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保家园养老社区

搜索文档
中国太保: 中国太保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7:1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04.96亿元,同比增长3.0%,保险服务收入1418.24亿元,同比增长3.5%,归母净利润278.85亿元,同比增长11.0%,营运利润199.09亿元,同比增长7.1%,内含价值5889.2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管理资产规模37729.6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5% [6][7][11] - 寿险业务新业务价值95.44亿元,可比口径同比增长32.3%,新业务价值率15.0%,可比口径提升0.4个百分点,产险业务承保综合成本率96.3%,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承保利润显著改善 [4][11][17] - 公司聚焦"保险+健康+养老"生态布局,实施大康养、国际化、"人工智能+"三大核心战略,深化数字化转型,强化风险管理,提升服务能级 [5][6] 经营概览 - 集团内含价值5889.2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有效业务价值2234.33亿元,增长4.9%,集团净资产2818.71亿元,下降3.3% [4][16] - 太保寿险新业务价值95.44亿元,可比口径增长32.3%,新业务价值率15.0%,提升0.4个百分点,太保产险承保综合成本率96.3%,下降0.8个百分点 [4][11][17] - 保险服务收入1418.24亿元,增长3.5%,其中太保寿险增长1.0%,太保产险增长4.0%,集团客户数18138.2万户,下降1.0%,客均保单2.35件,增长0.4% [4][16] - 月均保险营销员18.3万人,与去年同期持平,综合退保率0.8%,下降0.1个百分点 [4][16] - 总投资收益率2.3%,下降0.4个百分点,净投资收益率1.7%,下降0.1个百分点,综合投资收益率2.4%,下降0.6个百分点 [4][11][16] - 第三方管理资产8482.33亿元,增长5.0% [4][1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78.85亿元,增长11.0%,其中太保寿险206.99亿元,增长3.2%,太保产险57.33亿元,增长19.6% [4][16][18] -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太保集团264%,上升8个百分点,太保寿险215%,上升5个百分点,太保产险241%,上升19个百分点 [4][16] 寿险业务 - 规模保费1934.70亿元,增长13.1%,其中代理人渠道1373.80亿元,增长0.9%,银保渠道416.60亿元,增长82.6%,团政渠道128.92亿元,增长9.7% [18][20][22] - 代理人渠道月均核心人力4.9万人,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规模保费72870元,增长12.7%,月人均首年佣金收入7120元,下降13.4% [24] - 银保渠道期缴举绩网点总数1.3万个,增长28.9%,月均期缴举绩网点数增长70.2%,其中国有行增速达164.9% [24] - 分红型保险新保期缴规模保费101.28亿元,大幅增长,新保期缴中分红险占比提升至42.5%,代理人渠道占比达51.0% [19][26] - 商保年金新保规模保费290.30亿元,增长165.1%,健康险新保规模保费104.34亿元,增长5.8% [26] - 个人寿险客户13个月保单继续率96.6%,25个月保单继续率94.5%,提升2.8个百分点 [27] - 保险服务收入422.74亿元,增长1.0%,保险服务费用263.37亿元,增长1.4%,投资业绩71.00亿元,增长10.3% [27] - 地区贡献中江苏、浙江、河南、山东、上海、广东、河北、北京、山西、湖北前十省市规模保费1273.48亿元,增长15.1%,占比65.8% [27] 产险业务 - 原保险保费收入1127.60亿元,增长0.9%,保险服务收入968.31亿元,增长4.0%,承保利润35.50亿元,增长30.9% [28] - 机动车辆险保费536.06亿元,增长2.8%,其中新能源车险保费105.96亿元,占比19.8%,承保综合成本率95.3%,下降1.8个百分点 [28] - 非机动车辆险保费591.54亿元,下降0.8%,承保综合成本率97.6%,上升0.4个百分点,剔除个人信用保证保险后为94.8%,下降2.3个百分点 [28] - 健康险保费155.19亿元,下降3.8%,承保综合成本率99.3%,下降1.5个百分点,实现扭亏为盈 [28] - 农业险保费142.93亿元,增长4.7%,责任险保费128.65亿元,增长3.3%,企财险保费50.81亿元,增长11.9% [28] - 车险保险金额57083.89亿元,承保利润25.12亿元,健康险保险金额26783.46亿元,承保利润0.37亿元,农业险保险金额4057.23亿元,承保利润0.97亿元,责任险保险金额219663.93亿元,承保利润0.64亿元,企财险保险金额1267.75亿元,承保利润3.19亿元 [28] 资产管理 - 集团投资资产29247.28亿元,债权类金融资产占比75.0%,下降0.9个百分点,股权类金融资产占比14.8%,上升0.3个百分点,核心权益占比11.8%,上升0.6个百分点 [17] - 总投资收益率2.3%,净投资收益率1.7%,综合投资收益率2.4% [11][17] - 第三方管理资产8482.33亿元,增长5.0% [4][16]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构建保险行业首个支撑千亿级大模型优化的全信创基础设施,训练形成650亿参数的保险领域大模型 [5] - AI坐席覆盖近一半客户服务总量,健康险理赔自动化率达到16%,大模型对责任认定准确率高,累计检出风险金额上千万 [6] - 智能防灾减损服务体系、全链路客户经营智能辅助系统、智能理赔整体方案通过"保险+服务+科技"深度融合推动业务模式创新 [5] 战略布局与社会责任 - 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科技企业7.5万家,科技投资余额1197亿元,新能源车险服务车辆数超过530万辆,绿色投资规模持续增长 [6] - 大病、长护、惠民保等政策型健康险覆盖240城4.6亿人次,农险保障规模超4000亿元,服务2700余家次小微企业开展内外贸易 [6] - "太保家园"养老社区实现九城十园正式开业,健康服务覆盖客户1358万,增长12.6% [6][26] - 荣获多项行业奖项,包括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成果、ESG新标杆企业奖等 [5][6]
养老产业现状研究专题(七)机构养老&养老地产之案例篇:险企发挥比较优势,铸造CCRC行业标杆
平安证券· 2025-06-09 07:5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保险公司具备政策、资金、客户和资源等综合优势,是养老社区投资主力,保险资金积极参与养老社区和康养产业投资,构建多元化康养生态圈。选取泰康之家、太保家园、太平乐享家作为案例分析,各公司在运营模式、发展现状、盈利模式、基础配套等方面各有特色[4][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参与者多元且各具特色,险企以 CCRC 推动高客经营 - 养老地产主要有保险公司、房地产公司、养老服务运营公司、外企和实业公司等其他投资者四类参与者,各有所长。保险公司是养老社区投资主力,可与其他公司合作实现共赢;房地产公司核心产品是养老公寓,部分拓展 CCRC 养老社区;养老服务运营公司是康养服务和养老设施运营重要供应方[7][8] - 险企进军养老地产具备资金、客源、资源等综合优势,保险资金积极参与投资,构建多元化康养生态圈。截至 2020 年三季度末,10 家保险机构投资 47 个养老社区项目;2022 年商业保险机构养老社区项目 105 个,2023 年 129 个[13][14] - 头部险企销售模式面向高客,采用保险产品与养老社区入住资格及费用挂钩;运营模式普遍为重资产或轻重资产结合;盈利模式为对外出租;社区类型多采用 CCRC 养老社区模式[15][16] 泰康之家 - 运营模式:2009 年成为首家获养老社区投资试点的险资企业,采用重资产自建 CCRC 社区,引入美国 CCRC 持续照护模式并结合中国特色医养结合模式,提供五种生活服务区域[18] - 发展现状:截至 2025 年 4 月 25 日,完成 36 个核心城市 43 个项目布局,22 城 25 家社区运营,在住居民超 16000 人。成熟社区入住率较高,5 家社区居民规模超千人,入住率约 84.9%。泰康医养康宁实体布局深化,大健康体系完善[26][29][31] - 盈利模式:通过“保险+月费”或“押金+月费”形式,以保费或押金回笼资金,以月费维持运营[32] - 基础配套:医疗配套为“一个社区+一个医院”模式,15 地康复医院开业,9 城 10 个安宁疗护病房运营;服务体系为“1+N”多学科照护,护理师团队年轻且学历高[36][38] - 创新城市“养联体”模式:2024 年开始探索社区康养中心布局,打造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三位一体模式,如北京形成多层次养老服务组合[41] 太保家园 - 运营模式:2014 年涉入养老产业,细分养老市场,打造“专属保险产品+高端养老社区+优质专业服务”模式,将 CCRC 与 AIP 模式结合,开发三大产品业务线[44][45] - 发展现状:截至 2024 年末,在 13 个城市落地 15 个项目,9 个开业运营,重资产项目全国布局基本完成。总体入住率约 17.1%,部分社区入住率超 80%,短住、短护业务 2024 年入住超 11 万间/夜[47] - 盈利模式:采用“保险+月费”或“押金+月费”收费,50 年有望实现 5.5%以上年化回报率[56] - 基础配套:医疗配套推动“源申康复”实体医疗机构布局,构建“大健康”服务体系;服务体系注重人才培养,提升五“心”服务[57][59] - 定点合作+外部委托+公建社营,以品牌输出探索轻资产业务:通过定点合作探索轻资产模式,构建金字塔型养老服务模式,进军普惠养老市场,计划到 2030 年轻资产养老床位达 1.05 万张[62][63] 太平乐享养老 - 运营模式&发展现状:2014 年进军养老产业,采用“重中轻”相结合模式,布局“东南西北中”,功能差异化。截至 2025 年 2 月,78 家社区覆盖 27 省 64 市,包括“乐享家”16 家、“乐享游”62 家,还有“乐享居”居家养老业务[64] - 盈利模式:对外出租,通过保险行权或购买会籍入住,费用包括房屋使用费、养老服务费等,护理区采用月费制[70][71] - 基础配套:大健康方面自建、参股与合作相结合,服务体系打造“五心”服务特色[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