 [3] - 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聚焦清洁低碳氢在冶金、化工、石化等行业规模化应用及多场景突破 [4] - 政策导向从强调"绿氢"转向"清洁低碳氢",提出"宜绿则绿、宜蓝则蓝"原则,推动副产氢、煤制氢资源利用以加速项目落地 [4] 产业链发展瓶颈与突破 - 氢储运被列为清洁低碳氢应用的核心瓶颈,规模化管道输氢、固态储氢项目加速推进 [5] - 技术验证与创新成为现阶段关键,需避免技术"胎死腹中"和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示范项目对技术迭代至关重要 [5] - 电解水制氢技术路线(ALK/PEM/AEM)及关键材料(隔膜、电极、催化剂等)的工艺创新是产业突破重点 [10][17] 行业活动与产学研合作 - DT新能源将于2025年7月10-11日在江苏举办第五届可再生能源制氢论坛,聚焦ALK/PEM/AEM技术、绿氢项目趋势及产学研合作 [6][10] - 论坛设置三大主题:可再生能源制氢产业现状、碱性/PEM技术进展、AEM材料与应用,并涵盖青年论坛、PEM技术对接会等同期活动 [10][11][12] - 往届论坛覆盖电解槽企业(隆基氢能、阳光氢能等)、关键材料商(东岳高分子、赢创等)、投资机构(昆仑资本、火山石投资)及300+行业专家 [27][28][29] 技术细分领域进展 - 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关注高电密趋势下供应链迭代,PEM制氢聚焦质子交换膜、双极板等材料性能优化 [10][17] - AEM制氢技术处于产业化初期,阴离子交换膜、膜电极等核心材料开发是突破重点 [11][17] - 绿氢项目应用场景扩展至氢氨醇一体化、工业微电网、船舶等领域,储能可能成为制氢新驱动力 [10]
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如何突破?国常会发布新行动方案
南方都市报· 2025-05-24 07:11
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 - 国务院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强调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需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推广[1] - 会议提出推进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加快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升级[1] - 会议指出要引领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加大清洁能源、绿色产品推广,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1] - 会议明确需加强共性技术攻关,完善重点领域标准,优化政策,健全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1] 制造业绿色转型成效 - 截至2024年底,国家层面累计培育6430家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超20%,能耗、水耗达行业先进水平[1] - 近三年绿色工厂实施绿色低碳改造升级项目万余项,总投资超2500亿元[1] - 国家层面累计培育491家绿色工业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1] - 绿色工业园区平均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超95%,实现绿色低碳和循环可持续发展[1] 制造业绿色发展现存问题 - 制造业整体面临绿色技术水平有待提高、产业结构不够优化、资源利用效率需进一步提升等问题[2] 未来政策方向 - 工信部将制定《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聚焦钢铁、电解铝、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品,加快研制碳足迹核算标准[2] - 针对废旧动力电池,将制定出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2] - 针对废旧光伏组件,提前布局综合利用能力,为迎接退役高峰做准备[2] - 聚焦清洁低碳氢应用瓶颈,加快推动其在冶金、化工、石化等行业规模化应用[2]
《制造业绿色低碳三年行动方案》出炉
环球网· 2025-05-24 02:20
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 -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未来三年制造业绿色转型方向,绿色发展将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1] - 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需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强化新型工业化绿色底色,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实施,加快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升级 [3] - 新兴产业需高起点绿色发展,加大清洁能源、绿色产品推广,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同时加强共性技术攻关,完善标准体系,优化政策支持 [3]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制定出台《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聚焦钢铁、电解铝、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品,加快研制碳足迹核算标准 [3] - 提前布局废旧动力电池、光伏组件综合利用能力,为迎接退役高峰做好准备,加快推动清洁低碳氢在冶金、化工、石化等行业的规模化应用 [3] 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 建立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 推动建立覆盖更全面、权责更清晰、方式更多元、治理更高效的补偿机制,细化重点任务和落实举措,实现生态产品供给地与受益地良性互动 [4] - 深入推进大江大河干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拓展补偿领域,探索森林、草原、大气等其他生态环境要素补偿方式 [4] - 健全奖罚分明制度机制,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保护、谁受益",研究完善激励约束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4] 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 - 会议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显示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为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提供更坚实的法律保障 [4]
国常会,最新部署!
券商中国· 2025-05-23 15:16
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 - 国务院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强调推进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与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 [1][3] - 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升级将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应用先进装备和工艺,聚焦钢铁、电解铝、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 [3][4] - 加强共性技术攻关,完善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动清洁能源、绿色产品推广及资源循环利用,提前布局废旧光伏组件、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能力 [3][4] 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 会议提出健全覆盖更全面、权责更清晰、方式更多元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强调"谁污染谁治理,谁保护谁受益"原则 [2][5] - 重点推进大江大河干流补偿机制建设,探索森林、草原、大气等生态要素补偿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5] - 中国已施行全球首个《生态保护补偿条例》,但当前横向补偿仍存在市场机制不优、配套措施不足等问题 [5] 政策背景与行业动态 - 工信部此前已出台《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及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广 [3] - 生态环境部强调以深化改革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生态综合补偿 [6]
国常会最新部署!
证券时报· 2025-05-23 12:49
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 - 国务院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强调推进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实施,加快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升级[1][3] - 方案提出引领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加大清洁能源、绿色产品推广力度,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3] - 加强共性技术攻关,完善重点领域标准,优化政策体系,健全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以支持企业转型升级[3] - 工信部将聚焦钢铁、电解铝、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品,加快研制碳足迹核算标准,并布局废旧动力电池、光伏组件综合利用能力[4] 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 会议研究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强调建立覆盖全面、权责清晰、方式多元、治理高效的补偿体系,实现生态产品供给地与受益地良性互动[1][6] - 推进大江大河干流补偿机制建设,探索森林、草原、大气等生态环境要素补偿方式,健全"谁污染谁治理,谁保护谁受益"的奖罚制度[6] - 2024年6月施行的《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是全球首个专门法规,当前机制需解决跨省协商难、市场机制不优等问题[7] 行业技术应用与布局 - 工信部将推动清洁低碳氢在冶金、化工、石化等行业的规模化应用,突破技术瓶颈[4] - 绿色低碳被视为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底色,政策持续加强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和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