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攻防箭
icon
搜索文档
成都世运会中国代表团新兴项目表现亮眼 场外热度不断攀升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7 07:28
中华传统体育国际化 - 龙舟首次成为2025年世界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 吸引12个国家和地区144名运动员参赛 印度尼西亚队获历史首金 中国队获两枚银牌 [1] - 全球龙舟爱好者达5000万人 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龙舟运动 美国、英国等多国在端午节期间举办龙舟活动 [3] - 武术项目入选2026年达喀尔青年奥运会 法国选手朱丽叶·沃切斯等国际运动员展现高水平竞技 意大利选手劳拉·卡萨结合学业与武术训练 [5][7] 中国代表团新兴项目表现 - 前体操运动员商春松以24.7分获跑酷女子自由式冠军 实现个人大满贯 强调跑酷低门槛和自由度 中国城市已普及跑酷运动 [7][9] - 中国攀岩队速度个人赛包揽5枚奖牌 速度接力赛三次刷新世界纪录至13秒28 最终以5金3银2铜收官 [9][11] - 中国代表团在跑酷、划水等新兴项目中斩获金牌 攀岩、飞盘等赛事观众爆满 轮滑、腰旗橄榄球等运动通过"三进"活动提升普及度 [11][13] 赛事运营与城市形象 - 成都世运会采用创新观赛模式 如掷准飞盘允许观众跟随运动员路线 提升互动体验 [13] - 成都公安投入2万名警力保障8赛区27场馆256项目运行 获危地马拉、美国代表团等国际友人公开致谢 [15][17] - 法国运动员盛赞成都夜景 安保团队通过服务展现城市魅力、安全与温暖 [19][21]
新、潮、酷!运动点燃生活激情“活力纽带” 释放多元消费动能
央视新闻· 2025-08-11 06:35
新兴运动热潮 - 飞盘 跑酷 腰旗橄榄球等新兴运动在年轻人中快速流行 成为城市生活新方式 [1][5] - 运动参与门槛低 男女自由组队 无裁判 通过沟通解决分歧 [1] - 下班后和周末成为主要运动时段 满足年轻人释放压力的需求 [5] 城市空间改造 - 高架桥下闲置空间改造为运动场 成都最大桥下运动场含35个场地支持12个项目 [6][8] - 老旧厂房 楼宇屋顶等剩余空间被焕新改造为新型运动场 [11] - 全市已改造体育公园87个 社区运动角464个 口袋公园600余个 绿道健身空间830个 [11] 运动消费生态 - 户外公园提供就地装备租赁服务 连接运动场馆与户外装备消费 [13] - 复合型公共空间融合运动 休闲 文化功能 配套咖啡 书店 宠物乐园等设施 [15] - 2025年上半年体育消费总规模突破410亿元 同比增长约9% [17] 商业业态创新 - 轮滑运动装备销售同比增长22% 骑行冲浪等新兴运动消费增长亮眼 [17] - 室内攀岩馆已在10家商业体落地 商圈积极引入新兴运动业态 [19] - 运动成为连接消费者的活力纽带 释放多元消费动能 [19]
新、潮、酷!运动点燃生活激情“活力纽带” 释放多元消费动能 | 跟着世运逛成都
央视网· 2025-08-11 05:22
新兴运动热潮 - 飞盘 跑酷 腰旗橄榄球等新兴运动在年轻人中快速流行 成为城市生活新方式 [1][3][7] - 新兴运动具有低门槛特性 无需复杂规则和技巧 支持自由组队和社交属性 [2][7] - 成都高架桥下闲置空间改造为运动场 包含35个场地支持12个运动项目 [8][10] 城市运动空间拓展 - 成都已完成87个体育公园改造 464个社区运动角建设及600余个口袋公园新建 [13] - 830个绿道健身空间投入使用 显著拓展居民"家门口"的运动场地覆盖 [13] - 老旧厂房和楼宇屋顶等闲置空间被系统性改造为新型运动场地 [13] 运动消费新业态 - 2025年上半年成都体育消费规模达410亿元 同比增长9% [19] - 轮滑装备销售同比增长22% 骑行冲浪等新兴运动消费增长显著 [19] - 室内攀岩馆已在10家商业体落地 商圈积极布局新兴运动业态 [21] 复合消费场景兴起 - 运动场馆与湖畔营地 户外装备实现有机连接 创造即时运动消费场景 [15] - 体育馆融合咖啡 图书零售及宠物乐园等多元业态 [17] - 运动公园提供健身装备和运动摄影器材销售 形成综合性消费空间 [17]
在博物馆学知识、去公园探索自然、来一场户外运动 暑期夜游乘“热”而上
央视网· 2025-08-10 06:59
博物馆夜间活动创新 - 国家自然博物馆暑期延时开放并增加夜间场次 通过3D光影秀展示地球46亿年生物进化简史[1] - 推出VR沉浸展和动植物主题讲解等多样化教育活动 青少年讲解员参与服务[1][3] - 北京约20家博物馆提供暑期延时开放服务 活动持续至8月中旬[5] 公园夜间生态体验项目 - 香山公园推出夏夜自然探索活动 成为亲子科普新场景 累计接待游客近万人次[6][10] - 活动包含室内生态知识讲解和户外夜行动物观察 参与者配备反光背带和手电筒[8][10] - 夜间探索既满足避暑需求又具教育意义 家庭参与度较高[6][10] 夜间体育运动兴起 - 攻防箭等新兴夜间运动在朝阳公园受欢迎 采用分组对抗形式[13] - 户外运动带动匹克球 夜骑等项目发展 丰富夜间体育消费选择[15] - 夜间体育项目有效规避日间高温 契合夏季休闲锻炼需求[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