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苗基质

搜索文档
展现新面貌 焕发新活力——赣吉青三省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活力中国调研行)
人民日报· 2025-08-19 22:33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 江西新余市良山镇森凤蛋鸡散养有限公司通过5G和物联网技术实现数字化养殖 每天产鸡蛋4万枚 年产值约1300万元[3] - 吉林松花湖度假区通过四季运营模式将冰雪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 夏季客流量预计突破40万人次[3] - 吉林市南沟村发展民宿产业 全村149家民宿可同时接待游客2000人 年收入超1500万元[4] - 青海省共和县尕日拉村通过生态旅游带动环湖8个乡镇20个村超过2万名群众增收致富[4] - 江西上饶市望仙谷景区通过文旅开发吸引310万人次游客 为村民提供6500个直接就业岗位 带动周边就业3万余人[7] 农业产业化升级 - 江西省实施农业产业化"双百行动" 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81家 省级1147家 带动376万户农民年均增收4260元[5] - 吉林省镇赉县通过科技改良盐碱地 水稻播种面积达155万亩 产量20.6亿斤 种粮大户毛印华150公顷稻田实现纯利润100多万元[6] - 青海省金融机构创新推出活畜抵押和订单融资产品 累计发放抵押贷款超30亿元[7] 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吉林省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超98%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47.1%[9] - 青海省实现医共体县域全覆盖 通过"岗位派驻+巡回医疗+远程指导"模式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10] - 吉林省新建宜居农房1.8万余户 新改建农村公路3700多公里[11] - 南昌市湾里管理局"湾里办"智慧平台实现90%以上群众诉求当日受理和解决[10][11] 科技创新与资源转化 - 森凤公司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精准营养调控 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3]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推广水稻育苗基质和稻蟹共养新技术 帮助农民节本增效[6] - 青海省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 通过政府主导、村集体参与、农牧民分红的机制实现生态红利共享[4]
苏州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99.9%,走在全国前列
苏州日报· 2025-08-08 23:39
秸秆资源化利用模式创新 - 苏州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9.9%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6.4% 位居全国前列 [1] - 传统焚烧处理导致PM2.5飙升且浪费有机资源 直接还田长期堆积引发土壤板结和病虫害 [1] - 长云村通过高校科研技术将秸秆腐熟制成水稻育苗基质 实现原料化与肥料化利用 [1] 生态循环农业实践案例 - 长云村2022年试点秸秆堆肥育秧数字化项目 提升利用率并带动全村就业 [1] - 太仓市东林村秸秆饲料加工厂年产3万吨发酵饲料 每吨售价500元 覆盖江浙沪鲁市场 [2] - 东林村获全球环境基金"零碳村镇示范村"称号 秸秆利用升级至3.0版本 [2] 技术应用与经济效益 - 长云村通过添加辅料调节酸碱度 实现秸秆科学转化 插秧时回归田间 [1] - 东林村依托江苏省农科院技术 将秸秆与农作物废料转化为村级致富手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