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因编辑猪心脏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首例!为啥又是“二师兄”立功 南都新知
南方都市报· 2025-08-28 09:27
异种器官移植技术突破 - 世界首例基因编辑猪肺移植到脑死亡人体内案例成功 移植肺维持通气与气体交换功能长达9天 [1][5] - 供体猪经过6处基因编辑 敲除GGTA1/CMAH/β4GalNT2三个引发排斥的猪基因 加入hCD46/hCD55/hTBM三个人类基因抑制免疫攻击和凝血紊乱 [12] - 全球每年约200万人需要器官移植 仅10%患者能获得合适器官 异种移植被视为解决短缺的最可能方向 [5] 猪作为供体的优势 - 猪在遗传学/解剖结构/器官大小等方面与人类相似度高 且繁殖能力强/遗传性状稳定 [9] - 相比灵长类动物 猪传播人畜共患病风险更低 伦理争议更少 [8][9] - 灵长类动物器官尺寸不足(狒狒)或数量稀缺(黑猩猩) 且存在传播致命病毒风险 [8] 技术发展历程 - 基因编辑技术突破推动领域发展 2002年首只GTKO猪诞生克服超急性排斥 2012年CRISPR/Cas9技术使编辑更精准高效 [10] - 2017年哈佛团队培育出首批清除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猪1.0" 消除病毒感染风险 [10] - 2019年研究确认猪体内3个引发排异基因 关闭后可消除免疫排异 [12] 全球临床试验进展 - 目前仅中美两国开展"猪-人"器官移植试验 [14] - 心脏移植:2022年美国首例基因编辑猪心移植患者存活约2个月 怀疑死于猪巨细胞病毒感染 [14] - 肾脏移植:2021年美国脑死亡患者移植案例 2024年活体移植患者存活52天 [16] - 肝脏移植:2024年中国完成脑死亡患者猪肝移植(10天有胆汁分泌)及世界首例活体患者移植(术后7天可行走) [16] - 肺脏移植:2024年中国完成首例脑死亡患者猪肺移植 [18] 临床转化挑战 - 面临异种病毒传播/免疫排斥/免疫抑制剂量风险/器官功能兼容性等核心难点 [18] - 需先在灵长类动物实现心脏肾脏移植存活≥1个月、肝脏移植存活≥2周 再经脑死亡患者试验才能推进临床 [19] - 异种移植亚临床研究需至少完成5例同器官类型猪至灵长类动物实验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