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正极材料(S526)

搜索文档
密集利好催化,龙蟠科技成市场新宠?
格隆汇· 2025-06-16 09:36
资本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自4月9日低点8.16元启动至当前14.41元 累计涨幅达76.59% 期间获5个涨停板 最高涨幅近100% 突破近一年新高 [1] - 股价表现受业务拓展大单及固态电池概念热度双重催化 [1] 磷酸铁锂业务进展 - 年内接连获得福特电池工厂、楚能新能源、宁德时代及亿纬锂能等磷酸铁锂大额订单 [2] - 近半年订单合同额超270亿元 其中海外磷酸铁锂订单达三个 [2] - 印尼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工厂产能提升 强化全球正极材料市场布局优势 [2] - 3月推出第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正极材料S526 压实密度2.62g/cm³ 放电容量158mAh/g 采用一次烧结工艺实现性能与成本突破 [2] - 高压实密度产品技术门槛高 目前仅头部企业实现批量出货 行业预计2025年向头部和低成本企业集中 [2] 固态电池领域布局 - 公司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研发取得显著进展 与固态电池厂商及头部高校展开产学研合作 [3] - 为全球少数掌握全固态电池适配添加剂技术的企业 技术具备稳定性与安全性优势 [3] - 子公司三金锂电专注固态电池前驱体研发 高镍前驱体和富锂锰基前驱体正与客户验证 [3] - 推出D系列高镍三元前驱体材料 通过元素掺杂和结构调节解决正极材料开裂与高温分解问题 [3] - 通过上游原材料合作保障供应稳定 积极拓展下游市场与海外布局 推进固态电池商业化 [3] - 固态电池量产时间或提前至2027年 公司作为产业链隐形冠军有望充分受益市场爆发 [4] 品牌营销合作 - 成为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官方战略合作伙伴 开展全方位合作 [1] - 抖音平台苏超联赛话题播放量超42亿次 微博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阅读量超6500万次 [4] - 单场赛事在央视频平台观看人数达239.5万人次 品牌促进作用预计三季度进一步体现 [4] - 公司拥有车用润滑油、冷却液、车用尿素溶液及日化消毒品等C端消费业务 品牌属性强 [4] 行业与市场环境 - 磷酸铁锂市场经历两年多深层次调整 行业格局重塑 头部企业优势持续显现 [2] - 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技术方向 具备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优势 将改变现有市场格局 [4] - 外资机构加大中国资产配置力度 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股票配置意愿明显加强 [5] - 券商一致看好科技领域资产配置 中国资产估值修复信心持续升温 [5]
一次烧结2.62g/cm³压实 龙蟠科技LFP材料创新“破卷”
高工锂电· 2025-03-22 09:53
行业趋势与需求变革 - 电池需求正经历深刻变革,要求更高能量密度、更快充电速度、更长循环寿命,材料创新是打破性能边界的核心[2] - 高压实密度正极材料成为行业核心发展方向,技术目标从2.3g/cm³提升至2.6g/cm³[2] - 2024年下游电池厂商加速推出高能量密度单品,高压实磷酸铁锂作为提升能量密度的利器受市场追捧,宁德时代神行电池PLUS和比亚迪闪充刀片电池均采用相关技术[3] 龙蟠科技技术创新 - 公司发布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正极材料(S526)和一代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再生技术,定位为能源材料全生命周期创新者[3] - S526粉体压实密度达2.62g/cm³行业领先,采用"一次烧结"工艺替代传统"二次烧结",简化流程并降低能耗与碳排放[5][6] - "一次烧结"工艺使S526生产周期缩短、产能利用率提高,已完成量产验证具备一致性[6] - 磷酸铁锂再生技术通过短流程火法工艺实现废旧极片再生,再生产品压实密度2.39g/cm³、放电容量159.4mAh/g,成本显著低于传统工艺[7][8] 战略与商业价值 - 公司将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结合,从材料供应商转型为绿色能源生态构建者,破除价格竞争"内卷"[3] - S526预计成为2025年销量与利润新增长点[7] - 再生技术助力突破欧盟《电池法规》再生材料占比要求(2027年16%、2031年26%),为产业链提供"绿色通行证"[7] - 再生技术专利由子公司锂源科技与华为共同申请,支撑新能源产业从技术迭代向价值重构跨越[9] 全球产业影响 - 锂电池产能迈向TWh时代,高质量正极材料解决方案推动新能源产业升级[9] - 公司技术创新将持续支撑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系统发展,契合全球碳中和目标[10]