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锐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

搜索文档
引领精准医疗新时代!中国药谷手术机器人实现多领域新突破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24 07:56
中国药谷手术机器人产业创新突破 - 中国药谷作为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汇聚了华科精准、术锐、铸正三家手术机器人代表企业,在神经脊柱、泌尿外科、骨科领域实现科技应用新突破[1] - 园区高端手术机器人产业高速发展得益于企业研发实力、药谷产业生态、政策支持及临床资源对接[16] 华科精准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 - 推出X1000颅脑脊柱一体化手术机器人,集成脑外科手术机器人定位、导航及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导航定位三大核心功能[3] - 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成功辅助完成脊柱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植入精度与术前规划路径完全一致[5] - 通过全自动定位机械臂与精细触觉反馈技术实现脊柱手术实时追踪,解决传统手术中呼吸体位变化导致的精度问题[6] 术锐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 -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成功应用该机器人完成首例膀胱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及全腔镜下回肠膀胱术[8] - 展现单孔手术机器人在处理复杂深部盆腔手术中的独特优势,推动医院微创外科技术升级[8] - 标志着"人工智能+精准外科"融合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将引领未来外科诊疗模式变革[10] 铸正骨科手术导航系统 - 在淮南新华医疗集团完成股骨颈骨骨折微创手术,实现"亚毫米级"精准定位[12] - 通过CT三维建模精准规划植入物参数,机械臂执行预设方案使固定稳定性显著提升[14] - 推动骨科手术从经验依赖向精准智能转变,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14]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从单一功能迈向复合智能化,脊柱手术进入精准智能时代[6] - 单孔腔镜机器人突破复杂深部手术限制,拓展微创外科应用边界[8] - 骨科手术机器人实现亚毫米级定位,降低组织损伤与辐射暴露[14]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向“智”!中国机器人“跑”起来
新华网· 2025-06-19 13:13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 北京拥有机器人骨干企业400余家 其中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机器人企业和人形机器人整机单位数量均居全国首位 [3] - 2023年北京推动199种机器人创新产品在134种场景实现应用落地 覆盖11个领域 [7] - 2024年北京机器人产业营收超过300亿元 同比增长近50% [7] - 中国连续11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地位 机器人相关有效专利突破19万项 约占全球三分之二 [7] - 全球人形机器人百强榜单中 中国企业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7] 重点企业案例 - 加速进化公司人形机器人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德国公开赛上夺得冠军 [1] - 术锐单孔手术机器人获国家药监局上市批准 已在70多家医院完成1500多台手术 [7] - 松延动力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后一个月内获得1000台以上订单 总合同额突破1亿元 [10]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展示的"天工2.0"人形机器人具备向参观者致意的能力 [10] 技术创新与应用 - 骨科置换手术机器人仅用5分钟生成精准个性化手术方案 [3] - 术锐独创蛇形手术操作臂可实现弯转方向和角度的精准控制 能完成5毫米级精细操作 [5] - 优理奇人形机器人Wanda具备制作汉堡等家政服务能力 [5] - 工业机器人在传送带两头熟练分拣搬运货物 [3] 行业未来展望 - 中国电子学会预测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8700亿元 [8] - 2025年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2026年迎来商业化应用爆发 [12] - 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园(亦庄)正在打造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 已有超100家企业表达入驻意向 [12] - 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路径:2023年比行走 2024年比奔跑 2025年比智能操作和服务能力 [10] 政策支持 - 北京实施"百项机器人新品工程"和"百种应用场景示范工程" [5] - 北京出台促进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系列措施 对研发、生产到应用全链条给予支持 [10]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 [8]
手术机器人市场狂飙背后的危机
36氪· 2025-06-16 01:54
市场增长态势 - 2025年1-5月手术机器人中标150台 同比增长82.9% [1] - 2025年一季度天智航营收5858万元 同比增长102.40% [6] - 2024年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新增装机58台 国产低于1000万元产品合计销量33台 [5] 行业竞争格局 - 腔镜手术机器人领域16款产品获批 骨科超50款获批 穿刺类10余款获批 [1] - 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价格区间1400-1700万元 达芬奇均价约2300万元 [4] - 天智航骨科手术机器人价格高于市场均价19% 但占据50%市场份额 [5] 融资环境变化 - 2020-2022年行业年融资27-30笔 2024年骤降至9笔 [1][3] - 英国CMR Surgical完成2亿美元融资后寻求出售 [1] - 国内血管介入机器人企业获数千万元融资后破产拍卖 [1] 临床价值挑战 - 冠脉介入机器人手术成功率96% 但11%简单病变需转为人工操作 [2][4] - 精锋多孔机器人97%手术为四级高难度术式(7760/8000例) [11] - 术锐单孔机器人成为国内首款覆盖四大外科领域的产品 [10] 技术创新方向 - 精锋医疗推出配备AI导航的全柔性支气管镜机器人CP1000 [8] - 微创机器人图迈系统建立跨洲际远程手术网络 覆盖103个国家 [10] - 瑞龙外科分体式腔镜机器人兼容传统器械降低采购成本 [9] 市场拓展策略 - 微创机器人2024年海外市场取得超20台商业化订单 [12] - 精锋医疗在波兰建立欧洲培训中心 与Dornier合作推广至西葡市场 [12] - 县级医院已采购腔镜/骨科/神经外科等多类别手术机器人 [14] 企业业绩表现 - 天智航2024年总营收下降14.9%至1.79亿元 但配套耗材收入增长28.52% [5][6] - 微创机器人2024年营收2.57亿元 同比增长146% [12] - 精锋支气管镜机器人2024年完成近200例远程手术探索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