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AI贷

搜索文档
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协同跑出加速度
科技日报· 2025-09-16 23:42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是全国首家专注于机器人非标产品设计研发与生产制造的共享服务平台 采用共享经济模式在智能制造领域运营 [1] - 共享工厂模式打破地域界限 为研发人员和中小微企业提供从采购 制造 测试验证直至完成首台套产品的全周期服务 [1] - 共享工厂被誉为新时代的工业合作社 大大提升效率并节省成本 [1] 运营成果与效率提升 - 自去年初启动以来 共享工厂已为200余家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推动新增产值超2亿元 [1] - 该模式帮助中小企业生产效率整体提高10%以上 单位产品成本降低8%以上 产品研制周期缩短15%以上 产品不良率降低10%以上 [1] - 成绩得益于共享工厂构建的设计研发 生产制造和资金融通等六大服务平台的有力支撑 [1] 区域协同与创新案例 - 共享工厂成为京津冀协同创新与产业融合的重要枢纽 承担多所科研机构成果转化和大学生实习任务 实现创意落地不出厂和资源协同跨区域 [2] - 典型案例显示 依托共享工厂资源与政策支持 成功承接并实现北京王致和装瓶自动化创意从方案到产品的完整闭环 体现京唐协同创新模式 [2] 政策与资金支持 - 唐山高新区每年安排2000万元创制券和创新券 设立2亿元资金池 推出多项科技企业扶持政策 显著缓解中小企业研发和生产中的资金压力 [2] - 金融支持包括国有银行推出机器人AI贷和科技e贷等产品 通过多种金融手段为企业提供支持 [3] - 人才政策方面实施凤凰英才计划 设立2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 打造京津冀区域机器人人才高地 [3] 产业生态与平台建设 - 唐山高新区积极构建以共享制造为核心的新型产业生态 围绕初创企业有技术有创意但缺设备缺资金的痛点建设共享智造集群 [2] - 已建成国家级特种机器人实验室 河北省唯一的机器人中试示范平台 机器人概念验证中心等一批高能级平台 培育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55个 [3] - 正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合作搭建共享工程师平台 与浪潮集团共建共享智造+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2] 技术应用与发展规划 - 唐山凭借雄厚工业基础包括世界最大钢铁产业集群和丰富装备制造场景 为机器人技术提供广阔应用空间 已梳理出110个成熟应用场景并定期发布开展揭榜挂帅活动 [3] - 正与北京大学合作建设机器人产业大脑 推动机器人从传统作业向具身智能模式转变 [3]
科技金融“大合唱” 演绎协同奋进曲
金融时报· 2025-06-24 03:20
科技金融政策与机制 - 中国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联合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建立"双牵头"工作机制,覆盖省内9个部门和省市县三级机构,形成"1+N"政策体系 [2] - 河北已印发科技金融政策文件10余份,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上百场,发放科技型企业贷款突破万亿元 [2] - "一池两新万企"行动、"金融活水助力科技企业腾飞"专题活动等大型品牌活动为科技企业融资提供高端化平台 [2] 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实践 - 农业银行秦皇岛分行发放省内首笔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创新推出数据知识产权贷款产品 [3] - 北京银行石家庄分行发放河北省首单千万级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1000万元,以"冀路畅达"网络货运平台数据集为质押物 [3] - 工商银行唐山分行发放全省首笔"机器人AI贷"500万元,调用企业研发日志数字化记录作为风控依据 [7] 多元化资金投入与基金运作 - 河北省科技投资引导基金以28.85亿元母基金为杠杆,撬动社会资本构建三级联动体系,设立子基金37只,总规模达204亿元 [4] - 基金投资项目161项,其中15家企业成功上市,1家成长为独角兽企业 [4] - 冀中能源集团发行河北省首单数字人民币科创债券,规模10亿元,期限5年,发行利率3.74%创集团新低 [4] 科技保险创新与特色案例 - 中国大地保险河北分公司落地全国首单科技投资研发转化损失保险,覆盖宜明昂科肿瘤创新药项目全链条风险 [5] - 创新保险模式实现"投资机构投保、双主体受益",项目失败后可双向赔付 [5] 区域特色科技金融发展 - 雄安新区分行打造科技金融试验田,设立示范性科技支行和特色网点,争取设立雄安创新发展奖励资金 [6] - 张家口建立科技金融创新实践基地,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6] - 沧州市分行推动科技创新再贷款落地,6家银行为凯意新材料提供8亿元银团贷款,贴息后融资成本降低1.5% [8] 产业链与供应链金融支持 - 保定市分行利用长城供应链金融平台推动核心企业上下游协同发展,线上融资累计4.96亿元 [7] - 唐山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机器人企业签约信贷金额达20亿元,投放8.31亿元,企业研发周期平均缩短9个月,专利申报量同比增长120% [7]
机器人“梦工厂”背后的金融力量
金融时报· 2025-04-22 10:03
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 - 全球首场人机共跑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举行 20支人形机器人队伍完成21.0975公里开放环境耐力测试[1] - 特种机器人实现智慧药房全自动化取药 平均耗时不足1分钟[1] - 三维视觉系统实现型材表面全自动非接触检测 精确度较人工大幅提升[1] - 工业机器人AI智能码垛系统完成传送检测转运拆码垛全流程数智化替代[1] 唐山机器人产业集群 - 唐山自1990年代发展机器人产业 形成以工业机器人为支撑特种机器人为特色的产业集群[2] - 唐山高新区为全国首个机器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聚集全市约90%的机器人企业达200家[2] - 2023年唐山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突破73亿元 同比增长21.3%[2] - 从业者评价机器人技术迭代快速 每日涌现新算法新硬件新应用场景[4] 产业融资支持体系 - 金融机构针对机器人企业推出超20款专项信贷产品 包括机器人AI贷科技e贷等[6][7] - 机器人AI贷信用贷款产品累计向14家企业发放8100万元 支持随借随还循环使用[7] - 13家银行开辟绿色通道 通过线下收集线上审批缩短放款时间[7] - 推广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 通过金融机构+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提升金融服务效率[7] 金融政策支持 - 运用科技创新再贷款等技术改造货币工具 引导银行加大科技中小企业金融支持[8] - 信贷人员持续学习行业技术趋势 通过专业评估提升企业价值判断能力[9] - 金融支持推动机器人企业成为行业标杆 体现资金服务科技创新的实质作用[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