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弹药

搜索文档
直击国科军工业绩说明会:无人机助推器已见成效 101项在研项目赋能竞争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2 11:1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9.21% 在导弹固体发动机、智能化弹药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并签订7.39亿元年度订单 为业绩提供支撑 同时通过产能扩张和国际市场拓展推动未来增长 [2][3][5][6][7] 研发进展 - 研发投入达5505.46万元 同比增长29.21% 重点聚焦武器系统、智能弹药、无人作战平台及导弹动力模块等领域 [3] - 在研项目101项 包括60项工程研制和41项关键技术研究 预计总投资规模5.17亿元 累计投入3.94亿元 [3] - 突破新一代长时间发动机设计技术、低成本发动机设计技术及高可靠性后包覆技术 并应用于新型导弹动力模块 [3] - 新增无人机助推器业务 按"四个一代"研产体系推进 已取得成效 [2][3] - 与科研机构新增2509/JK项目合作 确定6个科研项目意向 涵盖3型弹药和3型引信研制 [4] - 新增授权专利8项 累计授权专利184项 含31项发明专利(20项国防专利) 拥有5家高新技术企业及多个省级技术中心 [4] 订单与产能 - 全资子公司签订7.39亿元(含税)年度订货合同 涉及两型主用弹药等产品 [5] - 定深爆炸声源产品通过政府招标获取订单 客户包括自然资源部下属海洋研究所、军工央企及军方科研单位 [5] - A区、B区专业化产线产能逐步释放 自动化产线提升弹药产能及生产效率 [6] - 动力模块产能改造优化目标提升20%以上 保障扩能项目建设需求 并完成航天动力建设项目土地置换及增购方案 [6] 战略规划 - 目标2025-2027年扣非归母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不低于6.8%、7.3%和7.8% [2][6] - 立足国内市场拓展国际军贸业务 与多家军贸公司建立合作意向 参与国际防务展览 [6][7] - 推动现有型号产品出口 开发多场景适配新型弹药及低成本制导火箭弹 [7] - 拓展航天动力产业链 强化固体发动机总体研产能力 布局中口径弹药及无人化智能化产品 [6] - 目标"十五五"期间营收和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5% [6]
央企整合新进展 兵工集团董事长调整周治平任公司董事长
证券日报· 2025-07-08 15:46
人事变动 - 周治平接任兵工集团董事长 程福波调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董事长[1] - 人事变动对公司日常管理、生产经营及偿债能力无实质性影响[1] - 周治平职业生涯起步于兵装集团 在兵器领域经验丰富[1] 公司业务 - 兵工集团为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信息支援部队及武警公安提供武器装备和技术保障[1] - 主要产品包括坦克装甲车辆、远程压制、防空反导等主战装备 以及智能化弹药、光电信息、毁伤技术等战略性产品[1]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089.78亿元 归母净利润17.28亿元[1] - 截至一季度末 公司资产总额5975.38亿元[1] 新任董事长背景 - 2018-2021年任职长安汽车 推动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2] - 2021-2024年任职中国一汽 主导红旗品牌新能源转型[2] - 2024年任职东风集团 推动燃油车向新能源转型[2] - 2025年2月出任兵装集团总经理[3] 行业影响 - 周治平汽车行业市场化经验有望为军工体系注入新活力[3] - 可能推动军工技术产业化转化 提升市场竞争力[3] - 面临将汽车行业经验融入军工体系的挑战[3] 企业重组 - 兵装集团汽车业务分立为独立央企 由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3] - 分立后兵装集团股权将注入兵工集团[3]
中兵红箭:2024年报&2025一季报点评:特种装备需求拐点有望出现,公司基本面有望迎来反转-20250518
中原证券· 2025-05-18 02: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特种装备需求拐点有望出现,公司基本面有望迎来反转 [1] - 2024 年公司特种装备、超硬材料双双量价齐跌致业绩大幅亏损,盈利能力下滑;但军工需求及潜在军贸需求或催化业绩增长,2025 年经营目标增长体现较强信心 [6][14][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45.69 亿元,同比下降 25.29%;归母净利润亏损 3.27 亿元,上年同期盈利 8.28 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 3.48 亿元,上年同期盈利 7.71 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73 亿元,同比增长 16.37% [5] - 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6.2 亿元,同比下降 30.0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29 亿元,同比下降 843.6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29 亿元,同比下降 962.46%;基本每股收益 -0.096 元 [5] 分业务情况 - 2024 年特种装备板块营业收入 23.93 亿元,同比下降 23.93%,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52.38%;超硬材料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17.64 亿元,同比下滑 23.33%,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38.6%;专业汽车板块营业收入 4.12%,同比下滑 3.81% [12] - 2024 年特种装备板块毛利率 9.61%,同比下降 23.92 个百分点;超硬材料板块毛利率 25.88%,同比下降 9.77 个百分点;专用汽车板块毛利率 2.44%,同比下降 1.09 个百分点 [13] 业绩亏损原因 - 超硬材料行业受全球经济波动及下游需求结构性调整影响,传统工业领域用金刚石产品量价承压,消费领域培育钻石受印度 CVD 产能释放冲击价格下探;特种装备板块受需求下滑和价格波动,营业收入和毛利率下降幅度较大 [7] - 公司特种装备、超硬材料两大主业承压,毛利率下滑,且营业收入下滑,成本相对共性,四项费用率被动上升,拖累净利率水平 [8] 业绩增长因素 - 公司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旗下核心资产,特种装备板块产品涵盖多兵种配套弹药,部分产品国内独家生产,有科研试验设计条件和研发、批量生产能力 [14] - 十四五收官年军工需求加速释放,军演增加常规武器消耗,催化公司产品需求;印巴冲突中中国军工产品性能优越,公司主要产品有军贸需求前景 [14] 2025 年展望 - 2025 年公司计划实现营业收入 87 亿元,特种装备要高质量完成年度装备建设任务;民品超硬材料保持市场龙头地位,爆破器材运输车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经营目标对比 2024 年营业收入增长 90.41% [1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68.72 亿、89.7 亿、107.35 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79 亿、4.08 亿、5.58 亿,对应的 PE 分别为 84.5X、57.8X、42.3X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