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脉动

搜索文档
一升装的“工地饮料”,成了打工人的营养液
创业邦· 2025-09-21 05:18
以下文章来源于三联生活实验室 ,作者tweety 三联生活实验室 . 来源丨三联生活实验室 (LIFELAB2020 ) 作者丨tweety 图源丨AI制作 瓶装饮料届,也有自己的鄙视链。中男靠东方树叶去油腻,中女只饮三得利乌龙茶减脂,冰红茶也从 屌丝饮料飞升为全民国窖…… 可无论什么口味,1L装大容量的饮料,向来位于金字塔最底端,江湖人称"工地饮料"。"喝着太齁 了,拿着不方便,它只能是外卖小哥们电驴脚下的移动水泵,工地大叔风吹日晒之后补充电解质的刚 需。" 谁能想到,如今谈糖色变的白领年轻人,却把1L的瓶装饮料,喝成了工位吊瓶。 Never Bored 城市Cool Guy生活样本 一开始,打工人只是图个便宜大碗,"3块多500ml的小甜水,加1块钱就能喝到1L,在如今的消费环 境之下,还有谁会这么宠你?" 图源:TITANS 图源:momo 当其他的饮料们要么涨价,要么减量时,唯有1L装的工地饮料,定价稳如泰山,甚至容量越大越便 宜。"团购的时候,有些饮料只要2.9就能拿下,比小瓶装的还便宜。" 有人质疑,工地饮料总归是不健康的,但上过班的才明白,"咖啡奶茶也不健康,喝得心脏直突突, 但你戒得掉吗?上一 ...
一升装的「工地饮料」,成了打工人的营养液
36氪· 2025-09-18 00:19
消费趋势转变 - 白领群体从偏好高端饮品转向1L装平价瓶装饮料 原被称为"工地饮料" 现成为工位标配[4][17][30] - 驱动因素包括价格优势(3-4元/L) 较500ml装单价低30%以上 且容量越大越便宜 部分团购价低至2.9元[8][11][42] - 替代效应显著 以4元成本平替20元咖啡奶茶 满足提神需求同时降低消费支出[31][33][49] 产品特性分析 - 成分简单化受青睐 部分产品配料表仅含白砂糖 相比人工代糖饮品被视为更"干净"选择[18][23] - 功能性需求凸显 1L装满足日饮水量要求 兑水饮用方式增强实用性 利尿效果被认可[14][22][55] - 包装设计适配场景 大容量装减少购买频次 瓶身适合工位摆放 提升使用便利性[14][16][35] 细分市场差异 - 行业专属偏好形成 医护人员倾向脉动补充体能 教师群体偏好绿茶类产品[25][29] - 品类分层明显 东方树叶900ml装位居高端 冰红茶因温度差异产生两极评价 金桔柠檬等中端产品主打"养生概念"[20][23] - 品牌竞争加剧 康师傅 今麦郎 达利园等传统品牌与农夫山泉 元气森林等新品牌共同争夺市场[41] 消费心理变化 - 实用主义导向取代身份消费 消费者拒绝为包装和营销支付溢价 关注核心功效与成本[31][35][52] - 社交属性转变 拼单饮料消除人情压力 成为新型职场社交媒介 兼顾边界感与互动需求[37][38] - 情感联结强化 产品关联学生时代记忆 产生安全感与亲切感 形成稳定消费习惯[52][53] 价格敏感度分析 - 3-4元为心理锚定价格带 超过4.5元即引发抵触情绪 消费者转向自制替代品[42][46][47] - 成本比较优势突出 鲜柠檬+红茶饼自制成本超过瓶装饮料 维持其性价比优势[46] - 微涨价容忍度存在 5元价位仍显著低于奶茶价格 保留低成本自我奖励功能[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