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材料

搜索文档
数据中心赛道火了,材料巨头恩骅力欲试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10:1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 为了贴近中国本地市场,全球工程材料巨头恩骅力今年9月于上海虹桥启用了中国体验共创中心,以进 一步践行"在中国为中国,在中国为亚洲"的战略。 事实上,不仅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化工作为一个基础性产业正在连接并助力能源及各类基础原料及下游 细分领域,并且在塑造新质生产力方面大有可为。其中,中国市场涌现出越来越多元的创新增长需求。 "以前我们在中国市场做生意的时候,客户基本上来自于欧美国家,他们都是指定需求。但是自从中国 的手机、新能源汽车,甚至如今机器人、低空经济等行业出现后,越来越多的创新都是在中国落地—— 中国客户的合作逻辑也随之改变,从'指定需求'转向'开放式创新'。"张振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 示,"现在的需求执行,都是我们与客户坐下来一起谈、共同参与完成的。" 以新能源汽车材料研发为例,张振宇总结了几个研发方向:集成化、小型化、轻量化和自动化。"我想 强调的是,我们的产品研发不是闭门造车,这个产品研发一定是跟客户的应用结合在一起。" 除了新能源汽车材料,恩骅力目前也对数据中心赛道产生了兴趣。 由帝斯曼工程材料(DEM)和朗盛高性能材料(HPM)合并成立的恩骅力,近些 ...
正心泰山 | 新材料产业发展之我见(37)——新材料对产业的贡献率(上)
AMI埃米空间· 2025-03-07 07:46
新材料产业热力图 - 产业热力图是通过颜色梯度直观表征产业在空间、技术、市场、资源等维度的分布密度和发展强度的分析工具,核心是揭示产业活动的聚集规律和竞争力格局 [9] - 核心要素包括空间热力(企业密度、产业园区数量)、技术热力(专利密度、研发投入强度)、市场热力(市场规模、进口替代率)和资源热力(资源储量、人才集聚指数) [10] - 逻辑构建包括数据结构标准化、指标权重融合(如熵权法、AHP)和可视化映射(红-黄-蓝梯度) [12][13] - 应用价值包括政府识别产业热区/冷区(如长三角综合热力值80.6)、企业选址优化(如宁德时代宜宾建厂)和投资潜力区域发现(如合肥量子材料研发指数90) [14][15] 新材料产业动力图 - 动力图通过多维度耦合分析可视化表征驱动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技术、需求、政策等)及其相互作用机制,本质是解构产业"能量传递"网络 [19] - 核心要素包括技术推动力(专利转化率)、需求拉动力(市场渗透率)、政策驱动力(补贴强度)、资源约束力(资源依存度)和环境承载力(碳排放强度) [20] - 逻辑构建包括驱动力筛选(如格兰杰因果检验)、耦合关系建模(如动力网络方程)和动态交互可视化(节点大小表示权重) [21][22][25] - 应用价值包括企业技术路线选择(如固态电解质研发优先级)、政府靶向政策设计(如碳税+回收补贴组合)和投资风险预警(如锂资源依存度>80%触发红色预警) [26][27] 新材料产业热力图与动力图结合 - 长三角地区因技术+市场双高成为核心热区(综合热力值80.6),技术推动力权重42%与需求形成强协同(系数0.58) [15][27] - 成渝地区依托锂资源形成"资源热力孤岛"(资源热力75),但需加强技术转化以突破瓶颈 [15] - 技术+需求+政策三角耦合是核心动力源(贡献率占比58%-90%),资源与环境约束是关键瓶颈 [29] - 建议建立"热力+动力"联动平台,通过数字孪生模拟政策冲击(如稀土出口限制影响)实现智能决策 [29] 新材料产业区域与技术维度 - 江苏省复合材料产业链企业密度超70%,形成"原丝-预浸料-复材"完整链条 [30] - 浙江省新材料专利累计6万件(全国第3),宁波占比40%,研发投入强度达5.8% [31][32] - 福建省锂电材料对外依存度降至55%,厦门钨业在稀土功能材料领域专利领先 [30][31] - 固态电池电解质技术成熟度(TRL)达6-7级,预计2025-2026年贡献电动汽车产业增速28%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