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平仓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芯力量|藏粮于技的“芯”应用
新华社· 2025-09-12 09:42
微流控芯片被称为"芯片实验室",是在微米尺度空间上构建的流体操作平台,可以将传统实验室中的操 作集合在一起,基于微流体力学原理控制流体的速度、方向和混合程度,实现复杂的化学和生物反应。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研发的这款芯片,微电极采用3D环绕结构,可以提高 检测灵敏度,解决了传统微流控芯片难以检测土壤磷含量的难题,十几分钟内就可以对土壤中的营养元 素进行全面定量分析。 成本低、检测速度快,这款微流控芯片可以在田间地头随时检测,快速了解土壤肥力,制定合理施肥方 案,避免浪费。此外,基于定期检测,还可以助农追踪土壤养分变化趋势,为选择适宜土壤成分的农作 物品类提供解决方案。甚至还可以精细化检测,为田块级施肥奠定基础,从而提升农作物品质和产量, 减少资源浪费和土壤污染。 管护:身体康健"护理员"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现代智慧农业,人类对粮食产量与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歇。农 作物生产是集合"耕、种、管、收、储、运、销"的完整链条,以芯片为"神经中枢"的科技赋能全产业 链,不断推动传统农业向精准化、高效化转型,让"藏粮于技"从战略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能提升。 耕种:土壤营养"体检师" ...
中国芯力量丨藏粮于技的“芯”应用
新华社· 2025-09-11 08:18
农业科技赋能全产业链 - 芯片技术推动传统农业向精准化、高效化转型 实现"藏粮于技"战略理念 [1] 土壤检测技术 - 全球约95%粮食来自土壤 氮磷钾等15种土壤营养物质直接影响农作物产量 [2] - 传统土壤检测需数周时间 成本高且易受干扰 [2] -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发3D微电极微流控芯片 实现现场快速定量检测 灵敏度高且时间短 [2][3] - 微流控芯片可在田间地头检测 十几分钟内完成土壤营养元素全面定量分析 解决传统技术难以检测磷含量难题 [3] - 该技术可制定合理施肥方案 追踪土壤养分变化 减少资源浪费和土壤污染 [3] 农作物病害管理 - 稻瘟病等真菌病害可在数十小时内导致数十亩稻田倒伏 稻曲病产生的黄曲霉素危害健康 [4] - 江苏大学研发载有气流控制芯片的孢子捕捉装置 识别率达85%以上 定位误差最大0.35米 [4] - 系统通过成像技术计算孢子数量 结合温湿度数据判断病害 精准指导农药喷洒 [4] 数字农业监测系统 - 河南新乡10万亩高标准农田采用空间地理信息技术 监测墒情/苗情/虫情/病情/肥情等数据 [6] - 智慧合杆配备摄像头/气象设备/杀虫灯/传感器 扫描范围达20公里 实时回传数据至数智大脑 [6] - 系统实现自动施药 农户通过App远程管理农田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6] 智能粮储技术 - 中科芯禾平仓机器人搭载雷达系统 实时构建三维粮面地图 实现自主避障和精准作业 [7] - 中粮科工绿色智能储粮技术支持远程监测 通过AI测算温度实现自动化通风降温除湿 [7] - 芯核粮安平台集成智能终端与AI预测 实现害虫靶向诱捕和预警防治 减少人工筛监和熏蒸次数 [7] - 信息化智能技术重塑传统粮仓管理 实现精准感知和自主决策通风 [7][8]
机器人粮仓起舞、“凉仓”锁鲜……粮食行业装备上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14 03:20
2025中国粮食交易大会 - 大会聚焦"两新""两重"项目建设 设置优质粮油 粮油机械设备 消费帮扶三大展区 吸引超4000家参展企业 [1] - 成为粮食行业新装备首发地 展出粮仓机器人等创新技术 [3] 智能储粮技术应用 - 平仓机器人实现自主避障与协作 效率提升显著 1小时完成传统3-5人7天工作量 [5][7] - 智能粮情监测 自动通风系统 害虫防控机器人加速普及 推动绿色储粮体系智能化 [9] - 移动质检车实现田间地头实时检测 具备快捷灵活机动优势 [26] 仓储设施升级进展 - 全国1200余家粮企参与高标准粮仓建设 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7亿吨 [21] - 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突破2亿吨 气调储粮技术仓容达5500万吨 [21][22] - 中储粮完成900余家直属粮库智慧化改造 应用云计算 大数据等技术 [24] 创新技术亮点 - 六面"凉仓"通过全方位隔热改造提升储粮品质 [16][18] - 新型检测设备可同时分析小麦杂质 水分 蛋白面筋等指标 [13] - 气调储粮技术实现低氧抑菌 杀虫不用药 储粮保质率提升 [31] 行业数据与趋势 - 低温储粮保持平均粮温≤15℃ 准低温储粮≤20℃ 显著延长粮食"休眠期" [29] - 2025年夏粮旺季收购量预计约1亿吨 维持近年高位水平 [33]
机器人、AI与“黑灯工厂”——从粮交会看中国粮食产业智能跃迁
新华社· 2025-07-13 13:04
粮食产业智能化升级 - 机器人在粮堆内自由行走快速平仓 AI控制整个粮仓精准计算和调节温度 精炼车间实现24小时机器人值守 [1] - 中科芯禾平仓机器人仅书包大小 搭载雷达系统实时构建三维粮面地图 已在多个粮库示范应用 [1] - 智能粮情监测系统 自动通风装置 害虫防控机器人等前沿技术重塑传统粮仓 [2] - 中粮科工技术实现远程实时查看粮仓 AI测算温度并自动化通风降温除湿 已落地多个粮仓 [2] 粮食生产加工技术创新 - "十四五"期间实施粮机升级改造项目1057个 推广应用粮机装备约3.3万台(套) [4] - 中粮东海粮油产业园实现大豆到食用油12小时生产 连续式卸船机每小时输送1000吨大豆 [4] - 灌装车间配备16套智能视觉检测设备 榨油车间1600多个传感器仅需4名工作人员管理 [4] - 精炼环节"黑灯工厂"无照明无人员 机器24小时运转 工作人员通过平板电脑监控数据 [4] AI技术应用与产学研融合 - AI智选天眼Pro大米色选机搭载可见和红外镜头 可识别透明尼龙丝微小烟蒂等杂质 [5] - 辽宁省深化校企合作推动20余项科研成果落地 解决行业难题30余个 新增产值2.24亿元 [5] - 沈阳农业大学渤海大学等高校创新成果受关注 搭建产学研用融合载体激发科技兴粮活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