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化等服务

搜索文档
《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专家解读丨深化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 构建现代化油气市场体系的制度基石
国家能源局· 2025-10-19 05:48
文章核心观点 - 新发布的《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标志着中国油气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从“有章可循”迈向“有法可依、执法有据、违法必究”的新纪元 [3] - 该办法旨在构建“X+1+X”的现代油气市场体系,为管网设施公平开放奠定坚实的法治根基 [3] - 新规通过明确概念、构建全链条服务规范、实施分类信息公开、增设法律责任及引入信用监管等制度升级,强化对自然垄断环节的监管 [6][7][8][10][11][12] 《监管办法》的出台背景 - 2019年出台的监管办法在打破垄断、提高管网利用效率方面发挥历史性作用,但随着改革纵深推进,其局限性显现 [4] - 国家管网集团成立标志着油气市场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全国一张网”运营格局初步形成,上游多元主体和下游用户对公平使用管网设施的诉求空前强烈 [4]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自然垄断环节监管体制机制的意见》和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对监管工作提出新要求,新办法是将中央精神和法律原则转化为具体监管规则 [4] - 原规范性文件受限于法律位阶,缺乏有效行政处罚手段,导致监管机构面对违规行为时效能不足,新办法升格为部门规章并增设罚则,是破解监管困境的有力举措 [5] 《监管办法》的主要制度亮点 - 首次对“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进行权威定义,明确其内涵是向符合条件的用户公平、无歧视地提供油气输送、储存、接卸、气化等服务,统一行业认知与监管尺度 [7] - 构建从用户注册、服务申请、容量分配到合同签订与履行的全链条服务规范体系,压实运营企业主体责任 [8] - 在容量分配环节,明确要求制定并公开容量分配实施细则,特别是在容量紧张时规定以受理时序、服务周期等为核心的公平分配原则,有效防范暗箱操作 [8] - 实施分类信息公开,将信息分为“主动公开”与“依申请公开”两类,基础制度、价格标准等信息必须主动公开,而管网剩余能力等敏感运营信息则向已注册用户依申请公开,平衡透明度与信息安全 [10] - 增设法律责任条款,对运营企业列举9种典型违规情形,设定从责令改正到按经济损失额倍数罚款的递进式处罚,并对用户明确5种违规行为及相应罚则,实现监管“长牙带刺” [11] - 引入信用监管机制,建立运营企业和用户的信用记录并实施信用约束,引导企业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守信,推动形成市场化长效治理格局 [12] 贯彻落实《监管办法》的政策建议 - 需加快配套实施细则的制定,如容量分配的具体规则、信息公开的详细标准、信用评价的具体指标等,确保制度的可操作性 [13] - 强化监管能力建设,能源主管部门需提升监管队伍的专业能力,培养精通法律、经济、油气工程和数据的复合型人才,并建设运用好能源监管信息系统 [13] - 促进行业共识与文化转型,管网运营企业需从过去的资源掌控者转变为面向所有市场的公共服务提供者,进行深刻的组织变革和文化重塑 [14]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办法 推进运营机制改革 公平使用油气管网设施有了“畅行证”
人民日报· 2025-10-19 02:16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的《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将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 确,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指,油气管网设施运营企业对已建成投运的管网设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 符合条件的用户公平、无歧视地提供油气输送、储存、接卸、气化等服务。 "这一定义清晰划定了监管范围,统一了政府、企业和用户对'公平开放'的理解,为后续监管活动提供 了基础,避免了因概念模糊可能引发的争议与执行偏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政策与法律研究 中心主任陈守海说。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纳入监管的油气管网设施,不仅包括国家管网集团运营的油气管道、 LNG接收站、地下储气库等设施,还包括油气央企、地方国企、民营企业等各类主体运营的油气管网 设施。 油气管网设施连接油气上下游,是油气领域典型的自然垄断环节,推进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是油气管 网运营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信息不对称是制约公平开放的主要瓶颈之一。"按照信息类别,将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相关信息进行 分级公开。对于公平开放制度、用户注册条件和程序等基础信息,相关企业应当对社会公众主动披露; 对于剩余能力、运行情况等敏感信息,相关企业应当对已注册用户披露,兼顾 ...
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办法,推进运营机制改革 公平使用油气管网设施有了“畅行证”
人民日报· 2025-10-19 01:00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纳入监管的油气管网设施,不仅包括国家管网集团运营的油气管道、 LNG接收站、地下储气库等设施,还包括油气央企、地方国企、民营企业等各类主体运营的油气管网 设施。 办法有几个"首次":首次针对油气管网监管领域出台部门规章;首次引入行政处罚手段;首次明确 油气管网公平开放的服务流程,统一用户注册、服务受理、信息公开等标准。 信息不对称是制约公平开放的主要瓶颈之一。"按照信息类别,将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相关信息 进行分级公开。对于公平开放制度、用户注册条件和程序等基础信息,相关企业应当对社会公众主动披 露;对于剩余能力、运行情况等敏感信息,相关企业应当对已注册用户披露,兼顾设施信息安全和用户 需求。"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油气管网设施连接油气上下游,是油气领域典型的自然垄断环节,推进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是油 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的《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将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 确,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指,油气管网设施运营企业对已建成投运的管网设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 符合条件的用户公平、无歧视地提供油气输送、储存、接卸、气化等服务 ...
新华社︱我国油气市场化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管住中间”迎来首个部门规章
国家能源局· 2025-10-17 01:50
"原监管办法为监管机构开展公平开放工作提供了监管依据,但受限于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处罚,监管机构在开展监管 执法工作时手段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管执法权威。"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进一步解释说,本次修订将监管办法升格 为部门规章,增加相应罚则条款,丰富监管执法手段,着力提升监管效能。 "原监管办法在打破垄断、提高管网利用效率、培育多元市场主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油气市场化改革向纵深推 进,其历史局限性也逐渐显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陈守海说。 近年来,我国油气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2019年12月国家管网集团成立以来,在"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总体改革 思路指引下,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X+1+X"油气市场体系 逐步完善,市场主体对公平开放诉求与日俱增。 "新监管办法直面当前监管的难点、堵点、痛点,聚焦公平开放制度健全、设施服务完善、保障合同签订、规范信息公开与 报送等问题,明确各方权利义务,赋予政府监管部门执法权和行政处罚手段。"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维和表示,新监管办法进 一步规范油气管网运营企业和油气销售企业的经营行 ...
【新华解读】我国油气市场化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管住中间”迎来首个部门规章
新华财经· 2025-10-16 00:48
监管办法的层级与法律意义 - 监管办法从规范性文件升格为部门规章 实现制度性突破和重要法治意义 [1] - 通过法治化手段防范管网资源滥用和市场恶性竞争 构建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的制度保障体系 [1] - 升格为部门规章增强了监管工作的权威性和威慑力 并明确相应罚则条款 [2] 监管办法的修订背景与目的 - 修订旨在顺应油气市场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新形势 满足市场主体与日俱增的公平开放诉求 [2] - 原监管办法受限于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处罚 导致监管执法手段有限 影响执法权威 [2] - 新办法着力提升监管效能 规范油气管网运营企业和销售企业的经营行为 保障各经营主体合法权益 [3] 监管办法的核心内容与创新 - 首次对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进行权威定义 指运营企业向符合条件用户公平、无歧视地提供输送、储存等服务 [3] - 创新性将信息公开分为主动公开与依申请公开两类 兼顾设施信息安全和用户需求 [3] - 在准入环节明确要求运营企业制定用户注册和服务受理办法 鼓励通过网络平台等便捷方式受理 着力杜绝玻璃门旋转门 [3] 容量分配与服务优化 - 要求运营企业制定输送容量分配实施细则 在申请超剩余能力时综合考虑多重因素分配 并报能源主管部门 以防范暗箱操作和歧视性对待 [4] - 将分散受理容量服务或临时服务需求的响应时间由15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 [5] - 进一步明确主体范围 扩大公平开放范围 优化服务规范 为促进管网开放和扩大市场化交易打下基础 [5] 行业影响与未来方向 - 推动形成公平透明、竞争有序的行业发展环境 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1][3] - 国家能源局将密切关注新办法落地实施情况 结合实践进一步细化监管要求 丰富执法手段 提高执法能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