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开发业务

搜索文档
百奥赛图科创板IPO 弱盈利 虚收入 高投入难获认可
搜狐财经· 2025-09-23 07:25
核心观点 - 百奥赛图面临盈利能力可持续性、实控人高负债及股权稳定性、关联交易真实性三大核心问题,其科创板IPO审议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10][17][32] 财务表现与盈利质量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从5.3亿元增长至9.8亿元,归母净利润从-6亿元改善至3354万元,2025年1-9月盈利5799万元 [4][5] - 盈利改善主要依赖费用优化:研发费用从2022年6.99亿元缩减至2024年3.24亿元,研发人员从627人减至337人;管理费用从2.5亿元降至1.8亿元,人工费用从9130万元降至5521万元,合计贡献超8000万元利润 [8][9] - 2024年综合毛利率达77.67%,但净利润率仅3.42%,盈利质量低于同行;2025年上半年财务成本0.36亿元接近净利润0.48亿元,利息负担沉重 [20][33] 偿债能力与资金链风险 - 公司现金覆盖不足:2025年上半年现金4.21亿元,流动负债4.71亿元,流动比率1.53%和速动比率1.32%均低于行业均值(3.69%/3.27%) [19][20] - 实控人沈月雷夫妇背负约1亿元债务,2023-2025年需偿还1.15亿元,还款依赖H股减持;2026-2028年仍有4694万元待偿还 [13][16][17] - IPO募资额从18.93亿元缩水至11.85亿元(降37.4%),通过IPO缓解负债计划受阻 [20] 业务结构与关联交易 - 收入依赖模式动物销售(2024年占比39.71%)和抗体开发业务(占比32.43%),但抗体开发业务境外收入占比仅10%,主要依赖国内关联方 [24][26][28] - 关联交易集中:2022年抗体开发收入55.1%来自思道医药(曾为孙公司),2024年第二大客户多玛医药(思道医药母公司)贡献6101万元收入 [29] - 原始股东杨晓明(原国药总工程师)涉嫌违纪违法,万里明(长生生物前高管)受行政处罚,客户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与杨晓明存在历史关联 [30][32] 市场表现与竞争力 - H股股价表现不佳:2022年发行价25.22港元,2024年底跌至5.6港元低位,港股投资者损失严重 [21][22] - 抗体开发业务("千鼠万抗"计划)持续亏损,2021-2023年累计亏损超12亿元,盈利依赖模式动物和临床前服务补贴 [34][37] - 境外收入占比从2022年46.31%骤增至2024年67.97%,但第三方回款从2022年615.64万元激增至2024年3116.50万元,交易真实性存疑 [32] 行业与监管环境 - 科创板IPO审核强调盈利能力、股权稳定性及技术竞争力,2025年已有3家企业因业绩不稳定撤回申请 [2][38] - 注册制下监管通过"撤回/暂缓/否决"屏蔽高风险IPO,即便具备硬科技属性但盈利欠佳的项目难以过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