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创未来——实探锐意创新转型升级的“皖企样本”
上海证券报·2025-09-17 19:28
安徽工业经济表现 - 安徽规上工业营收规模从2020年3.8万亿元跃升至2024年5.49万亿元 全国位次从第12位升至第6位 占全国比重从3.6%提升至4% [2] - 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13年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2] - 2024年上半年安徽186家A股上市公司中152家实现盈利 占比81.72% 合计营业收入达7220.84亿元 [6] 产业创新方向 - 量子信息 聚变能源 深空探测三大前沿高地引领科技创新自立自强 [2] - 传统产业通过搭载新技术和拓展新领域实现向"新"而行 以"智"提质 [2] - 科产融合不断延展产业边界 [2] 江淮汽车创新案例 - 尊界超级工厂实现15种车身颜色灵活切换的高度柔性化生产线 [4] - 采用自动化AGV小车实现自主导航和原子级质量管理 [4] - 通过跨界跨域融合推动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应用 [4] 海螺水泥发展模式 - 从山区单体水泥厂发展为世界500强企业 [4] - 通过市场化运作 数字化升级和多元化延伸实现逆势上扬 [4] - 坚持产品市场与资本市场双轮驱动战略 [4] 楚江新材增长路径 - 连续25年保持经营规模稳健增长 年营收突破500亿元 [4] - 通过三次成功并购延伸产业链至具身智能机器人和核聚变领域 [5] - 聚焦铜加工主业并面向国家高精尖领域发展 [5] 永新股份国际化战略 - 作为软包装行业龙头企业 上市后连续分红21年 [6] - 经营业绩增长十倍 客户包括洽洽瓜子 溜溜梅冻 安慕希等知名品牌 [6] - 通过技术升级和产业并购组合拳拓展海外市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