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螺水泥
icon
搜索文档
“行业标杆”海螺集团:从模式创新到科技领航
上海证券报· 2025-09-17 19:28
公司行业地位 - 公司产能超3.7亿吨 销量规模排名行业第一[1] - 市场占有率约13% 利润占比接近40%[1] - 水泥主业行业规模、盈利能力和技术水平均位于世界前列[1] 发展历程与改制 - 1996年组建集团并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 同年投入近2亿元整体承债式并购白马山水泥厂[2] - 1997年港股上市融资8.23亿港元 2002年境内上市融资8.2亿元 成为水泥行业首家"A+H"股上市公司[2] - 2003年实施股权多元化改制 形成国有资本51%与员工持股49%的混合所有制结构[2] 成功因素分析 - 天时:抓住中国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和大基建扩张时代机遇[3] - 地利:总部迁至芜湖 地处长江经济带并受益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3] - 人和:集团持股员工达两万多人 企业精神深入人心[3]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国内水泥产量从2020年23.95亿吨缩减至2024年18.11亿吨 新增产能显著收缩[4] - 行业面临需求走弱和竞争加剧背景 将迎来重要整合窗口期[4] 发展战略与布局 - 对内走产业链延伸之路 对外坚持国际化发展道路[4] - 在14个国家和地区建有21家实体工厂 海外投资超190亿元[4] - 2023年提出"一基五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以水泥制造为基础拓展五大新兴领域[4][5] - 旗下海螺资本2024年10月取得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 聚焦新兴产业并购[5] 经营与创新模式 - 率先实现大型设备国产化替代 突破早期90%以上依赖进口局面[6] - 创新"款到发货"销售模式 净现金流居行业绝对优势 现金及等价物余额常年超100亿元 资产负债率仅20%[6] - 独创T型战略经营模式 通过"熟料基地+粉磨站"整合东部市场与沿江资源[6] 科技创新与应用 - 全球首条水泥窑烟气捕集纯化示范线可提取纯度99.99%以上食品级液态二氧化碳[7] - 2020年启动"水泥工业大脑" 2022年建立"云工"工业互联网 实现全域智慧化运营[7] - 2024年4月发布行业首个"AI+大模型" 在5大类40余个子场景实现AI技术应用突破[7]
“徽”创未来——实探锐意创新转型升级的“皖企样本”
上海证券报· 2025-09-17 19:28
安徽工业经济表现 - 安徽规上工业营收规模从2020年3.8万亿元跃升至2024年5.49万亿元 全国位次从第12位升至第6位 占全国比重从3.6%提升至4% [2] - 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13年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2] - 2024年上半年安徽186家A股上市公司中152家实现盈利 占比81.72% 合计营业收入达7220.84亿元 [6] 产业创新方向 - 量子信息 聚变能源 深空探测三大前沿高地引领科技创新自立自强 [2] - 传统产业通过搭载新技术和拓展新领域实现向"新"而行 以"智"提质 [2] - 科产融合不断延展产业边界 [2] 江淮汽车创新案例 - 尊界超级工厂实现15种车身颜色灵活切换的高度柔性化生产线 [4] - 采用自动化AGV小车实现自主导航和原子级质量管理 [4] - 通过跨界跨域融合推动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应用 [4] 海螺水泥发展模式 - 从山区单体水泥厂发展为世界500强企业 [4] - 通过市场化运作 数字化升级和多元化延伸实现逆势上扬 [4] - 坚持产品市场与资本市场双轮驱动战略 [4] 楚江新材增长路径 - 连续25年保持经营规模稳健增长 年营收突破500亿元 [4] - 通过三次成功并购延伸产业链至具身智能机器人和核聚变领域 [5] - 聚焦铜加工主业并面向国家高精尖领域发展 [5] 永新股份国际化战略 - 作为软包装行业龙头企业 上市后连续分红21年 [6] - 经营业绩增长十倍 客户包括洽洽瓜子 溜溜梅冻 安慕希等知名品牌 [6] - 通过技术升级和产业并购组合拳拓展海外市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