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森林资源
icon
搜索文档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我国持续开展调查监测,自然资源家底更厚
人民日报· 2025-09-12 00:40
自然资源家底与保护成效 - 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比2020年增加2800万亩,形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格局 [1][2] - 森林覆盖率提升至25.09%,森林蓄积量达209.88亿立方米,提前实现2030年气候变化目标 [1][3] - 林地、草地、湿地面积分别达42.53亿亩、39.12亿亩、8.34亿亩,红树林面积净增至46.5万亩 [3][4] 矿产资源勘查突破 - 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和19个大型气田,支撑石油年产量2亿吨、天然气超2400亿立方米 [2] - 探获甘肃泾川和黑龙江嘉荫两个特大型铀矿,新增山西孝义铝土矿、山东胶东金矿等可观储量 [2][3] - 发现长达2800公里的"亚洲锂腰带",在四川、青海、西藏、新疆找到多个大型超大型锂矿 [3] 海洋经济发展 - 海洋生产总值达10.5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2.7万亿元,海洋原油增量占国内原油增量70%以上 [1][3] - 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超35%,海洋水产品产量连续36年全球第一,建成"深海一号"平台等重大设施 [3] - 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优良率提升至60%以上,海水淡化等战略性产业快速发展 [3][4] 生态修复与国土治理 - 累计完成土地综合整治超1000万亩,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240多万亩,修复海岸线820公里 [4] - "三北"工程实施415个项目,完成建设任务1.64亿亩,通过光伏治沙等模式实现科尔沁沙地生态改善 [4] - 首批5个国家公园整合120多个自然保护地,东北虎豹数量由27只、42只增至70只和80只左右 [5] 资源管理与技术创新 - 累计批准建设用地2697.4万亩、用海用岛1.12万平方公里、新设采矿权5987个,审批时长压缩1/3 [6] - 完成5个国家公园和1096个重点区域确权登记,处置闲置土地500多万亩,低效用地再开发171万亩 [6] - "天地图"日均服务调用量超10亿次,不动产登记实现"跨省通办"并覆盖2200多个县市 [7]
加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林地土地权承认的良好做法
世界银行· 2025-04-30 23: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数百万人包括许多原住民在森林土地持有上产权不安全,阻碍长期可持续土地投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此挑战突出,该报告考察土地权属干预对森林覆盖率的影响、该地区森林用地土地权利确认和合法化现状以及加强各类土地权属的良好实践,为相关利益者提供指导 [15] - 对18项实验性或准实验性研究和20个案例的系统性回顾表明,原住民或当地社区集体土地权利的正式化或土地治理的加强减少森林砍伐或无中性影响,私有产权的正式化结果更多样化,结合保护激励和环境限制能带来更好的森林覆盖率结果 [16] - 提出以社会包容和环境可持续的方式增强对森林和林地土地权利的认可、保护和正式化的良好实践和建议,包括法律框架、制度层面、实际形式化过程等方面的内容 [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引言 - 全球约16亿人依赖森林资源维持生计,但只有一小部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得到官方确权,明确林地使用者的权利束对加强森林治理等具有重要意义,国际政策和资金日益支持改善森林产权的承认和正式化 [39] -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在国际承诺和挑战的中心,该地区在土地权利认可和正式化方面存在重大挑战,为履行承诺需要大量土地,且生物多样性可能消失 [44] - 报告致力于推动各类土地权属在林地内的可持续认可和正规化,适用范围包括林地内其他类型土地,通过系统综述评估正式化权利对森林保护的影响,概述该地区林地权利确认和治理背景,界定全球范围内的良好实践 [45][46] - 回顾18项关于土地权属干预对森林覆盖影响的实验或准实验研究,发现知识产权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共土地的正式化或其土地治理通常与森林覆盖面积无变化或减少森林砍伐,私有土地的正式化结果更混合,仅私有产权正式化不足以增加森林覆盖率,需结合其他措施,设计土地权属干预措施时需考虑多种情境因素 [49][52][53] - 土地产权的安全能影响人们和社群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社区在边界和决策清晰等条件下能够可持续地管理公共资源,反之“公地悲剧”可能发生 [58][59] 东亚和大洋洲的森林权属状况 - 该部分概述了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森林权属状况,列出人口和森林相关统计数据,总结10个关键国家的森林权属与管理法律背景,该地区各国原住民等群体人口占比差异大 [61] - 该地区森林覆盖面积比例从中国的23.3%到巴布亚新几内亚的79.2%,除巴布亚新几内亚外大部分森林属于公共所有,拥有较高私有或社区所有比例的国家年森林净变化率表现更好,该地区国家保留国家森林用地,这些区域与原住民等群体土地要求重叠,但关于居民水平信息很少 [64] - 大多数东亚太平洋国家林权由国家默认管理,社区获得完整权利束较少,获得部分管理权较常见但可能面临风险,报告总结了该地区国家林权及管理的部分主要法律、制度和行政特征 [67] 森林产权确认和规范的良好实践 - 已确定的良好做法满足政策和法律框架、制度角色和授权、操作规程、信息系统四个关键标准中的一项或多项 [89][90][91] - 林地土地权利的法律认可作为全球法律规范和良好实践不断发展,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部分地区将权利下放给传统森林居民的法律框架演变一直在进行,这些框架承认习惯权利 [92][93] -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大多数国家在集体土地的法律认可及其规范化方面存在差异,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取得一定进展,其他国家存在不同问题,社区林业管理和社会林业是最普遍的承认林地权利的方法 [95][96] - 拉丁美洲地区在承认原住民等群体的土地和森林权利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地方机构实施法律框架仍面临挑战,墨西哥和巴西在森林地带土著权利法律承认中有良好实践 [97][98][99] - 改革法律框架确认和强化林地土地权利时应考虑当地社区权利的性质和范围以及权利持有人的定义和识别问题,定义相关群体时会出现重要法律问题,可能影响群体行使权利的方式 [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